邱家鹄
(广西贺州第二高级中学)
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的指导作用与方法的探讨
邱家鹄
(广西贺州第二高级中学)
近年来,我国提出了“新课改”的新型教学政策,这一政策体制之下,各大中学校开始提倡转变教学方式,由以往的老师单向灌输、学生被动接受转变为多种教学方式并存。包括:过程启发式教学法、元认知教学法、研究性学习指导法等。针对新型教学方式——研究性学习进行深入讨论。
教师;研究性学习;指导作用与方法
打破传统观念,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并不是所有教师都能够顺应时代的发展,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目前我国的研究性学习还处于探索阶段,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还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只有那些高素质的、能够顺应时代发展的教师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下教育教学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当然,研究性学习也是一个残忍的、优胜劣汰的过程。
1.教师思想固化,难以接受新的教学观念
我国自春秋战国时期以来,就一直奉行老师单向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观念。大多教师认为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是强制性的,我让你学你就得学。即使是到了今天,大部分教师仍然认为掌握知识就是教学最为主要的目的。在他们眼里,学生没有能够进行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能力。长期以来,我国形成的、固有的教学观念不容易改变,大多数教师认为研究性学习的深入开展会使他们走向失业,或者说,研究性学习的成果不能立竿见影,对于教师的绩效考评也存在着严重影响。
2.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不够娴熟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科技水平一直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教育行业转变教学方式,将学科知识与科学技术有机结合。作为世界人口大国的中国也不例外。但是,中国千百年来形成的传统教育模式制约着我国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我们会比传统教学过程中更多地接触到多媒体、打印机、扫描仪等科学技术,但是我们的教师大都是接受传统教育长大的一代人,很多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还是一知半解,甚至是一窍不通。也正是由于不能娴熟地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从而也导致了研究性学习进入瓶颈。
3.研究性学习对教师素质要求高,专业知识过硬
在“新课改”要求下,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中小学纷纷转变了传统教学观念,开始进行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最大特点就在于不再将知识局限于课堂上,而是走出书本,走出课堂,走出教室。这样一来,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就不仅仅是依靠书本、课堂,任何一个地方都能成为教学的课堂。当然,研究性学习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综合性。而不是像以往的教师一样,教语文就教语文,教数学就教数学,而是注重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掌握各个学科共同的知识基础。
1.接受新思想,转变教学观念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思潮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为了适应社会思潮的发展变化,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也需要接受新思想,转变教学观念,学会放手。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应该明白按老一辈留下的方法培育出来的学生,思想上大多故步自封,缺乏创造力。而用研究性学习培育出来的学生,大多数具有批判精神,具有创造力。所以,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让学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自己去探索发现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2.教师要积极学习并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这一时代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如果不能适应时代变迁的需要,那么就注定要被淘汰。纵观人类教育发展历史,科学技术始终是影响教育变革和发展的重要因素。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人民教师更要做好表率,要积极学习并掌握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教育技术,熟悉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方面的基础知识,熟练运用打印机、复印机、扫描仪等操作设备。只有这样,才能不被时代的洪流冲垮。
3.教师应积极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学习专业知识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实践性的教育教学活动,更多的是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注重培育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它不仅仅是对某一科知识的综合运用,更需要让各个学科知识融会贯通。也正因为如此,教师作为研究性学习的领军人物,就不可能只把眼光放在自己所教授的课程上,而是要从大处着眼,积极提高自身素质,找出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掌握各个学科共同的知识基础。
目前,我国许多城市都在转变教学模式,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为新型的研究性学习模式。当然,任何一场改革都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教学模式改革过程中,我们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那么,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则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任何一名教师在指导过程中的任何一点疏忽都有可能使研究性学习停滞不前。在此过程中,教师就需要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做到“活到老,学到老”。
·编辑 王亚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