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设计

2016-03-03 09:38伍世凡
新课程(中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解决问题计算机信息技术

伍世凡

(广东省恩平市恩城第二中学)

浅谈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设计

伍世凡

(广东省恩平市恩城第二中学)

随着信息技术课在中小学的普及,以讲授为主的教学设计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结合实例,讲述如何运用以任务驱动为主的教学设计来开展信息技术课教学,以满足不同水平的学生需要。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案例

一、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现状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由于信息技术与语文、数学等传统学科的教学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教学实践中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

在信息技术课的开设中,往往发现学生的计算机水平两极分化十分严重。已经接触过计算机的学生,通常具备一些基本的操作技能。相反,有些学生从未接触过计算机,甚至对信息课的学习产生了畏难情绪。面对这种情况,从什么水平开始教学,成为大多数教师面临的难题。以“从网上获取信息”这一单元为例,按以教授为主的教学顺序,先要介绍因特网的一些基础知识。例如,浏览器的概念、IP地址和域名的概念等。对概念的理解主要是通过教师讲授的方法获得,因此教学显得十分枯燥。而对于没有计算机基础的学生,由于缺乏背景知识,甚至会对新知识产生恐惧的情绪。如果接下来再讲搜索、下载等操作,有计算机基础的学生由于已经掌握了这些知识会觉得很乏味,而没有计算机基础的学生,面对陌生的内容,根本接受不了,就更谈不上兴趣了。

2.以讲授为主的教学设计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过程中,多数教师选择的是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通过演示,教授学生如何进行一些计算机操作。但是,通过调查发现,很多同学认为这样学习非常枯燥。例如,有的学生抱怨:“学了这个有什么用呢?考试又不考。”另外,还有的学生说:“看老师做的时候还明白,可是到自己做的时候就忘记了。”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以单纯的讲授为主要的教学方法,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以单纯地掌握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目标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简单地以教会学生信息技术作为信息课的最终教学目标,这样是不科学的。的确,掌握信息技术是教学目标之一。但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应该教会学生从这门课的学习中学到一种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使用信息技术这种学习工具来促进和帮助自己的学习。

二、任务驱动为主的教学设计及案例

“任务驱动”教学法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完成任务作为教学目标来对教学内容进行学习。它主要有选择问题、明确问题、借助信息工具寻找线索和解决问题四个部分。在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同时,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具体教学过程举例如下:

1.结合学生的特点设计任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每个章节的教学内容,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设计一个任务。每一个任务中都要包含相应的知识点,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到知识。例如,学习“中文Word的功能和使用”一章时,可以设计这样的任务,即要求每一位同学编制一份班级简报。这个任务中包含的知识点有:

(1)Word的基本概念、建立、编辑并保存文档。

(2)设置字体、字号、段落、排版。

(3)页面设置及文档的打印。

(4)Word的图形功能。

(5)Word的表格功能。

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计算机水平情况,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设计不同要求的任务。对计算机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以布置一些简单的任务,例如,要求学生建立一个文档并保存。对计算机基础好的学生则可以布置稍微复杂的一些任务,也就是包含的知识内容多一些的任务。教师在学生完成任务遇到困难时应及时解答,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任务。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布置的任务应该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内。所谓“最近发展区”是指:教师在教学时必须考虑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在他人尤其是成人指导的情况下可以达到较高的解决问题的水平。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就叫最近发展区。

2.引导学生分析任务并提出问题

学生在接受任务后首先要思考如何去完成任务。这就包含学生对新旧知识的分析,哪些知识是自己还不知道的,需要向教师学习。此时教师再将新知识传授给学生,既解决了学生的困难,又及时地传授了知识,使学生学以致用、印象深刻。例如,讲Excel电子表格时,要求学生制作一份学生期末考试成绩表。教师在给出任务后让学生讨论、分析任务,并且让学生自己提出完成任务需要具备哪些知识,这些知识既包括学生学习过的旧知识,也包括学生没学过的新知识。此时,教师应该积极地引导学生对旧知识进行巩固。另外,更重要的是,给学生导入新知识。如数据的输入、格式设置等,这些是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其具体的操作要点;另外一些是没有学习过的,如函数的使用、页面设置等,即隐含在任务中的新知识点,教师就要对其进行详细的讲解。

3.借助信息工具寻找线索

问题明确之后,接下来就是寻找线索解决问题了。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有关的材料、参考资料等,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如计算机网络)查找、搜集资料。例如,要求学生制作一组宣传环境保护的幻灯片。学生在掌握了基本的操作知识以后,就要利用计算机网络来搜集与环境保护相关的各种资料。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学生既要自己设计搜索的思路,以及搜集材料的类型,又要将搜集的材料进行保存与管理,这就要求学生熟练地利用所掌握的信息技术。

4.解决问题,完成任务

这个步骤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学生根据材料的线索积极地思考,找出结论,解决问题,并应用计算机及相关软件把学习的成果表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性将得到很好的培养。例如,学生用幻灯片的形式来展示对环境污染的调查结果。这就需要学生自己策划其成果的展示形式,并且将调查到的信息合理地以幻灯片的形式表现。

以任务驱动为主的教学设计将主动权完全交还给了学生,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且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教师作为一个引导者,在学生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及时的指导。以任务驱动为主的信息技术课教学,虽然每节课教师讲授的内容不多,但是这些知识都是在非常需要的情况下呈现的。因此,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都非常容易,特别是学到之后的及时应用,既解决了问题,又加强了学生对信息技能的掌握,可谓是一举两得。

差异教学也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主要解决的是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学习的问题。对于计算机基础好的学生,教师会给他提出一些更高的要求,例如:布置一些难度更大的任务;让他辅导基础差一点的同学;等等。而对计算机基础薄弱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加辅导,鼓励他们完成一些简单的任务,以增强其自信心。

总之,以任务驱动为主的教学设计具有许多优点,只要教师合理地设计,将其运用到信息技术课中来,必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李伟.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M].科学出版社,2013-03.

[2]李冰霖.浅议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思路[J].信息教研周刊,2013(12).

·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解决问题计算机信息技术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计算机操作系统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