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乐金
(南京市六合区马集初级中学)
初三语文写作教学初探
陈乐金
(南京市六合区马集初级中学)
纵观近几年的中考,我们不难看出,作文在语文考试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中考作文50分,占整个试卷考试成绩的42%,而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一提到写作,学生就会感觉是一件很头疼的事情,觉得无话可写。我们都知道,写作是用语言文字来展现自我表达感情的需要,是对世界及生活的认知和体现,同时,写作又是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关系到学生写作水平的高低,又反映着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高低,所谓的“语文成在写作,败也在写作”,道出了写作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因此,要想提高语文成绩,还必须从写作抓起,那么,作为初三语文教师,应该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新课改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积极地引导。那么在新课改背景下,怎样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讨论。
1.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过于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略了对写作教学方法的指导,导致学生写的作文跑题,作文中心思想不明确等。
2.写作内容局限化,缺乏创新性,不能很好地锻炼和拓展学生的思维。在传统的语文作文指导中,概念化、模块化的现象比较严重,教师经常设定一个题目,列出具体的要求,在这种情形下,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根本没有写作的积极性,学生的思维也受到限制,一些自己的感受、观点等不能完全表达出来。
3.学生生活阅历少,加上平时不注重课外阅读,头脑中没有生活素材,因此,在写作中就会出现没有素材可写,不知道怎么表达。
4.学生没有养成写读后感、日记等良好的写作习惯。
1.充分利用课本教材,让学生掌握写作的技巧和方法。课文中涵盖了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散文等各种题材的文章,教师可以利用课本的示范作用,让学生掌握各种题材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如,以《雨说》这篇课文为例,这是一首现代诗歌,诗中借春雨的口吻,向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唱出了一曲“爱之歌”。作者采用了拟人的表现手法,让“雨”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喃喃细语,倾诉真情,使人感受到“雨”这位爱的使者亲切温柔的形象,在诗人的笔下,“雨”和其他事物都被赋予了生命的灵性,成为一种十分美好、神奇的现象,使人觉得亲切可爱、充满情趣。通过学习这首诗歌,让学生掌握拟人的写作方法,什么情况下使用拟人法,使用拟人法有什么好处等,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体会诗歌所抒发的感情,让学生掌握借景抒情的写作技巧等。
2.创设情境,贴近生活,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写作是人类有意识地将生活中的想法、创意以及对周围事物的感受进行记录或表达的过程,因此,写作不仅仅是对事物进行简单的描写,更重要的是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和真实情感的描述,只有这样写出来的作品才能深入人心,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创设一定的写作情境,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贴近生活,从生活中寻找灵感,找到思路,从而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以九年级下册《枣》为例,教师在学习这篇课文时,先播放了自己制作的一段PPT动画,一颗枣、两颗枣、一筐枣、一颗挂满红枣的老树,一位形如雕塑的老人做呼喊状,旁边一个男孩双手喇叭状呼喊,通过这个情景立刻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枣树下老人和小男孩的姿势,我们会联想到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对话?如果你是那位男孩,你会和老人说些什么呢?如果你是那位老人,你又会说些什么呢?这时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纷纷发言,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
3.重视积累,充实写作素材。“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打开阅读的殿堂,才能真正走进写作的世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讲解、分析阅读材料中的字、词、句、文章结构、描写方法以及作者要表达的感情,充实学生的写作素材,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另外,教师要鼓励学生多阅读,阅读各种题材、各种内容的书籍,如,报纸、新闻周刊、名著等,并且在阅读过程中把一些好的句子、词语随手记录下来,引导学生积累利用,从而拓展学生的写作思路,提高作文质量。
4.鼓励学生养成写日记、读后感、摘抄的写作习惯。写作素材来源于生活,因此,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善于观察,还是以“枣”为例,学习这篇文章之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观察枣树有什么特征,如,树干长什么样,树叶又是什么样的,什么时候发芽,什么时候长枣,长出来的枣又有什么特征,生活中学生会发现我们周围各种各样的枣树,如新疆和田枣、金丝小枣等,这些枣有什么不同,口感有什么不同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观察写观察日记等。
总之,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师应当重视和加强对学生的作文指导,把握教学中心,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鼓励其拓展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科学有效的指导,充分挖掘学生的写作潜能,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1]张洁.浅谈如何提高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之有效性[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1).
[2]陈川松.浅谈新课标下初中作文的指导方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8).
·编辑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