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颖
(包钢幼教处艺术幼儿园 内蒙古包头 014010)
幼儿体育活动中教育策略的思考与尝试
张新颖
(包钢幼教处艺术幼儿园 内蒙古包头 014010)
幼儿体育是幼儿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指南》的精神要求,可根据实际教育情况,由教师和幼儿共同开发的、科学并带有趣味性的园本体育活动课程。教师应当认真研究符合本园幼儿兴趣的体育活动方式、手段和器材,确定符合本园幼儿体能发展的现有基础以及相应器材和要求,积极开发和利用园内外体育资源。
幼儿体育 教育策略 发展 能力
幼儿体育是幼儿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具体实施以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颁布,幼儿体育教育越来越受到幼儿园的广泛重视,许多幼儿园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根据《指南》的精神要求,适合园所的实际教育情况,由教师和幼儿共同开发的、科学并带有趣味性的园本体育活动课程也进行了大胆的尝试。
由于园所的地域差异和经济条件的不同,各园所之间在活动场地、游戏器材等条件性课程资源上存在着不同的区别,幼儿的能力发展水平和知识面也有着一定的差异,作为教师应当认真研究符合本园幼儿兴趣的体育活动方式、手段和器材,确定符合本园幼儿体能发展的现有基础以及相应器材和要求。[1]
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适度的要求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要求过高或过低都不行。在教育实践中,我发现幼儿普遍对有一定难度的活动较感兴趣。如有一次“长凳游戏”的活动中,当我将几个长凳叠放在一起时,所有的孩子都不约而同的排在我的后面,跃跃欲试。由此可见,孩子们对一定难度的游戏较感兴趣。然而,当前幼儿的体育活动普遍缺乏难度,幼儿不必费太多的努力就可以达到要求。原因有二:一是教师忽略了幼儿的发展。对现代幼儿的实际水平和能力缺乏了解,因此没有去挖掘幼儿的潜能,仍以老标准要求孩子;二是教师不敢增加难度。有的教师知道应该增加难度,但在安全和难度这两个方面,教师首先放弃的是难度。这样幼儿的能力得不到充分发展,更为可惜的是错过了培养幼儿意志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的机会。在体育活动中,教师在难度上要敢于突破。在教育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只要难度适当,保护恰当,孩子们的潜能就能得到发展。他们的表现也的确会让我们大吃一惊。
在体育活动中,如果对所有的孩子都提出同一要求,往往使能力强的幼儿感到“吃不饱”,提不起兴趣;能力较弱的幼儿则“不敢吃”,丧失了信心,结果影响了幼儿的充分发展。因此,在实践中我们改变了过去“一刀切”的做法。从幼儿的个体差异出发,对发展水平、能力不同的幼儿提出不同的要求。还以“长凳游戏”活动为例,为了发展幼儿“高跳下”的能力,可以提供几组不同的高度,让孩子自由选择。孩子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水平,选择适合自己的高度进行练习,然后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是否增加高度。教师对孩子的唯一要求,就是通过活动,是每个孩子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获得成功的体验。
在师生关系上,要树立“我和孩子一样高”的理念。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实际高度一样高。即在活动中教师要经常用蹲或跪的姿势与孩子对话交流。二是在心理上一样高。体现在活动中要尊重孩子的人格、意愿和需要。在和孩子对话时,向朋友一样和蔼可亲,让孩子感觉到你是在和他商量,彼此是平等的;对孩子在活动中提出的不同意见或是某种需要给予尊重,不随意否定或拒绝。
比如在“长凳游戏”活动中,让孩子从长凳上跳下来,但是有的孩子却在长凳上爬来爬去,虽然这与活动目的“高跳下”不相符,但我没有因为他没按要求做而批评他,而是对他说“这是一种很好的玩法,但老师更想看看你从长凳跳下来是不是也做得很好。”然后他就开心的去做了。仔细思考一下,其实他这样玩是想引起老师的注意,出发点是好的。如果老师采用批评的方法,会使幼儿产生消极、抵触的情绪,不愿与老师交流,甚至失去了上课的兴趣。但如果老师采用引导的方法,不但是幼儿能够自然地转移游戏的玩法,达到预定的教学效果,而是使幼儿心理上得到了满足,愿意与老师亲近、交流,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充分利用体育游戏特点,把思想品德教育寓与体育活动中,加强“育人”教育。这是体育活动教育策略的重要方面。许多老师不仅把体育活动看成是发展基本动作、锻炼体格、活跃思维的过程,而且把它看做是道德行为练习的好机会。如在游戏《救伤员》的活动中,我讲述了许多感人的英雄的感人故事,然后让幼儿进行滚、爬、跳等综合训练,有利用纱布为伤员包扎手臂,检查心脏。这次体育活动深化了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把体育游戏内在的思想性、针对性和具体生活结合在一起,提高了教育效果。
幼儿体育活动的根本目的在于保护和增进幼儿的健康,提高基本活动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对这一“实效性”的问题逐步提高了认识,但还必须落实到接触幼儿肌体的实处,也就是提高锻炼的实际效果,提高幼儿身体素质与内脏器官的功能。
根据幼儿心理生理特点,尤其是心脏肌肉层的浅薄、心脏容量小,不能进行长时间或激烈的活动,以及运动系统的骨骼、肌肉未发育成熟,不宜承受强度大的体育锻炼特点,教师要掌握运动量和练习密度的问题,加强定量分析,用数据说明锻炼的有效范围。这样,不仅提高了教师的理论研究水平,同时也是体育活动的研究工作趋向科学化。为了达到适宜的运动量和练习密度的要求,在具体安排上应重视以下因素。
1.玩具数量充足。尽量做到幼儿人手一件玩具,便于全班幼儿同时活动,减少等候时间。
2.分组进行竞赛游戏。适当扩大分组,增加组数,相应减少每组幼儿的人数,使等候时间缩短,让幼儿得到合理的休息,多轮流几次活动的机会。
3.能够一个接一个进行活动内容。不要让幼儿全部完成动作后另一个幼儿接着练习,可以改为一个跟着一个鱼贯式练习,以提高练习密度,加大活动量。
4.教师要钻研教材,选择合理教法,严密组织措施,精讲多练。
总之,在体育活动中,教师要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让幼儿玩得愉快、活泼,起到锻炼的实际效果。
[1]幼儿教育、幼儿教学研究、学前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