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赋和骈文作品教学的思考

2016-03-03 17:33柯迁娣
现代语文 2016年13期
关键词:骈文古代文学赏析

○柯迁娣

关于赋和骈文作品教学的思考

○柯迁娣

赋和骈文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两种重要文体,其作品的赏析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中不容忽视。但现阶段《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中赋和骈文的作品教学还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批判缺认同的问题。充分认识赋和骈文作品的价值,探寻到合理的作品赏析方法,才能达到《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塑造学生心灵的目的。

赋 骈文 作品教学

在中国古代文学发展过程中,赋和骈文与其他文体一样,起到过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无论从后世的接受,还是从《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来看,赋和骈文的作品都长期受到忽略,甚至受到片面的评价。由于其铺采摛文的写作方式增加了作品的阅读难度,许多学生不愿意去阅读这些作品,也就谈不上去认识作品的价值了。为了让我们能够客观地看待这两种文体,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对赋和骈文的作品教学兹举几点看法。

一、赋和骈文作品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重理论轻实践

现阶段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基本上分为4学期上完,以每学期十几周、每周4学时的课堂时间来完成大量文学史内容的授课已极其困难,难以对文学作品进行详细解读。这样,教师对授课内容必作一定的取舍。而赋和骈文,由于后世对其片面的看法,一直在课堂上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教学计划中所安排的有限时间都运用到对赋和骈文的理论介绍上了,这就势必会忽视对其作品的赏析讨论。而赏析讨论是文学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要形式,是学生深入理解教学内容的重要环节。

(二)重批判缺认同

赋和骈文虽曾诸家蜂起,佳作迭出,但也世情变幻,沧海桑田,甚至被扣上了“形式主义”的帽子,一度被打入冷宫。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赋和骈文这两种文体又重新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出现了大量这方面的论著和论文。但这仅仅出现在学术研究层面,有关赋和骈文教学方面的论文是少之又少。长期以来人们对赋和骈文几乎还是持批判的态度,缺乏包容的心态,这导致了赋和骈文在师生的观念中也缺乏应有的认同。学生在中学阶段就很少接触到赋和骈文这两种文体,中学课本中即使选录了少数优秀的篇章,也把它归到散文的范畴。整个中学阶段,课本连骈文的概念都没有提及。[1]到了大学阶段,无论是教师的课堂教学,还是学生对它们的学习,也都因长期的心理暗示而缺乏一种认同的态度。

二、赋和骈文作品教学的方法

(一)正确认识赋和骈文作品的价值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自序》中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2]这说明赋和骈文的文学价值是和其社会价值紧密相联的。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从文学和社会两个层面去认知这两种文体。就拿枚乘的《七发》来说,它具有一般散体大赋篇幅冗长、辞藻堆砌、语言奥博、情感缺乏等诸多缺陷。我们在以往的阅读中可能过分地强调了这些缺陷,而忽视了其创作背后深层的时代内涵。

《七发》全篇以楚太子有病,吴客前往探病为开端,通过主客的问答引出正文。除去开头、结尾两个部分,篇中用了六大段文字,极力铺写音乐之美妙、饮食之甘美、车马之名贵、漫游之快乐、畋猎之盛大和波涛之壮观,极尽铺张扬厉之能事。但这些人间美事都未能引起太子的强烈反应,太子最终以“仆病未能也”回应。最后结尾处,吴客指出,太子之病乃因饮食声色过度所致,已无针灸药石可救,必须以“要言妙道”从思想上解决问题才能治好太子之病。

这里的太子之病显然不是肉体上的,而是养尊处优,放纵腐化所致。枚乘是一个有政治头脑,关心国事的赋家,他希望楚太子能听圣人辩士之言,实际上是希望富贵子弟能明君臣之义,不至于游戏玩乐,荒废国事。汉大赋曾经被冠以“虚辞滥说”之名,殊不知在当时文人地位低下的环境中,这些委婉曲折的讽谏正透视出赋家们正直的品行和远大的志向。另外,《七发》对音乐、美食、车服等的描述融虚构夸张、排比铺陈为一体,辞藻华丽,规模宏大。虽不免堆砌辞藻之弊病,但终有震慑人心之气势。司马相如在《答盛览作赋书》中所说的“赋家之心,苞括宇宙,总览人物”即是指这一点。这是汉帝国统一强盛国势的表现,也是一代知识分子眼光和气魄之所在。它融入了汉代乐观自信的时代精神,同时也是对历史和现实所作的理性反思。

从文学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层面去认知赋和骈文,我们就不难理解它们作为“一代之文学”的内涵了。赋和骈文的一些作品可能存在一定的缺陷,但有些作品也不失美文的评价。无论是从文学角度,还是从社会角度,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都不应忽视它们。尤其是有些作品的社会价值,教师如果在课堂上加以充分提炼,说不定能达到陶冶学生情操、增强学生自信等多方面的效果,甚至还能在教学过程中完成对学生不健康个性的重新塑造。[3]

(二)合理运用赋和骈文作品赏析的方法

赋和骈文的价值虽然不容忽视,但其作品的赏析还是有一定的难度,这里,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浅谈几点,以资借鉴。

1.求同存异

所谓求同存异,就是在掌握赋和骈文的时代特征基础之上深入挖掘作者的个性特征,做到个人身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赋和骈文受到时代环境的影响,相对于其他文体更为突出,其每一个特定时期的作品存在很大共性,如散体大赋的写作几乎是千篇一律,以致遭到后人非议;律赋的写作带着种种限制,所有创作几近程式化。我们很容易停留在这一共性的认识层面上,而忽视了作者的个性特征。例如司马相如和班固同为汉赋大家,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突出天子的崇高地位与绝对权威,颂扬了汉帝国大一统的国势;班固的《两都赋》比较洛阳和长安作为首都的优劣,维护了东汉的优越统治地位。其在思想内容上几乎是一致的。但司马相如是一个天性洒脱之人,而班固则是一个典型的封建正统人物,这就决定了司马相如的赋纵横疏宕,铺张扬厉,班固的赋则典雅和丽,工整细致。骈文的鉴赏亦是如此。对偶、用典、声律和藻饰作为骈文的共同特征,在每一篇文章中都有一定的体现,骈文也因此被扣上了“形式主义”的帽子。但纵观其发展过程,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时代风貌,同一历史时期的骈文也是异彩纷呈。就拿“初唐四杰”来说,王勃骈文高华,杨炯骈文雄厚,卢照邻骈文清新,骆宾王骈文坦易。“四杰”为人各不相同,文风也是各展丰姿。

2.去粗取精

所谓“去粗”,就是要摒弃赋和骈文过分强调形式,忽视内容的弊病;所谓“取精”,就是对赋和骈文进行细致体会,取其精华。去粗取精,就是做到宏观把握与细微体会相结合。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其一,去粗取精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与糟粕的一种鉴别方法。赋和骈文的发展轨迹略有不同,但最后的结局却殊途同归,都被扣上了“形式主义”的帽子,这都源于它们对艺术技巧的执着追求,对艺术形式美的积极探索。可以说,赋和骈文在中国文学的自觉化进程中功不可没。但遗憾的是,单纯地追求形式或技巧,忽略内容的价值,最终只能使自己走向畸形的状态。我们在鉴赏赋和骈文的时候,应该持一种包容的态度,不应该一味地批评指责,而去忽视冷落它。其二,去粗取精也是我们阅读汉大赋的一种重要手段。对于短小精悍的赋和骈文,自然是要做到深读细品,但对于汉大赋这种鸿篇巨制,则应去粗取精,不必字字读懂,句句领悟,因为汉大赋本身好用奇字僻字,好为铺采摛文,读来如坠云雾,晕头转向。深读细品,恐怕也难解其意。如前文所提枚乘的《七发》,辞藻极为繁复。这时就只需掌握关键字词即可领略全文大意。并且汉大赋格局板滞,一般由序言、本文和结尾构成。本文往往用来“体物”,而“写志”之精华一般都在结尾,用以寄托一些劝诫讽喻的思想。这样去粗取精的阅读,既能从铺采摛文的形式中获得感性认识,又能在千篇一律的格式中得以理性的升华。

3.追本穷源

所谓追本穷源就是深入探究赋和骈文用典的出处和涵义,把古代典故和现实环境相结合,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容。用典在诗歌和其他文体中也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不过在某些赋和骈文中更为普遍,以致成为其突出的特征。探究典故的涵义也就成了读懂它们的重要途径。如庾信《哀江南赋序》用典之多,极为引人注目。览观全篇,几乎达到了句句用典的程度。但这绝不是纯粹地卖弄技巧,炫耀学问。庾信身在异国,心怀乡关之思,此种感慨,不能一吐为快,唯有借古讽今,以人喻己,来表内心情怀。如“日暮途远,人间何世!将军一去,大树飘零;壮士不还,寒风萧瑟”六句,分别借用伍子胥之语、东汉冯异“大树将军”之称以及荆轲刺秦王之事,感叹自己日暮途穷,眼见人世变迁,纵有复国之心,也是无能为力。故国之思与身世之叹的情感借典故的表达,既情深意切,又含蓄隐曲。全文通篇用典,却浑然不觉,足见其骈文创作之功力。我们在欣赏这样的作品时,既要了解每一典故的来源,又要与作者当时的经历相结合,追本穷源,才能深知其中意味。

4.形神兼顾

所谓形神兼顾,就是既要把握赋和骈文的艺术技巧,又要分析其思想内容,做到外在形式与内在涵义相结合。赋和骈文可谓是中国古代韵文史上的奇葩,虽然被扣上了“形式主义”的帽子,但我们却不能忽视其在形式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对偶带来了平衡对称之美,用韵带来了声律和谐之美,事典带来了含蓄神秘之美,藻饰带来了华丽典雅之美。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说,它们可以说是文字型文学的最高典范,常被后代赞誉为美文。如王勃《滕王阁序》“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不仅色彩对比,而且平衡对称,无论是外在形式还是内在思想,都堪称完美。又如曹植《洛神赋》中:“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蓉出渌波。秾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辅靥承权。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象应图。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这段描写洛神之美的文字,讲究对偶,音韵和谐,整齐错综,典雅华丽,但毫无浮华之感,反倒更衬托出洛神的清新高洁。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使得这些赋和骈文的名篇得以流传,其中许多名句,传诵千古。

综上所述,赋和骈文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两种重要文体,其作品的赏析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中不容忽视。我们既要充分认识到赋和骈文作品的价值,也要探寻到合理的作品赏析方法。惟其如此,才能达到《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目的,让学生在赋和骈文的阅读中得到身心的陶冶。

注释:

[1]张丽:《关于把骈文引入中学文言文教学的思考》,柳州师专学报,1998年,第13期,第3页。

[2]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3]邓德森:《从〈七发〉看中国汉代对不健康个性的重新塑造》,蒙自师专学报(社科版),1994年,第3期。

(柯迁娣 安徽池州 池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247000)

本文系池州学院教学研究项目[2013jyxm28]成果。)

猜你喜欢
骈文古代文学赏析
北魏新贵族的形成与骈文的新变
毕沅幕府与清中叶骈文复兴
高校古代文学教学“问题意识”探究一一以《诗经》为例
韩国古代文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探析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古代文学学科简介
论明清之际骈文的经典化
启事一则
步辇图赏析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
作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