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 林
(成都师范学院文新学院 四川成都 611130)
康有为对甲午战争的反思述论
谭 林
(成都师范学院文新学院 四川成都 611130)
甲午战争失败后,康有为深刻反思,指出,中国战败的原因是,思想观念落后,政治制度落后,民智不开、民心散乱、男尊女卑、人民没有独立自由之权。日本全胜的原因是,政治制度优越,明治维新大获成功,重视教育,重视经济改革。通过反思康有为逐渐认识到中国要向日本学习,进行政治改革。
康有为 甲午战争 反思
康有为(1858~1927),中国清末民初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社会改革家、教育家、书法家和学者、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康有为亲历了给中华民族造成巨大危害的甲午中日战争,对甲午战争进行了多方面的反思,本文试论于后。
甲午战争前,康有为对日本明治维新已有所认识。康有为1886年写的《康子内外篇·阖辟篇》中赞扬了明治天皇积极学习西方的精神,说:“日本明治皇之变西法也,并其无关政事之衣冠、正朔而亦变之,所以示民有所重也,所以示泰西有所亲也,以开塞之术行之也。” 可是,日本走向近代化的同时,也走上军国主义道路,侵凌邻国,对此,康有为有所警惕,他于1888年写的《与潘文勤书》中指出:“日本虽小,其君睦仁与其太政大臣岩仓具视,自改纪以来,日夜谋我。” 明确提出了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就开始图谋侵略中国的问题。
与当时国人差不多的是,康有为在甲午战争前,对日本的了解也是不全面的,因为其时康有为关注西学的重点还是在欧美,对日本的崛起,没有引起重视。
1894年,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年份,甲午战争在这年7月爆发。1894年也是康有为的一个难忘年份,这年他在北京会试失利,接着又因《新学伪经考》一书遭到守旧派弹劾,背上“惑世诬民,非圣无法”骂名,终日郁闷在家中。家在桂林的门徒龙泽厚邀请康有为前往自己家乡桂林讲学,这年11月,康有为由龙泽厚陪伴,从水路经广西梧州,一路游山水名胜之地,行了40天,于同年12月抵桂林,在桂林住了40天。在桂林,康有为尽可能的收集甲午战争前线的战报,战败的消息让他忧心忡忡,康有为此时诗作云,兵甲满天下,苍生竟如何。
在甲午战争炮声中,1895年3月康有为到北京,准备参加会试。但清军在前线战事吃紧的消息不断传来,让他心神不宁。某位达官贵人与他闲谈中问道:“国朝可百年乎?”他忧心忡忡地答道:“祸在眉睫,何言百年?”不久,大连、旅顺相继失守,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京师门户洞开,朝野慌乱之极,风传清廷甚至准备了500辆马车准备弃城逃走。面对家国危亡,康有为心中的悲愤无从诉说。早在六年前,他呈给光绪皇帝的第一道上书中,就发出过警告:“日本虽小,然其君臣自改纪后,日夜谋我,内治兵饷,外购铁舰,大小已三十艘,将翦朝鲜而窥我边。”又说过:“恐数年后,四夷遏于外,乱民作于内,于时乃欲为治,岂能待我十年教训乎?恐无及也。”[1]
康有为会试完毕等待发榜,《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及辽东,赔款白银二亿两的消息传至,在京应试的举人群情激愤,台籍举人更是痛哭流涕。康有为等奋然上书,反对签约,提出拒和、迁都、练兵、变法四项主张,要求与日抗战到底。不久,马关条约签字,中国在甲午战争中以惨败收场。
甲午战争的炮火轰击着中华帝国古老的躯体,促使中国人痛定思痛开始反思,“吾民精华竭,膏血俱尽,坐而垂毙”,这是康有为在甲午战争后发自内心的感叹,“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当时的中国人普遍置身于一种悲愤、忧伤、压抑的氛围中。甲午惨败给中华民族带来的灾难及给国人心灵造成的冲击,至为惨烈、惨痛。甲午战前,中国人虽屡败于西方列强,但对东邻日本,一直心存蔑视,视之为“蕞尔小国”、“蛮夷小邦”。因此,甲午战败,朝野震惊,对中国人的心理冲击非常强烈。康有为说,“夫以中国二万里之地,四万万之民,比于日本,过之十倍”,却被日本战败,受其侵侮。对甲午战争中国惨败,康有为进行了多方面的反思。
1.反思中国惨败的原因
康有为反思中国甲午战争惨败的原因,认为有以下几点:
(1)思想观念的落后。中日甲午战争较量的结果,日本以弹丸岛国打败了中华泱泱大国,康有为反思认识到,中国与日本的差距不在炮械军兵,而在思想观念的落后。长期以来,中国统治阶级陷入了一个思想误区,认为“我中国大朝一统, 文教最严,环吾四面者,皆朝鲜、安南之属,可鞭捶而臣妾之,故自尊胜而无与比,安怠傲而不求进。”康有为进一步指出:“以万国既通,则我旧日闭关自大,但为孤立一隅之见,其政治学识亦为一隅之见,而自以为天下一统,无与比较,必致偷安怠惰,国威衰微也。既知万国并立,则不得谓人为夷,而交际宜讲,当用彼此通流之法。”康有为反对中国以“地大物博”自矜,不得称外国为“夷狄”,这是甲午生死血战之后的心得与自省。
(2)政治制度落后。康有为以日本明治维新为参照系,认为中国的洋务运动是“小变”,日本的维新实行君宪制才是“全变”。他说:“日本改定国宪,变法之全体也。”康有为认为中日甲午之役,是日本的君主立宪制打败了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康有为当面对光绪帝说:“台辽之割,不割于朝廷,而割于八股,二万万之款,不赔于朝廷,而赔于八股,胶州、旅大、威海、广州湾之割,不割于朝廷,而割于八股。”[2]
康有为指出,“日本蕞尔三岛,土地人民不能当中国之十一,近者其皇睦仁与其相三条实美改纪其政,国日富强,乃能灭我琉球,割我辽台”,“考中国败弱之由,百弊丛积,皆由体制尊隔之故。”康有为认为中国要振衰起弱,必须仿效日本,实行全方位的变法,尤其是要改变君民相隔的国家体制。康有为强调“购船置械,可谓之变器,不可谓之变事。设邮便,开矿务,可谓之变革矣,未可谓之变政。改官制,变选举,可谓之变政矣,未可谓之变法。日本改定国宪,变法之全体也。总摄百千万亿政事之条理,范围百千万亿臣民之心志。建斗运枢,提纲挈领,使天下戢戢从风,故为政不劳而易举。”
(3)民智不开、民心散乱、男尊女卑、人民没有独立自由之权。康有为称“吾中国地合欧洲,民众倍之,可谓庞大魁巨矣,而吞割于日本,盖散而不群、愚而不学之过也”。康有为所处的时代,国力衰弱,民生凋落,这让他深感震惊,"生机已尽,暮色凄惨,气象如此,可骇可悯,此真自古所无之事!"康有为指出中国传统社会最大的不平等,就是男女之间的不平等.在中国传统社会,由于“男尊女卑”的偏见,造成的“天下最奇骇,不公,不平之事”就是对妇女的迫害:康有为进一步指出,中国社会对妇女的迫害与排斥,可以产生许多负面的效应.最为显着的现实弊病是,对妇女的不平等对待使得国民数量骤减一半,其国家无论在“公理”或“厚力”上均处于不利境地,
康有为指出:“窃惟东西各国之所以致强者,非其政治之善,军兵炮械之精也在其举国军民,合为一体,无有二心也”,“吾中国人民之多,患在不和亲通联耳……今以同胞在外,而兄弟相阋,手足相殴,则四万万人,实则孤寡一人,宜人之侮之矣。而君之专制其国,鱼肉其臣民,视若虫沙,恣其残暴。夫之专制其家,鱼肉其妻孥,视若奴婢,恣其凌暴。”
“夫才智之民多则国强,才智之士少则国弱”,而之所以会出现国力衰弱之状,主要原因是国民受困于不当的社会制度,不能尽显其才。康有为指出:“中国自古一统,环列皆小蛮夷,故于外无争雄竞长之心,但于下有防乱弭患之意。至于明世,法治尤密,以八股取士,以年牢累官,务困智名,勇功之士不能尽其学,一职而有数人,一人而兼数职,务为分权掣肘之法,不能尽其才。”所谓“法治尤密”就是指国家的不正常的政治制度过于严苛的管理,如“八股取士”,“年牢累官”, “务困智名”,“分权掣肘”,所造成的结果是有识之士不能施展才华,不能尽展其才。
(4)文化落后。康有为认为甲午战败,不是败在“炮械军兵”,而是败在文化。他说:“中国之割地败兵也,非他为之,而八股致之也。”八股有“锢智慧”、“坏心术”、“滋游手”三大害,只要有其中一害,就可以使国家变弱而亡。举朝六部九卿,“无一能任事变者”,问题出在八股上。大小官吏,为了升官,心思所注,全在诗艺八股。康有为指出日本取胜“非其将相兵士能胜我”,是其国“遍设各学,才艺足用”所致。“日本之骤强,由兴学致极盛。”中国要避免危亡,必须从文化下手。改科举、废八股,兴学校,开民智、育人才。
2.反思日本全胜的原因
康有为反思日本在甲午战争中大获全胜的原因,认为有以下几点:
(1)政治制度优越。康有为指出,日本骤强的主要经验是实行了“君权改制”,即运用西方资产阶级“三权分立”的学说对日本的君主制进行改造。康有为认为“三权分立”虽非日本首创,但日本学习西方很有成效,中国应抓住这个根本而并非仅学其工艺技巧之类的皮毛。他说:“考日本维新之始,凡有三事:一曰大誓群臣以革旧维新,而采天下之舆论,取万国之良法;二曰开制度局于宫中,征天下通才二十人为参与,将一切政事、制度重新商定;三曰设待诏所,许天下人上书,日主以时见之,称旨则隶入制度局。此诚变法之纲领,下手之条理,莫之能易也。”康有为在总结了日本明治维新经验后认为,“日本所以能骤强之故,或以为由于练兵也,由于开矿也,由于讲商务也,由于兴工艺也,由于广学校也,由于联外交也。固也,然皆非其本也。其本维何?曰:开制度局,重修会典,大改律例而已。”[3]
(2)明治维新大获成功。康有为指出:“日本蕞尔三岛,土地人民不能当中国之十一。近者其皇睦仁与其相三条实美改纪其政,国日富强,乃能灭我琉球,割我辽台。以土之大,不更化则削弱如此;以日之小,能更化则骤强如彼,岂非明效大验哉?”
康有为指出: “考其(指日本)维新之始,百度甚多,惟要义有三:一曰大誓群臣以定国是,二曰立对策所以征贤才,三曰开制度局而定宪法。其誓文在决万机于公论,采万国之良法,协国民之同心,无分种族,一上下之议论,无论藩庶,令群臣咸誓言上表,革面相从,于是国是定而议论一矣。召天下之征士、贡士,咸上书于对策所,五日一见,称旨者擢用,于是下情通而群才进矣。开制度局于宫中,选公卿、诸侯、大夫及草茅才士二十人充总裁,议定参预之任,商榷新政,草定宪法,于是谋议详而章程密矣。日本之强,效原于此。 ”[4]康有为在总结了日本明治维新经验后认为,“日本所以能骤强之故,或以为由于练兵也,由于开矿也,由于讲商务也,由于兴工艺也,由于广学校也,由于联外交也。固也,然皆非其本也。其本维何?曰:开制度局,重修会典,大改律例而已。”
康有为以日本明治维新为参照系,指出中国的洋务运动是“小变”,日本的维新实行君宪制才是“全变”。康有为指出中日甲午之役,是日本的君主立宪制打败了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因此不可再进行枝节的改革,而要从政治体制上进行“全变”。康有为说:“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
康有为指出: “日本变法二十四年,而后宪法大成,民气大和,人士知学,上下情通。而后议院立,礼乐莘莘,其君亦日益尊,其国日益安,此日本变法已成之效也。”
(3)重视教育。康有为指出: “日本之骤强,由兴学之极盛。其道有学制,有书器,有译书,有游学,有学会,五者皆以智其民者也,五者缺一不可。”
康有为说:“泰西之强由于人才,人才出于学校。日人变法,注意于是,大聘外国专门教习至数十人,小学有五万余所,其余各学皆兼教五洲之事,又大派游学之士,归而用之,数年之间,成效如此。”在明治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兴学重教蔚为风气, 日本教育普及率大为改观,康有为十分感慨地说:“日人用泰西教育法,自学校之详,教员学室之制,下及女子商贾士卒,科级之详,解题读本之精,备哉粲烂”。
(4)重视经济改革。康有为指出,日本维新初期 “特设农工商部,皆有学校以养之,禄赏以劝之,又有社会以讲求,赛会以激励”[5],所以,日本农工商业得到快速发展。康有为在称赞日本发展工业、铁路、造船、银行和举办博览会等 发展资本主义的同时,还特别提到日本明治政府“助商”之举,强调“殖产惠工,辅商补业”是日本富强之根本。
在对甲午战争中国惨败的反思中,康有为逐渐认识到中国要向日本学习,进行政治改革。因此,马关条约签订后不久,1895年8月,康有为发起建立了强学会,开始了进一步鼓吹维新变法的努力。
[1]康有为.上清帝第一书[M],蒋贵麟.康南海先生遗着汇刊(十二).台北:宏业书局,1987、1.
[2]《康有为自编年谱》[M],中华书局1992年第1版,第43页
[3]《康有为变法奏章辑考》[M]北京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年,第3-5页
[4]《上清帝第六书》,《康有为政论集》[M],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13页
[5]《日本书目志·农工商总序》,《康有为全集》(三)[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1版,第8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