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彦明
(吉林省农安县特殊教育学校 吉林农安 130200)
特殊教育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人文关怀
马彦明
(吉林省农安县特殊教育学校 吉林农安 130200)
生命教育对残疾学生具有特别重要意义。以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渗透生命教育,提高残疾学生的生命意识,促进残疾学生珍惜和关爱生命具有积极作用。本研究立足于语文课堂教学,从尊重个体、尊重教材、尊重生活三个方面探究特殊教育中学生的生命教育渗透,从而促使学生感悟生命和对生命的理解,提高残疾学生的生命质量。
特殊教育 语文教学 生命教育
著名哲学家黄克剑提出了教育的三个价值向度:授受知识、开启智慧、点化或润泽生命。这就要求教育从关注人的生命出发,引领学生追求生命的意义,不断提升生命的质量。生命化教育就是基于这样的理论基础,培养学生健全的生命,发展学生的个性生命,以提高学生的生命质量。[1]
残疾儿童由于生理、心理上的缺陷程度不同以及家庭环境的影响,在个性上存在很大的差异;而众多家长因孩子的残疾,要么觉得亏欠孩子而溺爱,要么觉得孩子是累赘而无视其存在,使残疾儿童缺少必要的人文关怀;学校教育则强调学生生活自理能力与劳动技能的培养,往往忽视了孩子的生命教育,造成学生对生命认识的缺乏。基于学生对生命的认识和学校生命教育的现状的思考,笔者认为特殊教育语文课堂教学应关怀生命,关注差异,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实际,从三个“尊重”入手渗透生命教育。[2]
1. 于细微处关爱学生
“亲其师而信其道。”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的情感基础。课堂教学中师生和谐的关系是建立在“爱”的基础上。特别是残疾儿童,由于身体、心理的障碍造成他们自卑、胆怯、沉默寡言的性格,教师的爱更是师生沟通的桥梁。课前,教师利用几分钟时间与学生进行简单的交流谈话,融洽师生关系;课中教师不以高高在上的形象站在讲台上,而是经常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蹲下身子”与学生平等交流,有的时候亲切地摸摸孩子的头表示赞赏,有的时候以微笑的眼神给予鼓励……课后,与他们谈谈学习心得,谈谈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2. 寻找闪光点,赏识学生
尊重生命就要爱生命,爱生命就要赏识生命。生命化教育的倡导者张文质认为,“对学生不要吝啬你们的鼓励和赞扬。”但是,很多教师担心赞扬和鼓励会滋长学生骄傲的情绪,就是表扬也非常有保留。事实证明鼓励和赏识的魅力是无穷的,它是学生快乐的源泉,也是教师成长的动力。爱要爱到该爱处。作为这一群特殊孩子的老师,我们要深入了解孩子,努力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根据他们不同的心理需要用我们的爱心去鼓励、感染、教育他们。
3. 正视障碍,关注差异
生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有他生命的独特性和唯一性。对于残疾儿童来说,生命个体差异尤显突出,所以课堂教学不应“一刀切”,不能强迫学生“齐步走”,而应正视残疾学生的生理、心理障碍,尊重学生生命的差异性,欣赏学生生命的独特性。在生命化教育研究的三年里,笔者时时提醒自己:每个孩子都有他的可发展性,不要轻易放弃、否定孩子。为了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他的“最近发展区”得到最大的提高,课堂教学实行集体教学与区别对待相结合,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1. 挖掘教材中的生命意识,渗透生命教育
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同时还是学生同文本之间的对话。语文发挥文以载道的作用,教材中处处都能发现闪耀着生命光泽的作品,渗透生命意识和人性教育,促进学生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理解。
2. 学科间科学整合,促进弹性生成
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大于教材。教学内容的范围是灵活的,是广泛的,只要适合智障和听障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的材料都可以作为学习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地整合。
1. 教学内容生活化
叶澜提出:“课程、学科教学的内容缺乏生命色彩,这是造成学科教学育人价值贫乏化的更深层次的原因。”要让教学内容充满生命的色彩,必须尊重师生的生活经验,把知识的学习与人的生命、生活息息相关。因此,生命化的课堂应使课堂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结合,只有二者密切结合时,教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课堂中再现生活,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学生可以体验的事实。
例如,聋语文《拔河》一课,播放学生拔河比赛的场景,让聋生回想自己拔河的动作、心情和旁边同学的动作、语言,从而理解“蹬住脚,抓紧绳子,用力向后拉。”以及旁边的同学“挥动着双手,大声喊着”这些语句。这样以学生的生活世界为根基进行教学,让生活世界成为学生的教科书。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不仅仅是一个学习者,更是作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生命体去体验和创造,自主建构知识的意义。
2. 丰富教学实践活动
生命教育是触及心灵的教育,是感染灵魂的教育。在生命化的课堂上,学生不仅仅是一个学习者,更是作为一个鲜活的生命去体验和创造。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很可能,孩子从书本、从教科书、从课堂上所吸收的一切之所以被吸收,恰恰是由于除书本以外周围还存在着一个世界。”教学来源于生活,最终回归生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源于生活的教学情境,比如通过演示(表演)、分角色朗读、模仿操作等各种方式的体验活动,让学生直接参与,感受“真情实景”,促进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和理解。智障学生由于阅读面极窄,在识字课上,必须紧密结合生活实际中看到的、听到的给生字组词;在学生学习一定量的生字词的基础上,设计“找词语,纠错字”的语文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在生活中找词语给看到的错别字纠正,一个星期进行一次汇报。通过这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有助于在学习中学会生活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素养。
参与文献
[1]张文质.生命化教育的责任与梦想[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张文质.迷恋人的成长[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