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育主客体关系的研究

2016-03-03 22:50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主客体客体建构

薛 晶

(吉林省农安县第五中学 吉林农安 130200)

浅谈教育主客体关系的研究

薛 晶

(吉林省农安县第五中学 吉林农安 130200)

教育视域中主客体关系问题的研究直接影响着教育理论的发展。目前理论界有不少学者运用新的研究思路或从新的视角出发来研究这一问题。

教育过程 主客体关系

一、心理学理论指导下的教育主客体关系

学生处于童年期时(6、7~11、12岁),师生关系表现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学生由于受到认知水平和知识结构的制约,自己本身很难实现预期的教育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发挥指导作用,从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出发,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和合适的教学方法,将学生这种“潜在主体”转化为“现实主体”。学生处于少年期时(12、13~15、16岁),师生关系表现为“双主体交往观”。此时的学生主体意识和独立精神逐步增强,教师的主导作用逐渐减弱,学生由“潜在主体”转化为“现实主体”,然而他们仍需要成年人的指导。“双主体交往观”认为师生是教育活动的两个交往主体,教学内容为客体。在教育交往过程中,师生之间不再是“主—客”关系,而是相互交流、相互对话的“我—你”关系,教育教学活动是“教学相长”的过程。青年期(16、17~25、30岁),包括青年早期、中期和晚期(分别相当于学校教育中的高中阶段、大学阶段以及大学后教育、研究生教育阶段或参加工作后的最初阶段)。在青年早期的教育过程中,仍可采取“双主体交往”的教育主客体观。青年中后期,学生的主体地位已确定,学生完全可以自由选择学习的对象和内容;教师此时的地位更多的是一种帮助和指导。该阶段的主客体关系接近于“学生单主体论”。青年晚期或参加工作最初阶段的教育更接近成年期的教育情况。成年期阶段的教育更多的是为了工作需要而进行的大学后教育,教育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教师的主导性已趋于消失,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和帮助。尤其在远程教育中,学生是教育过程的唯一主体,学习内容成为唯一客体。

在我们看来,根据学生的不同发展阶段定位师生关系,决定了教育教学不仅要“因材施教”,还要“因时施教”,以便有效完善教育教学过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将心理学的相关理论运用到分析教育过程中的主客体关系问题中,为持续已久的争论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可以更有效地捕捉出教育过程中存在的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从而能揭示出教育的本质,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地发展。

二、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教育主客体关系

这种观点认为[3]:原始社会时期,负责教育的是有丰富生产生活经验的年长者作为教育主体,整个新生一代都是教育客体。主客体间是一种原始朴素的平等关系。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由于“人的依附”关系,教师成了统治者的“代言人”,在教育过程中处于绝对权威地位;学生作为教育客体,处于从属、依附地位。资本主义时期,教育经历了几种课程编制的变化。在“学科课程”前提下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主要听教师讲授,教师是教育过程的主体,是整个教育过程的支配者。在“经验课程”的前提下,教师的角色由主体变为客体,成为儿童成长的帮助者。学生的地位由被动变成主动,成为实践者和询问者。在现阶段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中,课程编制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师生间是平等的“交往”关系,或是相互“交往”关系上的平等教育主体,新课程强调两者交往的主体性、互动性与互惠性。

“不断变化的课程编制理念,将导致师生关系地不断改变,这是一个比较客观的观点”。[4]在“谁是教育的主体、客体”这个还未达成一致的争论处于“研究的高原状态”之时,结合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来分析这个问题,也不失为一个新的探究视角。

三、主体间性观下的教育主客体关系

1. 主体间性教育模式的哲学阐述和实践建构

首先,主体间性的“主体——客体——主体”模式具有其内在的、完整的逻辑一体性。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对教育内容的选择和外化要受到学生生活履历和认知水平的影响;同时,学生对教育内容的接受和内化要受到教师教育理念和教授方法等的影响。师生间的交流、对话也必须建立在教育内容等中介的基础上。

第二,在主体间性的教育模式中,体现出的是师生间的主体间性和师生各自的主体性。在教育过程中,师生与教育内容均表现为主客体关系。同时,师生通过教育内容(教育中介)发生相互作用构成主体间关系,体现为主体间性。

第三,主体间性教育模式中师生的自我建构和双向建构映照了教育的本真。在教育过程中,师生均通过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过程,完成了自我建构。同时,师生在对教育内容进行加工时,都要受到对方对教育内容认识和改造的影响,这就构成了师生主体间的双向建构。自我建构和双向建构,确立了师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体现了关注人的自身发展的思想,映照了教育的本真。

2. 主体间性师生关系的实践意义

(1)动态生成的教育观念

主体间性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结构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设计教育教学活动;在教学实施中,要持有动态生成的教育观念,力求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交往中,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建构新知。

(2)丰富多维的教育内容

在主体间性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教育内容不再是静止、僵化的客观材料,它还应包括情感体验以及人格发展等。师生在交往活动中,通过充分、自由地展现和体现各种情操,以投入教育生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3)面向生活的交往理念

在主体间性的教育交往过程中,教育中的交往不再是一种知识授受的关系,而是一种“生活关系”,它涉及到师生的生活履历和现实生活经验以及未来的可能性生活。面向生活的交往理念,使教育延伸到师生生活中去,打破了教育局限于科学世界的壁垒。师生在“生活”中以完整的人格进行对话和交流,在体验和内化生活的同时,也在建构、生成着自我。

[1] 郝德永,张宝泉,郝海民.论学生主体及其发展[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

[2] 王莹.新视角下探讨教育主客体关系[J].民办教育研究,2014,(4).

猜你喜欢
主客体客体建构
《甲·宣》——文明记忆的主客体交互表达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客体关系的特点与当代启示
符号学视域下知识产权客体的同一性及其类型化解释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建构游戏玩不够
浅析“物我本相因”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行动语义、客体背景和判断任务对客体动作承载性的影响*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