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永平
(延吉市职业高级中学 吉林延吉 133000)
如何提升中职学生就业岗位能力的方法研究
何永平
(延吉市职业高级中学 吉林延吉 133000)
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中职教学受到广泛重视,主要因为中职学校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就业岗位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国家培养较多优秀人才,促进国家核心竞争能力的提升,基于此,中职学校教师在教学期间,必须要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作为依托,致力于增强中职学生的就业岗位能力,为其后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中职学生 就业岗位能力 提升方式
中职学生在毕业之后很容易出现就业岗位能力低的现象,主要因为中职学生对工作实际情况缺乏全面了解,不能根据社会人才需求提高自身就业岗位能力,这就需要中职教师能够制定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通过良好的教学计划提高学生的就业岗位能力,进而提升中职学校的办学质量。
在中职学校教师培养学生就业岗位能力之前,必须要全面分析就业岗位能力的内涵,确保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教学方案。在此过程中就业岗位能力就是学生在获得工作之后,能够保持自己所获得的工作,并且在工作中进步,逐渐适应工作环境的变化。
就业岗位能力主要包括一般就业岗位能力与特殊就业岗位能力。一般就业岗位能力就是学生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习惯,并且掌握与工作相关的能力,例如:工作方式、人际交往能力等,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其工作效率,同时,还要具有自我管理能力,例如:在工作中对自身进行管理等。而特殊就业岗位能力是学生掌握某种特殊职业技能,进而提升自身的特殊就业岗位能力,例如:烹饪技能、汽修技能、数控技能等[1]。
首先,我国就业市场中存在一种客观的矛盾现象,主要表现为:我国待业人员较多、失业率较高,并且很多企业无法找到相适应的人才,此类矛盾现象的原因使待业人员专业素质低,缺乏就业岗位能力,无法提升自身工作质量。由此可见,中职学校教师培养学生的就业岗位能力对于学生日后发展而言产生较为有利的影响,在中职教师打破传统教学局限性之后,可以调动学生学习专业技能,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在学生实际发展期间,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而缓解学生就业岗位能力与社会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
其次,中职学校毕业生在毕业之后,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就业岗位能力低,主要因为在传统中职教学过程中,教师只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对其技能方面的掌握较为忽视,导致学生出现技能单一的现象,无法根据工作需求提升自身应变能力,同时,部分中职学校在教学期间,无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不能利用实训课程培养学生的就业岗位能力,导致学生在毕业之后无法提高自身就业岗位能力。由此可见,中职学校教师培养学生的就业岗位能力,可以为学生解决就业难等问题,引导学生学习各类技能,使其在扎实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下,能够形成良好的应变能力[2]。
最后,在我国与世界接轨之后,各类现代化产业逐渐发展起来,需要大批量的技能型人才的支持,如果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低,专业知识掌握不良,不能形成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与协作精神,就会被企业所淘汰。相反,中职学校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其掌握各类工作技能,就能促使中职学生在毕业之后很快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并且受到组织的认可,成为企业的骨干支柱,对其发展产生较为有利的影响[3]。
1.制定校企合作教学模式
中职学校要想更好的培养学生就业岗位能力,就业制定完善的校企合作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训空间。首先,中职学校应该将市场作为导向,设置灵活的专业课程,使得学生能够掌握各类工作基本技能。其次,中职学校与企业之间相互合作,在企业中建立校外实训基地,进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在此过程中,中职学校要与企业签订长期用人协议,使得中职学校可以培养更多技能型人才[4]。
2.制定完善的技能训练制度
中职教师在实际教学期间,可以制定完善的技能训练制度,进而增强学生的就业岗位竞争能力。首先,中职学校要不断更新实训设备,保证能够根据各个岗位群体实际情况与用人标准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在科学设置训练时间的基础上,提高技能训练效率。其次,中职教师要建立完善的技能培训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跟岗实习”、“顶岗实习”计划方案,根据学生的基础能力设置实训内容,在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情况下,拓宽学生的职业思维,使其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在教师的陪同下跟岗实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职场认识,给自己有正确的就业定位。最后,中职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参加各类技能大赛,使得学生在竞赛中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之处,进而提高学生技能学习积极性,为其后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5]。
3.开展心理疏导活动
一般情况下,中职学生的成绩普遍偏低,在小学与初中时期受到教师的批评较多,就会形成严重的自卑心理,导致学生的承受能力降低,对其发展造成较为不利的影响。因此,中职学校教师必须要开展心理疏导活动,保证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首先,中职教师要帮助学生客观认识自己,然后根据全面的分析发现自身不足之处,同时,教师要与学生共同制定学习方案,明确学生发展目标,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其次,中职学校要设置专门的心理辅导室,并且安排专业素质较高的教师担任心理疏导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学生开阔视野,提高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其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中职学校教师必须要重视学生的就业岗位能力,确保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教学方案,积极引导学生正视自身学习情况,使得学生在全面掌握工作技能的基础上,提高自身就业岗位能力。
[1]张伟波.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探讨[J].信息系统工程,2012(5):147-147,152.
[2]吕永红.基于岗位需求的中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3):133-133,135.
[3]李黎明.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中职成本会计教学模式[J].职业技术,2013(1):60-61.
[4]丁琴.乐山D职中的学生就业推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4. [5]潘熙.中职动漫与游戏制作专业课程设置与学生就业[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3):297-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