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金明
(胶州市洋河镇河西郭小学 山东胶州 266322)
对教育质量与学校发展的理解与思考
陈金明
(胶州市洋河镇河西郭小学 山东胶州 266322)
5月25日,笔者带着一颗虔诚的心,走进胶州市教师进修学校,聆听了市教体局督导室孙培晓主任的《从教育督导谈教育质量与学校发展》专题报告。笔者最大的体会和收获是关于教育质量的三句话,即关注“三个发展”: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并且始终把学生发展是放在第一位。围绕本次作业的交流主题:对教育质量与学校发展的理解与思考,结合河西郭小学现有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对校长来讲,办什么样的学,育什么样的人,是个大问题。
基于新课标、新课改的大背景,通过多次培训学习,对于国际人才的标准、国家人才培养的要求、社会人才观的转变,我们都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摒弃多年来教育积弊之下人才观的单一化、分数论,已经成为共识和方向。国家高考体制的改革是一个重大的信号,市教体局对学校发展的考核评价方案的变化是一种全新的导向。
河西郭小学的质量观需要修正!从校长到班子,从教师到家长。
学习期间,笔者在反思:河西郭小学的教育质量高吗?笔者只能低头说:“不高”!因为发展的不均衡——优秀班级与薄弱班级之间,语数学科与艺体学科之间存在着太多、太大的差距。因为发展的不全面——重视了用分数检验的“知识”,极大忽视了学生的身心健康、生活能力、兴趣爱好、特长技能、艺术熏陶、科学素养……
记忆犹新的是,笔者的儿子进入大学后,曾经很感慨地对我说过的一句话:“爸爸,我突然发现,除了读书考试,我好像什么事情都做不来一样”。笔者在想:过去我们教育培养的、家长关注期待,或许大多都是“考试的机器”、“分数的奴隶”!
不管是大势所趋,抑或是形势所迫,作为校长,是时候转变和改变了。基于“质量”,当下应该而且能够做的,是重新审视现在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并做出理性的判断和选择。笔者想有两点必须是清晰而鲜明的,那就是:“全面”的质量,“绿色”的分数!我们的思想和行动都需要转变: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让“课堂”成为“学堂”,让“教室”成为“学室”,让“高分”不再“低能”,让“分数”真正富有“含金量”。
很赞同孙主任介绍四中的校园文化:学校文化不是打造出来的,而是积淀下来的!四中在“航空教育理念”的统揽下,学校文化正在滥觞。非常欣赏四中薛校长及其团队关于学校文化理念的战略性建构和务实的践行。笔者想,河西郭小学所欠缺的,正是对学校文化理念的高屋建瓴和深入践行!
河西郭小学有悠久的历史,应该有所作为。基于现实的定位和未来发展的思考,推进内涵发展是当下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河西郭小学由大校向强校的跨越之路上,逐年积累提炼,已经构建了初步的校园文化。通过这次培训,笔者感觉到河西郭小学在学校文化建构和积淀上虽有框架但还很浅薄!主要问题在于:对历史的传承挖掘不深,对教育的本质思考不够,对实施的策略建构不实!现在的想法是:“原有的管理思路骨架不变,但需要注入时代的活水和现代的元素,要进一步丰实原有的内涵,重点丰富“山石厚德”的内容,拓展和建构每个主题建设年的载体。围绕“赏识教育”,做到理念引领、以文化人,做到步步夯实、年年推进,整体提升河西郭小学的办学品位。
关于课改,这是笔者在本次研修中最关注的、最想得到启发的议题。笔者很欣慰的是,第五实验小学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笔者对课改的理解和把握很肤浅,概况起来重要的有四句话:
课改不神秘——一切所谓的模式,其核心就是“两个转变”: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课改要得法——做到“知其然,塑其型,寻其序,求其效”。
课改莫浮躁——功在课前、效在课中、果在课后。
课改要达到——解放课堂、解放学生、解放教师,。
应该说,前一阶段河西郭小学的课改是用心的。用教研室的话说:我们的课改“正行进在路上”。现在,反思河西郭小学的课改,笔者目标定位是:建构多元的课程,践行开放的课堂!
在课堂教学这个板块,河西郭小学课改有了“3+1学导”模式。基本模块是:“自主初学—互动探究—拓展提升”,加上贯穿全程的“多元评价”。通过研训学习,笔者感觉到本校的框架和第五实验小学的模式本质相近,我们缺乏的是“班子沉下去”和“教师动起来”,所以课堂和学生都远远还没有“活起来”。
笔者的打算是:坚定学校已有的基本模式框架,吸纳七校分享教育思想,借鉴其已经成功、成型的板块经验和作法,夯实河西郭小学课改“点”“面”“片”三个层面的工作。做到从“形似神非”到“形神兼备”最终到达“大象无形”的逐步提升。在今后的工作中,笔者想重点是三个方面的落实:“互动探究”中的小组建构和培训,“交流展示”中的放手和指导,”“多元评价”中的方法探索和积淀。
课程的建构方面,学校有了一点基础,下一步要做的是:成立专门的团体,建构规范的校本课程体系和研究开发落实我们的校本课程。
当前,学校班子和教师都需要从“入格”和“规范”入手,花大力气、下实功夫。
通过学习交流,笔者在认真思考一个问题:本校无论课改还是质量,都需要建立长效的推进机制和保障激励机制。不然,相关的工作很难说能够持久和深入。具体的想法还不成熟,初步打算是:整合一个体系。
整合一个体系:在原有学校管理考核体系在基础上,修订新建《班级管理评价体系》、《学生个体素质发展综合评价体系》、《教师发展性评价体系》,关注班级常规管理、班级文化建设及特色活动开展,关注学生在基本品行修养、现代公民素养、兴趣能力培养、学业水平发展,关注教师的教学常规规范情况、课程改革参与落实情况、教学业绩提升变化情况、专业素养目标达成情况。通过考核导向引领班级、学生、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