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淮北与秦晋方言本字考据的有关问题

2016-03-03 07:31王旭东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集韵本字广韵

郭 辉,王旭东

(1.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中文与传媒系,安徽 亳州 236800;2.琼州学院 中文系,海南 三亚 572004)

关于淮北与秦晋方言本字考据的有关问题

郭辉1,王旭东2

(1.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中文与传媒系,安徽 亳州 236800;2.琼州学院 中文系,海南 三亚 572004)

文章用历时溯源和共时比较、印证的方法对淮北方言中的本字进行考证,考证遵循音、义双合的原则,并结合音韵学、训诂学、语言史及文字学等,确定了淮北方言中一些词语的写法和特点。

淮北话;方言词;本字考;音义双合

淮北①本文的淮北是指淮北市,包括淮北市区及下辖的相山区、杜集区、烈山区和濉溪县。市在安徽省的北部,东部及东南部与安徽省宿州市相接,西面与河南省永城市相连,南部与安徽省蒙城县及怀远县相毗,北部与安徽省萧县及江苏省徐州市为邻。按《中国语言地图集》[1]B3-官话之三的分区,淮北属中原官话郑曹片。本文大部分材料是笔者田野调查而得,有些材料也参考了时彦的研究成果。

邢向东[2]250认为,方言学中考本字的工作其实就是在挖掘方言词语的历史,给方言词在汉语词汇史上定位。郭辉[3]指出:“考本字一般是考求某个方言词在宋代以前的文献中的字形、字义、字音,主要以宋代韵书《广韵》《集韵》及宋以前、宋以后典籍为依据。”孙立新[4]2-4指出,方言本字的考证要求古代音韵里的声韵调均与方言声韵调相一致,有时不一致应视为例外。

本文先写出本字,其后用国际音标注音,接着写出意思,并举出淮北方言的例子印证,最后进行考证。有些字的考证采用了不同方言间的相互比较和印证的方法。

【滗】pi53用篦子等挡住渣滓或水中泡着的东西,把液体倒出来:~住石灰渣子。|~住豆子。《广韵》质韵鄙密切:“去渣。”同“潷”,《玉篇》:“潷,笮去汁也。”

【脖】pu44肚脐:小孩的~脐眼儿露出来咾(了),别受凉吭。《广韵》没韵蒲没切:“胦脐。”据孙立新考察,陕西旬邑叫脖(pú)脐眼儿窑,西府有些地方读“部”,也有读“薄”的,他认为都源于蒲没切。这和淮北话“脖pu44”的音义是相合的。

【㱟】phi24折断:把树杈子~下来。|~树枝子。《广韵》纸韵匹摩切:“枝折。”

【恣】tsɿ53~儿:舒服,惬意:风一吹真~儿家伙。《广韵》去声至韵资四切:“纵也。”《五音集韵》千恣切:“音趑。~睢自得貌。”《现代汉语词典》[5]1671:“~:zì②〈方〉(~儿)舒服;自在(zì·zai):~的很。”今徐州方言也有此说法,如:“吃的透恣。|玩的真恣儿。例中“恣儿”即“舒服”,[6]171与淮北话音义皆同。

【奘】tʂuaŋ24粗,大,整,与“碎”相对:~柴火好烧锅,碎的不好烧。|草铡的太~咾了。《广韵》上声荡韵徂朗切:“大也。”又徂浪切,《说文》:“~,驵大也。”普通话读[tsaŋ51]音,是中古音的沿承。但一般见于和尚名“玄奘”。《现代汉语词典》:“奘zhuǎng,〈方〉粗而大:身高腰~。|这棵树很~。”方言读tʂ声母,当另有来源。“奘”表粗大义,还见于陕西话,[4]14音义与淮北话相合。

【治】tsɿ44~鱼:刮鳞去腮,摘除鱼内脏。《广韵》平声之韵直之切:“理也。”《说文·刀部》:“魝,楚人谓~鱼也。从刀从鱼。读若锲。”王锳《唐宋笔记汇释》:“治鱼,刮鱼鳞、剖鱼腹。”[7]235~,古庄组崇母。淮北话有少量古庄组三等字今读ʦ组声母,如“阻滓邹皱(庄母)骤(崇母)”读ʦ。《乐府诗选·清商曲辞·华山畿》之四:“开门枕水渚,三刀~一鱼。”“~鱼”一词广见于汉语其他方言,例如:河北盐山[tʂhʅ阳平①本应用发圈法记调类,因排版不便,改用汉字记写,下同。],1916年《盐山新志》:“~鱼,剖鱼也。~读若池。”徐州、曲阜、济宁均有“~鱼”一词,“~”均读[tʂhʅ阳平];安徽合肥、含山、阜阳,江苏南京、扬州、镇江等地“~鱼”之“~“读[tʂhʅ阳平];《湖南通志》:“楚俗以二月祭饮食曰鱽,楚人谓~鱼也”;南昌ʦhɿ24~鱼(刮鳞剖腹去内脏)。据叶太青[8]考证,“~鱼”一词最早的记载见于《晏子春秋》,《晏子春秋·内篇》:“此譬之犹自~鱼鳖者也,取其腥臊而已。”他认为,“治”有“理”义,“理”含有“治理、处理”的意思。“治鱼”就是在烹饪之前把鱼处理干净,二者意义相同。但据笔者掌握的材料,在《晏子春秋》中,“治”也可用于其他动物,如《晏子春秋·内篇·谏下》第二十三:“景公走狗死……趣庖治狗,以会朝属。”[9]这种用法还存于客家话和闽语中:客家话“治”可用于宰杀一切家禽家畜,闽语连“杀人”的也用“治”了。[8]而淮北话中没有“治狗、治鸡、治人”的说法,这说明淮北话的词义范围缩小了。

【女】mi24淮北话称母猫为“mi24猫”。王福堂[10]结合北部官话区对母猫的称呼及用字,指出mi音是“女”的音变。在西宁等方言里ni、ny等音节的字多有读m声母的,如“泥尼”[mi阳平]、“女”[mi上声]、“逆腻”[mi去声]等。淮北话称公猫为郎猫,也可旁证“mi24猫”即为“女猫”。[11]

【扚】ti24耳中之脓。如:小时候害耳~子来(把)耳朵害聋咾。《广韵》荠韵都礼切:“耳脓。”

【棘针】kə44荆棘:~扎人真疼家伙。|草棵子上都是~。《说文·朿部》:“棘,小枣丛生者。”段玉裁注:“此言小枣,则上文谓常枣可知。小枣树丛生。今亦在有之。未成则为棘而不实,已成则为枣。”《方言》卷三:“凡草木刺人……江湘之间为之棘。”郭璞注:“亦通语耳。”棘针正是指酸枣、枣树以及类似的乔、灌木的刺。棘,《广韵》纪力切。[2]252淮北话文读tɕiŋ213,白读保留舌根音,未腭化。淮北人今写作“圪针”。

【捼】uə213①用力使弯曲:用铁条(铁丝)~个弹弓。|~个铁环。②折:~断。《集韵》戈韵乌和切:“手萦也。”邢向东[2]237在分析陕西神木方言的古语词“捼”时,指出了和上述相同的用法;孙立新在《陕西方言本字集考》一文中,指出“‘捼’音窝,俗作‘窝’。使挺直的东西变曲:拿铁丝~个弹弓架子”。[12]这和淮北话音义均一致。

【穅】khaŋ213萝卜因失去水分而中空:辣萝卜~咾了。|买二斤三月~(一种在每年三月可食的小萝卜)。《广韵》平声唐韵苦冈切。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之言空也。”孙立新[12]指出:~音“康”。萝卜空心叫做“~心”:~心萝卜难吃得很。和淮北音义皆同。

【燣】læ24微炒:把白菜搁锅来(锅里)~~。《广韵》平声覃韵卢含切。《集韵》:“~,热也,炒也。”孙立新[12]认为:~音“兰”。炒(少量的菜或臊子等):~菜|~肉|~臊子|~豆腐|~些韭菜。这与淮北音义基本相合。

【让】ʐaŋ24批评;责备:不听话叫老师~你。|这孩子该~。《广韵》漾韵人样切:“责让。”

【菢】pɔ53孵:~小鸡儿。|鸡~窝。《广韵》去声号韵薄报切:“~,鸟伏(孵)卵也。”孙立新[12]指出:菢音“抱”。孵:~鸡娃儿|(农谚)鸡~鸡,二十一(21天);鸭~鸭,二十八(28天)。这也是与淮北音义完全相同的。

【纕】ʐaŋ24棉~子:去籽后弹成的棉絮。《集韵》上声养韵汝两切:“丝棼也。”

【牙】ia44~猪:公猪;~狗:公狗。《本草纲目·兽部·豕》“:牡曰豭、曰牙。”清代西崖《谈征·名部下·牙豬》:“牙豬,‘牙'即‘豭'之转音也。”孙立新[12]指出,牙西安读作yá,关中其他方言点读作niá。公狗叫做“牙狗”,公猪叫做“牙猪”(种公猪叫做“脚猪”)。这和淮北的读音虽然有些不同(可以看作例外现象),但意义是完全相同的。

【将】tɕaŋ213动词,兽类生子:~羊羔。|牛~咾。|老叫驴~的(詈语)。《广韵》平声阳韵即良切:“送也,行也,大也,助也。”音合义似不合。《汉语大字典》:“将(jiāng)(16)方言:兽类生仔。‘……又不能~羔。'”[13]994《现代汉语词典》:“❸将jiāng〈方〉(牲畜)繁殖;生:~羔。”《汉字源流字典》:“将,读jiāng……方言指❸畜类生仔:~羔|~犊。”[14]168“将”会意兼形声字。从字形上可知“将”的本义当为奉献祭享。甲骨文皆从鼎,从肉,爿声,会从鼎中取肉奉享之义。《诗经·周颂》:“我将我享,维羊维牛,维天其右之。”奉献祭享的物品是牛羊等牲品,这与方言中“将”的繁殖义只能指畜类是吻合的。“将”从本义奉献祭享引申出“养息”义(如“将养,将息”),那么引申出“生,繁殖义”也是合理的。因为“生”“养”二义密切相关,且常连用。如淮北方言骂人的语词中就有“有人~无人养”的说法。畜类生子曰[tɕiaŋ阴平],在皖北中原官话区较普遍,徐红梅[15]认为“关于人和动物生殖的词语,在皖北按照不同的对象使用不同的动词……牲畜类一般说‘姜(~小狗、~小牛)'”,据淮北乡下话分尖团该字读同“将”[tsiaŋ阴平]而非“姜”[tɕiaŋ阴平],可知“姜”为暂代字,二者实为一词。用字不同只是方言语音分尖团与否的体现。该词语的本字为“将”。张光宇[16]把皖北中原官话霍邱方言“姜小牛,姜小狗”(即生小牛,生小狗)中的暂代字“姜”视为来历不明的语言质素,从而将其列入汉语方言的共同脱轨现象,看来似可商榷。

【踅磨】ɕyə44/suə44muə0(在某地)转来转去;寻觅:他给这来~好几天咾。|一来到家就~好吃的。《集韵》薛韵似绝切:“踅,旋倒也。”像围着磨那样转来转去。这种说法和陕西神木话是一致的。

综上可知,淮北方言的本字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多为口语中的谓词和体词,因为这些词所反映的内容和人们的生活关系较直接;二是不仅在《方言》《说文解字》《广韵》《集韵》等古代典籍中能找到其来源,而且在近代汉语文献中也有用例,这反映了它的存古现象及其历时继承性;三是在周边方言和中原官话及晋语的某些方言片也有相同或相近的用例,这既反映了它的共时分布,也可以见出语言接触的印迹。[3]

[1]中国社会科学院,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中国语言地图集[M].香港:郎文出版(远东)有限公司,1987.

[2]邢向东.神木方言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2.

[3]郭辉,王旭东.皖北濉溪方言本字考[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8-11.

[4]孙立新.陕西方言漫话[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

[5]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增补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6]李申.徐州方言志[M].北京:语文出版社,1985.

[7]王锳.唐宋笔记汇释[M].2版.北京:中华书局,2001.

[8]叶太青.皖北方言阜阳话若干方言词本字考[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7-20.

[9]徐红梅.皖北方言词汇比较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03.

[10]王福堂.方言本字考证说略[J].方言,2003(4):289-298.

[11]王旭东.淮北方言语音研究[D].西安:西安外国语学院,2007.

[12]孙立新.陕西方言本字集考[M]//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西安:三秦出版社,2013:289-301.

[13]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M].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2.

[14]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15]徐红梅.皖北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差异初探[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4(4):49-52.

[16]张光宇.共同保留共同创新与共同脱轨[J].语言研究,2006 (2):14-21.

On Issues Related to Original Character Search in Huaibei and Qin Jin Dialects

GUO Hui1,WANG Xudong2
(1.Department of Chinese and Communication,Bozhou Teachers'College,Bozhou 236800,Anhui;2.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Qiongzhou College,Sanya 572004,Hainan.China)

Through the approach of diachronic traceability,synchronous comparison and confirmation,the original character search is made.The search follows the principle of double agreement of pronunciation and meaning,in combination of the phonology,exegesis,language history and philology to determine the writing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ome characters in Huaibei dialect.

Huaibei dialect;dialect words;original character search;double agreement of pronunciation and meaning

H172.2

A

1672-2914(2016)01-0044-04

2015-11-12

国家语委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项目(YB15SB06A00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BYY030);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1JZDH03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2YJA740070);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2010sk419zd);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08sk504);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阜阳师范学院皖北文化研究中心)重大项目(2008sk385zd)。

郭辉(1963—),男,安徽淮北市人,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与传媒系教授,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兼职教授,研究方向为训诂学与汉语方言学。

猜你喜欢
集韵本字广韵
荆璞《五音集韵》之形制
明代韵书《并音连声字学集要》又音考察
《集韵》征引《说文》过程中的几个问题
《集韵》征引《广雅》研究
王国维《广韵》批校与治学精神
《集韵》编撰的起讫年代考辨
通假字
环县方言本字举例考释
安徽滁州方言本字考释
从《离骚》看《楚辞补注》与《广韵》反切注音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