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题的探索

2016-03-03 04:34福建省建阳二中黄培宪
学苑教育 2016年10期
关键词:讲题本质公式

福建省建阳二中 黄培宪

讲题的探索

福建省建阳二中 黄培宪

教师的讲题,要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思维方式,数学的思想方法,在学生真正掌握所学内容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前提下,从问题的本质、结构上分析问题,讲题要有归纳,有小结,要让学生走进课堂与走出课堂不一样,知识、技能、方法、习惯、兴趣和需要(唤醒或激发)其中的几项或全部有新的收获。讲题的过程不是讲,而是导。讲题的目的不是解答一题,而是让学生通过参与该题的分析思考得到一次经验,有所启发,使视野得到扩展,并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理解多样的思维方式,借授人以鱼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

讲题 本质 结构 分析归纳

无论什么级别的考试,都是通过解题来考查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水平。著名美国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乔治·波利亚说过:中学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加强解题训练。掌握数学就意味着善于解题。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单墫认为,解题是数学学习的中心,学习数学就是学会解题。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呢?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如何讲题。说到讲题,有哪位老师不会讲?大家都“会”,可是收效却大有区别。这个问题我们很多教师还没有认真研究,甚至讲题还只停留在解题的框架内。那么在课堂上怎样讲题才能收到比较理想的效果呢?下面我来说说我的观点。

数学课离不开讲题,讲例题、讲习题,评讲考题。考试以后我常听到老师们说,这道考题的类似题我们考前都讲过,而且讲得很清楚,本以为他们完成得不错,没想到还是那么多人不会。可是老师们有没想过:为什么会这样?你是怎么讲的?你讲的时候学生在做什么?你真的讲清楚了吗?

首先我们先弄清楚什么是“讲题”,目前很多学校都开展了教师的说题活动,这能有效提高教师讲题的水平,但说题不等同于讲题,说题是面向教师的,说题的内容是:1.说题目2.说学法3.说教法。讲题是面对学生的,以下是关于讲题的三个环节:1.审题分析:①题目背景:题目的出处、涉及的知识点。②分析题目的条件、题目的大致意思,特别要注意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③题目的难点和关键点。④学生学情分析(学情分析要客观,应根据讲题所要解决的题目的难点、重点,具体分析学生已有知识水平与能力,不要笼统地以“基础差”、“能力差”来敷衍)。2.解题的过程、方法、步骤、解答的格式和表述(方法要符合学生实际,不能将后面的知识往前移)。3.总结提升:①揭示解题规律。②题目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③题目变式、引申(视情况而定)。④反思思维过程、反思解题过程,指出易错点。

以上三个环节,是对讲题的一种规范要求,应该是比较全面的,但老师在讲题时不一定面面俱到,不同的题目,不同的年段,不同的班级,面对不同的学生学情,讲的内容、方式都有差别,但可以先参考以上环节再进行取舍,即便是老师自己从备课写教案到上课之间都有距离,备课的内容和实施的未必一致,何况既定的环节?所以要做好学情分析。讲题的目的是让学生真正学会如何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停留在老师很卖力地讲。我认为讲题应该讲本质,讲结构,注重过程、分析与归纳。我们有的老师上课心里揣着进度,只想这节课要完成多少题的评讲,走进教室开始就一路狂奔,一题接着一题,讲题过程也只是告诉学生该题怎么解,正确解法是什么,答案是什么,完了接着下一题,下课后再拖几分钟,完成进度后走出教室,长舒一口气,总算讲完了。这样学生只能通过大量解题才能凭记忆效仿来解决类似的问题,需要题海战术,事倍而功半,一旦遇到题目新颖、不曾相识的就无从下手,乱了阵脚,实在是不可取。都说教是为了不教,讲当然是为了不讲,我们讲题应该把题目作为一个平台,引导学生用数学的思维方式,数学的思想方法,在真正掌握所学内容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前提下,抓住问题的本质,分析问题要居高临下,全面客观,这样才能找到破题的钥匙,为今后的解题提供一个范例,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今后学生看到一个新的题目不会茫然而不知所措,而是能够居高临下,有条不紊地审题分析,从而解决问题。下面举两个例子具体阐述。

例题一:定义在(0,+∞)上的可导函数f(x)满足xf'(x)-f(x)=x,且f(1)=1。现给出关于函数f(x)的下列结论:

(3)函数f(x)有且只有一个零点;

(4)对于任意x>0,都有f(x)≤x2。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1 B.2 C.3 D.4

本题是2015年福建省高三质检卷第10题,是选择题中的最后一题,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能在考场中做对的很少。本题考查的知识有对数函数的图像、性质,导函数,导数公式。考查学生读题,提取有效信息,分析提高整合的能力。我在评讲该题时的做法是:引导学生,从题目中寻找有效信息确定破题入口:

(1)根据分析法,引导学生思考,先从题目的要求看,本题考查的是函数f(x)的图像性质,所以必须先求函数f(x)的表达式。从选项看,该函数的值含有e,这里提示怎样的信息?函数表达式有自然对数!(从问题的提出,到结论的给出要给学生相应的时间,由学生思考回答,大多问题学生都能得到正确结论,如有困难,教师再做进一步引导,切不可包办代替,急于给出结论。下同。)这里老师要说的是,选择题的选项中同样含有重要信息,不可忽视。

(2)根据综合法,由f(x)满足xf'(x)-f(x)=x,这个条件所提供的信息是什么?如果从它的本质属性和结构特征进行分析有什么结论?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不难得到:等式左边像商的导数公式,但没有分母x2,所以就此路不通,不会了,很多学生就放弃了。很遗憾!我对学生说:其实有很多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题,只要你看准了,如果条件不够或者多余、变形等等,可以自己创造条件以达到想要的目标,当然你的创造必须合理,一旦达成,就是一片新天地!(这才是教师所要教给学生的,对今后的解题具有指导意义!)本题从本质,从结构看,函数导数就是考查要点,如果题中给出分母x2,那就少了一项重要的考查内容,难度就降低了,现在知道要怎么做了吗?学生很快就知道等式两边同除以x2,结果是多完美的结论啊!那么什么函数的导数等于呢?自然对数!这个结论从选项中含有e得到佐证,选项也是信息源,选项提供的信息同样很重要,显然是c(这里有一部分学生不知道+c,这是对导数的公式的本质理解不清晰,没有考虑常数的导数是零,暴露学生思维的严谨性不够好,在这里特别强调类似的问题,今后要特别注意)。 所以 f(x)=x(ln x+c),本题解到这里,前提是大家对导数公式及其结构特征很熟悉,并学会从条件的本质结构中分析问题,目标一旦确立,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这就是我选例题的意义所在。由条件f(1)=1,易得到C=1;所以f(x) =x(ln x+1);接下来就是对函数f(x)的图像性质的考查。

下面,我从老师们在教学中的一个困惑,继续阐述怎样从本质、结构、注重过程、分析与归纳来讲题。问题是“初中数学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看似很简单,上课也没发现什么特别的障碍,可学生运用起来却错误很多。老师是怎么讲这个公式的,具体都什么样的题出错无需列举。我想,要从公式的源头上解决问题,首先,应该从平方运算的本质是两个相同因式的积入手,让学生计算:(1)(a+b)2=(a+b)(a +b)=a2+2ab+b2;(2)(a+b)3=(a+b)(a+b)(a+b)=(a2+2ab+b2)(a+b)=……=a3+3a2b +3ab2+b3;(3)(a+b+c)2=(a+b+c)(a+b+c)=……=a2+b2+c2+2ab+2bc+2ac。学生通过多项式乘法运算的过程,加深了对公式的本质理解,还锻炼了学生的运算能力。引导学生观察(1)、(3)式的计算过程和结果,探究结构特征:①展开后分别是四项和九项,合并同类项后结果是三项和六项;②每项都是二次,都含有展开前括弧内任两项的乘积的2倍项,对称美观。比较(1)式和(2)式,其结构特征是:①展开式分别为三项和四项,项数比次数多一;②各项是由二项式中的前项按降幂排列,后项按升幂排列的积,各项系数分别是1,2,1和1,3,3,1。教师还可以介绍4,5次方二项展开式的排列方式,结构相同,系数为“杨辉三角”(列出图形),让学生感受到惊奇,赏识数学的结构美,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公式的认知与记忆。(2),(3)式的提出不是要学生学会这个公式,而是通过它们让学生从公式的本质和结构上去认识完全平方公式,从数学的体系来说,完全平方公式只是二项式定理的最简单形式。这不是后面知识的前移,是对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的唤醒或激发,对今后学习会充满期待,具有积极的作用,符合教学的远效性需要!整个过程除了教师介绍4,5次方二项展开式的排列方式,系数为“杨辉三角”外,学生要全程参与,师生互动,共同完成,对公式的本质、结构有了深刻的过程体验,今后就不易含糊不清了。教师如果一味灌输往往会徒劳无功,让学生参与推导,不乏分析,归纳,类比等数学思想方法,可以培养学生基本的数学素养。加上老师们精心设计的例题,练习题,让学生在运用公式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其结构特征,做到心领神会,今后的错误自然就减少了。

讲题,对不同的题型,不同的学情,侧重点不同,方法也不一样。但目的是一样的,就是要让学生走进课堂与走出课堂不一样,知识、技能、方法、习惯、兴趣和需要(唤醒或激发)其中的几项或全部有新的收获。讲题的过程不是讲,而是导。讲题的目的不是解答一题,而是让学生通过参与该题的分析思考得到一次经验,得到启发,视野得到扩展,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理解多元化的价值观和多样的思维方式,借授人以鱼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

3.以检查促进预习的执行力。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用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课前自学情况,或者运用班级学习小组的管理体系进行监督。

预习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环节,抓住了这一环节,就等于学生从被动的学开始转化为主动的学。学生带着问题听课,可以更快地把握学习内容的要点,提高学习的效率。

四、教师课堂关注自主学习,关键是学生的参与度

通过课前的预习、自学,学生对新课的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学生带着问题听课,依然要以学生作为主体参与教学过程为特点,来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和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1.建立小组竞争课堂模式,但不拘泥于“模式”,抓住课堂的根本:学生的主动参与。首先我做的是把班级合理地划分为八个小组,建立一套可行的小组评价机制和小组监督机制。数学课堂主要以小组为依托展开教学。一堂课把评价转嫁在小组上,使得小组的同学积极思考和发言,为小组争取荣誉。

2.问题的开放性设置。要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自学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对一些有思考价值的数学问题的提问方式进行改造。

3.人人可做小老师,方法结论都共享。课堂上,老师不妨把一部分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来讲基本的知识;让学生来点评学生的黑板演练;让学生对同一问题,进行多种方法的讲解;让学生来进行一堂课内容的总结。这种方式促使了学生对自身能力的要求,实施一定的时间后,确实收到了理想的效果。

4.教师点拨,深化探究。这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最高境界,老师利用课堂上学生掌握的新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既可以对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进行深化,同时又可以将学生的思维带入一个更高的层次。

猜你喜欢
讲题本质公式
组合数与组合数公式
排列数与排列数公式
关注本质 为理解而教
等差数列前2n-1及2n项和公式与应用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撰写解题小反思 促进师生共成长——从数学复习课“讲题活动”谈起
初中数学课堂学生“讲题”能力的培育
童年的本质
初中数学学生讲题的实例研究
例说:二倍角公式的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