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李华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单纯追求知识本位的教学,如今提倡“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体现了教育教学“育人为本”的终极目标。因此,教师应着力改善学习方式,构建有利于“创生”的具有自我生长性的数学课堂,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地发展。
一、自主学习,初步感悟
“圆的认识”备课时应考虑两点:一是学生对圆的知识认知起点在哪里?已经知道了多少?二是哪些内容需要探究?哪些内容可以放手自学?通过前测调查,不难发现有的学生对圆的认识知之甚少,也有的了解较多、较广。而本节课涉及的“圆心、半径、直径以及字母形式”属于陈述性知识,没必要探究,可以采用自学的方式,这样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放手让学生探索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半径、直径的特征和关系,并力求在数学思考上使学生得到更大的发展。
教学片段一: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从家中带来了两样东西,瞧!一个茶杯(圆形杯口),一个茶叶罐(方形罐口)。谁能帮我把它们打开?
一位学生上讲台打开,其他同学观察动作。第一个拧开,第二个拔开。
师:你也能像刚才一样把它(茶叶罐)拧开吗?
学生发现拧不动。
师:现在你心中有什么疑惑吗?
生1:为什么圆形的杯口好拧,方形杯口不好拧呢?
生2:圆里面是不是藏着什么特殊的秘密呢?
师:今天就让我们用数学的眼光一起来认识圆,尽情地探索圆的奥秘。
师:那接下去,需要老师教呢,还是自己学?
生(自信地说):自己学!
自学书本3分钟左右后,全班交流。
师:比较书上介绍的5种画圆方法,你能给它们分分类吗?
生1:第1种和第4种,都是借助现成的圆描出来的。
生2:我发现第2、第3、第5都是定了一个点,定了一段距离。
生3:我知道其实这个点就是圆的圆心,这段距离就是圆的半径。
师:你真会学习。同学们,自学书本时,咱们不能只是简单地把图看一下,还要像这样学会联系、比较,看到图背后的本质。
师:除了知道圆心和半径,你还知道圆的哪些知识?
……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以“为什么圆形杯口能拧开,而方形却不能拧开?”为本课的导入,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使他们带着一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向往与追求的意向,以最佳的状态进入学习角色。随后,引导学生自学教材,通过给五种画圆分类、找异同,让学生体悟出圆的两个核心要素:定点(圆心)和定长(半径)。自学方法的渗透和指导安排得恰到好处,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
二、动手实践,深究要点
学生通过自学和交流,对圆获得了初步的认识,从效率上讲,自学的方式是比较省时省力的。因此,画圆技能训练的时间有了保证。技能一定要通过反复的实践操作才能达到熟练的程度。课堂上,先后两次进行了操作。第一次是任意画,并通过问题反思——交流经验——教师示范,不断修正、完善已有的画圆经验,最终自我提炼出策略性的方法。第二次是要求全班画一个同样大的圆,体会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怎样验证半径、直径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本堂课的探究重点。学生之前已经比较好地建立了半径、直径及圆心等概念,这就为探究提供了认知基础。再者,在自学过程中,学生同样对这些问题有了一些思考,所以,教师在此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进行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合作分享,从而对圆获得更深刻、全面的认识。
教学片段二:
谈话:同学们,现在我们已经会用圆规画圆了,还认识了圆各部分的名称。那圆还有哪些秘密呢?接下去,大家分组再来研究一下。
合作要求
边动手边思考,可以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比一比……
在小组里交流各自的发现。
将你们的发现分工记录下来。
学生合作探究,教师巡视指导,对有困难的小组给予点拨、帮助。
展示研究成果,交流验证方法。
生1:我发现半径有无数条。因为我可以在圆里画无数条半径。
生2:我还可以向各个方向折,也能说明有无数条。
生3:我们组不用画,也不用折,圆上有无数个点,这无数个点和圆心连起来,不就是无数条半径吗?(学生自发地鼓起了掌)
生4:我们组有补充,这无数条半径都相等。我们也可以采取折或量的方法。
生5:其实这里也不用画或折,因为画圆时,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没有变,所以半径的长度当然相等。
师:真会动脑筋!在这里,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是一种验证的办法,而借助圆规画圆的方法进行推理,同样能得出结论。其实,这里我们也可以反过来想,如果这些线段不相等,我们画出来的图形会怎样?
生6:一定会凹凸不平。
……
本环节,学生经历了“探究与发现”的完整过程。虽然学生很容易通过观察和经验发现半径“长度相等”“有无数条”的特征,但是,猜想只是探究的开始,猜想之后的验证更能让学生领悟数学的本质。所以,这里教师没有让验证的方法点到为止,而是试图引导学生想到多种途径的验证方法,帮助学生积累推理经验,培养推理能力。
三、回顾反思,总结提炼
荷兰数学家费赖登塔尔曾说过:“反思是思维的核心和动力”。在此,关于圆的各个基本目标已经达成,教师如果能在这里适时“停一停”,引导学生回头看一看,静静地想一想,可以提升认知深度,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
教学片段三:
师:学到这儿,我们回头看看今天学的知识,问问自己:
圆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
用圆规画圆时要注意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