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邵龙
(吉林长春市第六中学)
高中历史教学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途径探讨
杨邵龙
(吉林长春市第六中学)
随着教学的改革,教学模式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主要是高中历史教学课程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途径做出探讨,并且就如何提高学生在历史学科中人文精神的探索积极性做出分析。
高中历史;人文精神;价值观;趣味性
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很重要,其打破了传统的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的自觉性与学习的兴趣。同时在继承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再改进,它比传统教学得到的成果更加明显。高中历史老师在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方面稍有欠缺,教师应重视课堂上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结合有效途径,积极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精神的层次直接影响了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弘扬,所以,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成为教育的重中之重。
人文精神是指民族精神,人们对价值观和民族精神的看法,所以人文精神主要包含了个人观念、自由观念、人本观念三个方面的内容。在以人为本的社会条件下,不同人散发的个人观点是不同的,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的观点,不能实行专制主义,把正确的人文主义精神和正确的价值观发扬光大。
1.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人文精神,可以结合传统文化更为有效地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中不断学习我国历史中的各种事件和文化,并不断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所以在高中思想逐渐成熟的时期,加强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培养,树立正确的人文精神,有利于学生严格要求自己,不断促进自我身心的发展,避免学生偏离成长轨道,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保障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积极健康地不断进取,发展自己。
2.高中学生青春期的正确引导
高中时期的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青春期,身体发育、精神发育同步进行,伴随时间的流逝,学生对于人生的思考也越来越深入,所以在高中阶段,学生对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度逐渐增加,并对各类事物形成自己的观点。在学生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世界观的时候需要教师给学生提供正确的引导,开展高中历史课程,积极培养学生正确的人文精神成为教师的根本任务。
1.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人文精神,首先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根据自由观念,学生在上课期间思考应该是独立自由的,每个学生都应该发散思维,不能由教师主观限制,造成学生思考学习的单一性。对于一些大胆独特的言论,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发言,大胆阐述自己的观点,学生相互交流、相互探讨,与老师积极呼应,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有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指对学生个体价值观和人格的形成,不同学生有不同的看法,所以积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鼓励学生阐述自由言论,提出个性观点,不去限制学生的观点,才能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培养。
2.突出人文精神的教学目的
教科书是固定不变的,但是人的思想是活的,教师在教学期间应该善用教科书的知识,促进学生思维的拓展,不能一味地参照书本知识造成知识单一化和封闭化,只有结合书本和灵活的教学方式,才能达到学生精神品质的有效培养。有些学生会认为书本教学非常枯燥,学不进去,导致学生死记硬背,达不到学习的效果,忽略了历史教学中情感的教育和人文的教育。所以,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人文精神,教师需要注重改善教学方法,重点加强学生对历史教学中情感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学习和研究能力。
3.增加课堂上人文精神的趣味性
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该创设一些知识情境,把历史中的故事搬到讲台上,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情景剧中学习到人文知识,领悟其中的精神主旨。通过创设情境,不仅能加强学生对历史文化的理解,还能更好地体现出不同时期的人文精神,促进学生对历史故事的理解,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该以学生为学习主体,重点培养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独立思考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交际能力等。在不断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重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积极参加人文精神活动,培养自身的文化责任意识,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铭记历史,形成优秀的人文主义精神,塑造高素质人才。
[1]朱辉.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
[2]解彩霞.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与人文精神的培养[D].鲁东大学,2015.
●编辑 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