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毅
(江苏省徐州市第三十五中学)
试论甲午战争对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周毅
(江苏省徐州市第三十五中学)
19世纪末甲午战争,对中日两国近代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对中国而言。战争的失利使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多方面发生了剧烈的变革。甚至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甲午战争改变了中国近代社会的走势。
甲午战争;中国;影响
本文试图从多个角度分析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让这段历史更加清晰地展现。战争爆发前的清王朝已经是岌岌可危,两次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的领土主权、领事裁判权、关税自主权等权利被破坏,一步步滑向半殖民化的深渊。长达十四年,席卷半个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更是耗尽了清王朝最后的气血。思想守旧、制度落后、官吏腐败、土地兼并和贫富分化现象十分普遍。新思想的传入并没有使中国人特别是统治阶层从天朝上国的睡梦中真正醒来。在太平天国战争中成长起来的地方团练武装以及清政府开展的洋务运动,一度让统治者看到了所谓的富国强兵的希望,但这一切在随后的甲午战争中都灰飞烟灭了。甲午中日战争最终以中国的战败而告终,对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从政治上看:战败后的清政府被迫割让了辽东半岛(后被赎回)、澎湖列岛、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国家的领土主权被进一步破坏。更深层次来看,中国失去了对曾经的附属国——朝鲜的控制权,使其落入到日本的势力范围中。日本由此获得了侵略远东大陆的一个重要的基地和跳板,为其进一步谋求在中国东北和远东地区的利益,甚至为下一次侵略战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次,作为战胜国的日本在中国获得了如此巨大的利益,这大大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欲望,随后英法德俄等国纷纷在华划定了自己的势力范围。这一时期出现的《时局图》充分体现了中国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当然也正是在这一时期,早期的革命力量纷纷走上前台。维新派发动的戊戌变法,促进了人民的觉醒,对封建制度的批判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1905年同盟会的成立,预示着资产阶级革命的高潮即将到来。这一切迫使统治集团推行“新政”以维护其摇摇欲坠的统治。
从经济上看:日本政府通过《马关条约》迫使清政府开辟了苏州、杭州、沙市、重庆四个新的通商口岸,标志着列强的侵略触角已经从早期的沿海地区逐步向中国内陆地区渗透,破坏了中国内陆地区传统的自然经济。通过在华获取建厂特权的便利,列强从对华商品输出的初级阶段向资本输出的高级阶段发展,其经济侵略的速度和效率大大提升。中国进一步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中国民族工业的生存空间被进一步挤压。大量的战争赔款使清政府不堪重负,一方面以增加税收的形式转移到人民头上,另一方面以关税和盐税等权益作为抵押向列强借款。借款条件之苛刻前所未有,使列强长期把控中国的多项国家权利。但也正是为了筹集赔款,清政府广开税源,放松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也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中国的民族工业迎来了初步发展。经济上强大起来的中国资产阶级开始谋求更多的政治诉求,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政治变革打下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
从军事上看:首先,失去了朝鲜和台湾,意味着失去了东部东北部抵御外来侵略的屏障,国土安全面临严重威胁。在随后的日俄战争中,清政府只能看着两个帝国主义国家在自己的国土上交战却只能保持所谓的中立。其次,甲午战争中湘军、淮军等团练武装的拙劣表现以及清政府花费重金打造的北洋水师全军覆灭,让清政府看到了原有军事体制和思想的落后,为了应对统治危机,开始在各地编练新军,逐步建立近现代化的军事体系。在新军中有两支军队的影响最大,一支是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编练的六镇新军,即后来的北洋新军,这支军队成为晚清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的军事力量,也是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胜利果实、建立北洋军阀统治的军事基础;另一支是湖北的新军,他们成为武昌起义的主力军,打响了推翻清王朝的第一枪。
从思想上看:甲午战争的失败给国人带来的思想上的震撼要远超此前的几次对外战争。战败彻底打破了中国“天朝上国”的迷梦。两次鸦片战争的战败如果还可以用“技不如人”来自我安慰的话,那么,到了甲午战争时拥有人数、武器等方面巨大优势的清王朝竟然败给了综合国力远不如自己的日本。国人的反思开始由技术层面上升到制度和思想的高度。在对比了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后,部分国人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中国的制度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甚至是我们的近邻日本。要求变革的声音越来越高,民主思想开始传播,各阶层纷纷掀起救亡图存的斗争,揭开了清末政治改革和政治运动的大幕。
当李鸿章签下《马关条约》的时候,他的心中可能更多的是割地赔款和丧权辱国的痛,也许他也无法预见战争会给清帝国甚至整个中华民族带来如此巨大的震动。甲午战争对于中国来说既是一次惨痛的失利,也是一个转折。国人的觉醒,国家意识的增强,使中华民族一步步走向革命、独立与复兴之路。
王美平.甲午战争前后日本对华观的变迁:以报刊舆论为中心[J].历史研究,2012.
●编辑 贺轶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