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幼健
(河北省威县第一中学)
浅谈如何构建高中历史高效课堂
孙幼健
(河北省威县第一中学)
在素质教育改革发展如火如荼的今天,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的历史教学需求。基于历史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历史教学不仅需要教师通过开展教学活动来传授基本的历史知识,更需要在教学活动开展中转变教学观念,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在知识获得的基础上,提高历史素养,构建科学的历史知识体系。这就需要历史教师积极构建高效的历史课堂,使学生从知识到认知层面都有所发展。
高中历史;高效课堂;备课环节;授课环节;反思环节
高效课堂在教学改革中已经成为耳熟能详的概念,在高效课堂构建中,我们首先需要弄清楚什么是高效课堂。从总体上来说,高效是相对于教学低效甚至是无效来说的。它主要是指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教师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精力来讲授更多的基础知识,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掌握这些知识,在此基础上学生的历史能力、历史素养都能够有所发展。具体表现在:在认知方面,学生由不知到知;在情感上,学生由不喜欢到喜欢;在教学目标上,实现课程改革的三维目标。由此可以看出,高效课堂的实现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新方法,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
尽管课程改革有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课标和教材仍旧是本书,万人一版。课标和教材是教师备课环节所依据的主要资源,而备课是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前提准备。因此,在历史教学开展中,教师需要将备课这一环节落到实处,从备课环节入手,科学安排整节课的开展。但是,从现阶段的历史备课环节可以看出,部分教师只是将本节课要讲的内容作为备课重点,忽视了历史的衔接性和系统性。教材编者在编著教材的时候,将历史整体内容作为重点,对内容进行系统安排。因此,教师在备课环节,首先要对教材进行深入的分析,将每一课、每一单元的知识联系起来,对教材知识进行宏观把握。例如,在进行辛亥革命意义这一内容讨论的时候,教师要避免就事论事地讲解,需要从当时的世界发展潮流和中国社会发展趋势角度进行论述,将事件放在大背景中进行论述,鼓励学生运用已建立的知识系统对此进行讨论,实现师生互动,将教学三维目标落到实处,以此为高效课堂的构建打下坚实的基础。
1.转变传统观念,激发学生历史兴趣
新课程改革标准中明确指出,在教学活动开展中,要实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这一目标,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理念。在现阶段的历史教学中,许多教师意识到学生在课堂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多地将学生的参与度考虑在教学设计中,通过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多维教学活动来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因此,历史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理念,将学生放到教学中心位置,通过设置符合学生历史水平和历史能力的活动,注重对学生进行引导,使之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明确教学目标,创设有效情境
布卢姆指出:“有效教学是通过有准备的教学达到一定目标。目标是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要建立以目标为导向、以反馈矫正为核心的目标控制体系。”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要将关注点放在目标设置上,将对课堂进度的掌握、活动的开展和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对知识掌握的反馈程度作为活动的重点。为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对教师所教授的知识进行主动的探究,常会以教学内容为基础,来创设多种教学情境。在讲罗斯福新政这一内容的时候,我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美国经济大萧条下人们的生活情景,学生对银行倒闭、工厂停工、工人失业等情景的观察,学生自主提出问题:美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出现了这种情况美国是如何解决的?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为本节课将要教授的内容打下基础,而且可以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分析、探究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备课、授课、反思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三个环节是缺一不可的。但是在现阶段的历史教学中,教师一般将知识讲解结束作为完成一堂课的标志,忽视了对本节课的反思,这就造成教师不清楚自己这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不知道学生对所传授的知识掌握了多少。因此,教师需要将反思阶段纳入课堂教学中,重视教学总结。在知识讲解完之后,我还会利用多媒体来播放相关录像,让学生在录像中寻找与本节课有关的内容,并对此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通过这种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更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程度,以此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
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贯穿于备课、授课和反思这三个阶段,教师需要从这三个阶段入手,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用适合本班学生学习情况的方式来展开教学,以此提高教学效率。
陈江南.浅谈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A].2016年5月全国教育科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6.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