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波
(福建省晋江市第一中学)
高中历史学科哲学视角下教学主题的重构
——对《北美大陆新体制》一课的回顾与反思
陈波
(福建省晋江市第一中学)
教学主题的确立应在学科哲学的指导下,源于教材和课程标准,又高于教材和课程标准,体现教师个人的独立思考和教学智慧,具有引领性和思想性。
学科哲学;课程标准;教学主题
教学主题是教师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在课时教学设计中,选择某一维度作为中心,提炼和确立教学的核心概念或内容。历史学科哲学强调从哲学的高度审视历史教学,教师不仅要学生掌握表层知识,还要透过这些表层知识,将学科深藏的精气神挖掘出来,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促进学生的心智发展。
2015年10月,福建省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福建师大教师教育学院举办高中历史“能力导向的课堂有效教学”教学竞赛活动,共同体成员六所学校各派一名选手参加,教研组推荐我参赛,接到任务,蛮有压力的,上出新意,上得精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主办方将课题确定为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北美大陆新体制》,这是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的内容,该单元以英、美、法、德四国代议制的确立,再现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基于教材内容,我依据课标内容设计了教学主题:精心选取材料,重点讲解美国1787年宪法制定的背景、过程、内容和意义,本以为这个教学主题符合单元专题主旨,又与教材内容逻辑贯通。
第一次试讲,同组老师全部到位,我信心满满,倾着耳朵,想听听那一个接着一个的赞美声。
“导入新课,情境创设,师生互动,顺畅自如。”
“作为传统课,好像没什么可以挑剔的,但隐隐约约觉得少了点什么。”
“立意不够高,材料还得删减。”
“再梳理一番,后天再听一次试讲。”
是啊!我也觉得少了点什么,回到家里,我再次翻阅课标,一个个字念了起来: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突然发现,课标是全国性大众化的教学要求,顾及了全国不同地区中学的教育发展水平,有着一般性、基础性的特点。《北美大陆新体制》究竟要传达给学生怎样的历史内涵?随着思考的深入,我发现在课标要求的基础上,应加入自己个性化的解读与感悟,对课标内容进行重构,将课堂教学上升到历史学科哲学的高度。这时,我想到了曾经读过资中筠的一本书《美国十讲》。
作者在自序中说:“美国虽然立国只有二百多年,但经历十分丰富,在纷纭繁复的现象中找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绝非易事。许多重点阐述的内容大多有针对性,是针对在国人中流行的成见,包括自己过去曾有过的一知半解的看法,同时也澄清一些以讹传论的事实。”
第一讲《美利坚合众国的由来》,作者把世界上的国家分成两类:一类是“打出来的国家”(即从枪杆子里诞生的国家,如苏联、中国、越南等);另一类是“谈出来的国家”(如美国),是开会讨论出来的国家。
这些观点给了我很大的启发,由此,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主题:
1.理解北美政治精英的因时制宜的制度创新,立法过程中的理性妥协,谋求利益的最大公约数。
2.透过1787年宪法,理解美国的宪法精神,培育具有现代公民意识与素养的国民。
第二次试讲,话题自然而然地汇聚到教学主题上来。
“历史课就应当要有教学主题。”
“国家颁定的课程标准侧重于学科基础知识,属于下位价值观,陈老师提炼的教学主题侧重于历史学科的思想和情趣,属于上位价值观。”
“课程标准与教学主题相互补充,共同组成教学目标的完整内容。”
“确定了教学主题,课堂教学就有了方向和主旨,材料的选取、问题的设置就有了聚集点。”
找到了这节课的“主题”,历史的逻辑清晰可见。我从《美国十讲》找到这样的细节:美国1787年宪法谈判的过程充满艰辛,在宪法制过程116天中,先是有人迟到,中途有人退场,后又有人早退,正式代表:74人,实际到会:55人,中途退场:13人,坚持到底:42人,在宪法上签字:39人。会议过程中充满了唇枪舌剑,会议每天都在争吵中度过,整个文本一条一条地讨论,最后达成了共识。设置了一个问题,制宪过程如此艰难,为什么能形成大家都能接受的最大公约数?请问这最大公约数是指什么?
利益博弈是现实政治的常态,妥协是现代政治的最高艺术,妥协还意味着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关切全社会的共同福祉。让学生认识到:一个不善于妥协的民族,就不可能走向真正的民主,一个不善于妥协的人,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朋友和团队。
“谈出来的国家”的立国基础是宪法,宪法保护着每家每户每个人的自由和权利,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威,这样的国家必然是长治久安的法治国家。这节课,不正是要让学生领悟宪法精神,提升公民意识吗?
为了使学生形成辩证思维,我列举了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的内容:“美国的联邦宪法,好像能工巧匠创造的一件只能使发明人成名发财,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引导学生得出:看一个社会制度是否先进,主要看它是否适合本国国情,能否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今天,站在历史的高度,我们既要坚定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又要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评课中,福建师大王坚德教授对上位价值观(教学主题)很感兴趣:“你们看陈老师这节课,与前几节课有什么不同,立意高度决定教学深度,这样的课把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具有人文关怀,公开课就要上成这样,常态课也要如此。”
这节课已经结束了,但我的思考远远没有结束,究竟什么是一堂历史课的“教学主题”?如何对课标进行重构?如何捕捉和发掘历史的“主题”?此次磨课,我只是尝试着要从纷繁复杂的头绪中抽取线索串联知识,设置问题,组织教学。在今后的日常教学中,对课程标准的重构,对教学主题的提炼,应成为教研的焦点,而读书和思考,是透析历史的教学主题的前提条件。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