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兰
(青海师范大学附属第二中学)
小组合作模式下的物理学习习惯培养
李永兰
(青海师范大学附属第二中学)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模式是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其核心目标是让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善于研究、乐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处理物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沟通、合作的能力。古人语: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小组合作模式下的高中物理学习,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获得好习惯的培养。
小组合作;学习习惯;导学案;思维导图
学习习惯是学生在长期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自主完成的行为倾向。叶圣陶提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文从以下四点对高中物理学习习惯的培养进行初步研究。
叶圣陶曾经说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自己能读书,不待老师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仅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良好习惯,而且在使用导学案学习的过程中,为“合作探究”及其他教学环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小组合作实践教学中,笔者认为从以下方面努力效果不错:
1.在学习过程中,利用好课本
导学案的使用,让学生可以根据学习目标阅读,借助导学案上阶梯式的设疑,逐步进入学习的主题,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主活动和小组合作完成知识的学习。
2.指导学生学会读书,掌握读书的方法
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读与物理有关的文章,并学会将课内的读书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中,提高学生物理素养也是通过大量课外阅读实现的。
思维导图是英国学者东尼博赞在研究大脑的力量和潜能挖掘过程中发现的用图画、代号和连线来表达人思维过程的一种思维工具。思维导图在西方一些国家已运用于教学,在我国近几年也将它运用于教学中。物理学科中具有基本概念和基本公式比较多,而且每个基本公式之间相互联系,灵活巧妙应用思维导图的方法则贴切解决了物理学科知识的难点。
在构图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给予绘图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以及知识点的衔接。教师不能帮助学生给出现成的各部分知识结构,因此教师应该根据授课内容进度及时引导、组织学生对前面所学知识、规律、方法进行归纳整理,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加工构建出一个个具有自己思维特点的思维导图。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非常喜欢这种方法,而且部分学生结合自身特长,所描绘出来的思维导图非常具有观赏性。
物理实验教学中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更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在28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中,与他人合作而获奖的有三分之二的科学家。这些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无不说明了合作在团队中的重要意义。
如何在物理实验中体现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学习意识呢?这需要合作活动过程中成员们互相学习、谦虚团结,充分发挥团队的智慧,只有这样才能使小组成员共同参与的意识和表现的欲望被调动起来。如在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阻实验中,由于该实验所用的仪器较多,且操作复杂(涉及电流表的内接和外接、滑动变阻器的限流式或分压式接法),首先进行组内的细致安排,有序进行,不但省时,而且能在活动中培养每一位成员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因此,物理实验小组合作让学生树立自信,勇于突破;在团队协作的过程中,以讨论、研究、实验、论证的步骤不断磨炼,最终获得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伯莱克说:“反思是立足于自我之外得到批判的考察自己的行动及情境的能力。使用这种能力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努力思考。”“反思”就是对自己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学习结论再认识的过程,是高效学习的方式之一。
如何引导学生对物理知识和解决方法进行总结和反思呢?让学生通过自己绘制的思维导图,使知识更具有系统化,知识点的系统梳理过程也在反思,反思在学习一个阶段的知识中是否达到认知要求。因此可以建议学生从三方面做起:(1)先从整体知识框架进行梳理;(2)再从知识脉络进行梳理;(3)最后从知识点之间联系关系进行梳理;在每个步骤的梳理过程中同时进行反思,以思维导图的知识框架整理并反思,不仅使学生理清每个知识点的关系,也降低了物理知识的难度,增强学习的信心,还可以使学生养成反思的好习惯。
物理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学生物理学习能力和科学素养的培养,利用小组合作的模式让学生获得好习惯的培养才是教师的首要教学任务,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要靠教师的示范、引导,更重要的是需要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参与和坚持。
[1]林春燕.浅谈如何提高物理阅读教学效率[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4.
[2]冯奕.小组合作学习在物理教学中的实践[D].广西师范大学,2012.
●编辑 孙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