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晓琴
(江苏省江都中学)
基于高考内容来探究高中语文古诗词的教学方式
徐晓琴
(江苏省江都中学)
古诗词是我国众多文化中的一种独特存在形式,它具有充沛的情感思想、丰富的艺术想象和凝练的语言艺术。古诗词教学也是我国语文教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以高中语文古诗词的教学最为重要。近年来,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部分在高考试题中所占有的比重也越来越大。针对当前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策略。
高考内容;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
高中语文古诗词的教学旨在引导学生学会并读懂古诗词,培养学生鉴赏诗词的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并让学生了解并传播中国古诗词文化等。正是从这一目的出发,近年来,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部分在高考试题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题目的难度也有所增加。具体来说,在2002年以前的高考试题中,诗词鉴赏部分只有一些客观选择题,到了2002年以后,高考试题中的诗词鉴赏部分加入了主观概括题。我们可以看出高考对古诗词鉴赏部分的改革不仅仅局限于题型和题量上,而是更重视对考生分析鉴赏能力和审美感悟能力的考查,这才是高考古诗词考核的真正内涵。高考古诗词鉴赏题的本质,给我们当前高中古诗词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现状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本文立足于当前的高考背景,对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的教学进行了新的探究,以期应用更全面、更科学的理论来指导高中语文教师的古诗词教学实践和学生的学习实践。
在古诗词的课堂教学中,古诗词的形式学习和古诗词的意义探究两者缺一不可。因此,笔者将从古诗词的朗读教学和古诗词内容逻辑的分析鉴赏教学两方面,分别来阐述传统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传统的朗读方式主要注重读音的准确性、普通话的标准性和语言的流畅性,而弱化了对古诗词意境和情感共鸣的表达。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朗诵者对古诗词情感情境的理解不够准确,对古诗词的审美认知出现了一定的偏离,造成了对古诗词美感的忽视,使听者感受不到情景的代入感。除去一些朗诵类比赛,在日常教学中,朗诵仅仅是把文字变成了声音,旨在保证字词的读音准确无误,语序不错,不增减文字,有基本的节奏感,却没有读出古诗词的言外之意,无法引人遐思、引入某种深意。
另一方面,教师经常习惯性地忽略古诗词中逻辑性的内容。具体来说,古诗词的一词一句之间可能存在一种内在的逻辑联系,而教师却没有严谨地考查字里行间所包含的逻辑关系,且对作者情感的理性分析也不全面。
举例来说,在杜甫的《石壕吏》一诗中,诗人以“我”在石壕村中某个夜晚的所见所闻为线索,描绘出一幕官差征夫的悲惨画面。诗中尤其通过一个老妇对恶吏的痛诉,来将战争给普通百姓带来的不幸事实描绘到极致,可惜最后的结果还是以悲剧告终。诗的前四句情景还原,老翁越墙而过,老妇只能独自面对官吏。接下来官吏一呼,老妇一啼,吏怒,妇苦,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并突出了阶级矛盾的尖锐。在官吏询问家中有无壮丁之时,官吏的咄咄逼人迫使老妇只能以衰老之躯挺身而出,做出无言的回复,由此可以看出诗中存在事件的内在逻辑关系。因此,只有对诗词进行适当的想象,才能对古诗词的内在含义进行更完美的解读。
此外,学生如果只是疲于记忆古诗词的含义,会造成对题目理解的偏颇甚至偏激,造成答题不够规范、乱用词语语句,或者答题不够全面的现象。
笔者基于当前高考内容,针对上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1.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教师需要多方查阅资料来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素养的提高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更系统地解读诗词中的形象,结合纵向和横向交叉深入地给学生进行总结,加强学生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领会效率,让学生不仅学会识记,更要学会辨别鉴赏。另外,要加强古诗词内容与诗词作者所处的社会意识形态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了解当时的社会文化环境,设身处地地去理解诗词的语境。古诗词表达的是一种思想上层建筑,因此,要结合当时的文化内涵、作者的社会地位,来深入理解诗词在当时的社会意义、作用与影响。这些都要通过老师的梳理,以更易懂的方式传达给学生,最终使学生能够深入地理解所学的古诗词内容。
2.提高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
由于古诗词晦涩难懂,学生大部分不愿意去做课外阅读,在课上也缺乏一定的兴趣。这就使高中语文教师需要全方位地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古诗词的阅读与白话文的阅读结合起来教学,让学生由浅入深地进行阅读层面深入的学习。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需要寓教于乐。因此,对古诗词场景的构建就显得十分重要,教师要引导学生联想出一幅由古诗词构成的美丽画面,让学生沉醉其中,体会诗词作者的所感所受,使古诗词的内涵学习凌驾于文字的表面学习之上。再者,教师还可以增强师生间的互动环节,在教学中加入诸如场景演绎、举例类比分析、现场提问、学生思考、老师纠错等多种方法,来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不再感到枯燥乏味,让他们能够愿意学习诗词,并积极主动地接受古诗词中的文化和知识。
[1]朱春芳.立足高考的古诗词教学实践研究[D].苏州大学,2014.
[2]刘聪.高中古诗词教学问题与对策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6.
[3]吴丽丽.高考背景下的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探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编辑 王团兰
徐晓琴(1982—),女,就职于江苏省江都中学,研究方向:高中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