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词新义话“孤儿”

2016-03-02 20:01杜道流
学语文 2016年4期
关键词:新义义项孤儿

□杜道流

旧词新义话“孤儿”

□杜道流

目前,“孤儿”一词被超市零售行业赋予了新的含义,用来指陈那些“被顾客从货架上取下,又随手丢掉,没有放回原处的商品”,使“孤儿”一词获得了一个新的“隐喻义项”,并且具备了一定的能产性,出现了一些诸如“孤儿作品”、“孤儿病”、“孤儿药”等词语,值得研究者关注。

“孤儿”;旧词新义;隐喻

一次购物,在某大型超市的醒目位置看到一个大塑料筐,上写“孤儿筐”三个大字,筐边还贴着一行提示语:“孤儿请入筐”,觉得奇怪。因当时筐内空无一物,也没弄明白此筐具体何用。只觉得可能是某商家制造的广告噱头。

几日后,逛另一家超市,见到几位顾客围着公告栏议论:“怎么有这么多孤儿呀?”“真有意思,福利院把告示都贴到这儿了。”凑近一看,只见告示栏的左上角贴着一张A4纸,上面没头没脑地打着一行四号字:“本周收孤儿名单”,名单后列了十四个人的名字,末尾还有一行五号小字:“如当天孤儿没有收净,必须全部买走。”

因感到费解,我就问一站在不远处的导购员:

“这个告示是什么意思?”

“噢,那是我们超市这一周收孤儿的值班表。”

“收孤儿?”

“对呀,就是把顾客从货架上取下,又随手丢掉,没有放回原处的商品收集起来。这是我们超市的行话。”她解释。

“噢,原来如此。”我恍然大悟,在上一家超市所见到的那只“孤儿筐”的作用也就不言自明了。

很显然,在超市零售业的这个“行话”里,赋予了“孤儿”这个词与传统理解不一样的含义。

“孤儿”一词,在汉语中历史悠久,且古今意义基本一致。《史记·赵世家》就有用例:“诸将以为赵氏孤儿良已死,皆喜。”《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对“孤儿”的解释是:“①死了父亲的儿童:~寡母。②失去父母的儿童:~院。”现在,人们对“孤儿”的理解通常是指义项②“失去父母的儿童”,这是该词的基本义。该基本义常给人以“无依无靠,缺少关爱,得不到重视”这样的意义联想。这种联想是“孤儿”一词产生新的含义的隐喻基础。超市中被顾客从货架上取下、又被随手放在别处的货物,其特征自然是因“失群”而“无依无靠”,得不到关注和重视,因隐喻特征相符而被称为“孤儿”,这样,至少是在超市零售业这个领域,“孤儿”一词获得了一个新的“隐喻义项”。

不仅如此,“孤儿”的这种隐喻义,已向别的领域扩展,具备了一定的能产性。我们来看下面两段来自互联网的材料:

(1)孤儿作品及其造成的争议,常对国际知识产权关注者造成困扰;其争论主要是,“复制或发布孤儿作品”是否合理?

(2)那些罕见的、不受人关注的疾病,常会被我们形象地称为孤儿病,而治疗罕见疾病和疾病状态的药物,则称为孤儿药。

例(1)谈的是“孤儿作品”,例(2)是在解释“孤儿病”和“孤儿药”这两个概念。目前,在文艺界,“孤儿作品”的处理和利用问题是人们探讨的热点话题之一;在医药界,人们开始讨论“孤儿病”,呼吁对“孤儿药”的研发和生产给以政策和资金上的优惠和保障。在这里,用“孤儿作品”指实际上已经不会再出版,不太可能找到原版权持有人的作品,用“孤儿病”是指那些罕见的、不受从业者或研究者关注的疾病,用“孤儿药”则是指一些专门用于治疗或控制罕见疾病的特效药物(这种药由于用量少、生产和研发成本高而不受重视)。不言而喻,这几个词语中的“孤儿”用的都不是该词的基本义,而都具有“无人重视”的含义,这都是“孤儿”一词新产生的隐喻义的具体体现。

[1]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商务印书馆2012年。

(作者单位:淮北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

[责编崔达送]

猜你喜欢
新义义项孤儿
旧裙新义
从异解看成语新义的形成
“奇葩”一词的发展变化及原因
两用成语中的冷义项
孤儿
Enhanced Precision
孤儿也感到好幸福
孤儿在这里健康成长
旧词衍生新义种种
儿童村·孤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