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节
(重庆市江津区仙鱼小学校)
数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培养
王节
(重庆市江津区仙鱼小学校)
数感是一种数学素养,是学生综合素质水平得以提高的关键,也是学生健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素质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教师要改变以往仅是进行知识灌输的模式,要借助多种教学活动来逐步培养学生的数感,进而在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的同时,帮助高效数学课堂顺利地实现。
小学数学;数感;生活;操作;实物
以往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一直采取的是灌输式教学模式,再加上被动的学习状态,让学生看不到学习数学带来的乐趣。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认真贯彻落实新课改的基本理念,要有意识地借助多种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数感,进而使学生的素质水平也得到相应提高。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进行论述。
生活情境的创设是指将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引入课堂活动之中,鼓励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找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同时也能让学生在体会知识的应用过程中形成一定的数感,进而在端正学生的数学学习态度中找到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但是,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一直重视的是知识的简单灌输,很少将生活情境与实际的教学内容结合在一起,导致学生的应用意识较差,这严重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也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所以,在素质教育下,教师要有意识地将熟悉的生活与课堂结合在一起,以帮助学生轻松地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同时也能促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形成一定的数感。
例如,在教学“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时,我选择了生活情境教学法。首先,引导学生对下面的几个情境进行了思考:
生活情境一:某学校为奖励运动会上表现出色的学生,买了3双价格为89元的运动鞋,请问:学校买运动鞋花了多少钱?
生活情境二:某施工队,在进行道路维修时,每天能够修485米,需要4天完成,请问:这段道路有多长?
……
熟悉的情境展示不仅能够减少学生的盲目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而且,生活情境的展示也能加强学生的理解,对学生良好的发展也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在素质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性,鼓励学生在生活问题的思考和交流中提高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这样有助于学生语感的形成,对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动手操作活动的组织是新课改下所倡导的,也是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数感的重要方式之一,而且有效的动手操作活动的开展也能让学生在知识的体验中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而在加深学生印象、提高学生理解能力的同时,数感也随之形成。
例如,在教学“旋转与平移现象”时,我改变了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模式,选择了自主动手操作活动,引导学生按照教材中相关的图片自己动手进行旋转、平移。比如,将小房子的图形向右平移6个方格;将小树的图形向下平移3个方格等,组织学生自主动手进行绘制,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这样的动手操作活动对学生数感的培养以及数学课程价值的实现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对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全面提升也具有一定的意义。
借助实物进行教学不仅是直观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手段,对培养学生数感以及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也有重要作用。但是,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因为课堂时间紧张或者是携带实物麻烦等原因而不愿意将此种方法应用到课堂活动中,宁愿按照教材进行死板教授或者是借助学生想象去教学。可这种方式并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的提高。所以,在素质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我们要有意识地将实物带入课堂或者是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现生活中的数学,进而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能让学生在实物的观察中形成数感,提高能力。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知识点时,为了确保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也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在授课之前,我引导学生在家里自主带来一个长方体的任意物品,然后,在授课的时候,组织学生观察物体的特点,并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棱、面之间的关系,之后,我又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生活中其他长方体的物品,比如:长方体的桌面、长方体的书籍、长方体的笔记本等。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仅能够加强学生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也能让学生在实物的贯彻中形成数感,进而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当然,除了上述几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数感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问题的有效思考、儿歌的介入、对比活动的开展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数感。总之,在素质教育思想下,教师要认识到数感培养的重要性,要借助多种活动来为学生数感的形成以及高效数学课堂的顺利实现做出贡献。
张娟.有效利用教材来培养学生良好数感[J].读写算:教师版,2015(29).
·编辑薛直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