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玫英
让语文课文成为“思”的平台
——以《观刈麦》为例
○汤玫英
摘 要:本文以《观刈麦》为例,分析了在教学中如何通过层层设疑,引发学生思考,从而让语文课文成为学生“思”的平台。
关键词:语文课文 思考 平台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要求教育教学要“注重学思结合”。对中学生而言,由于升学的压力,“学”得很苦、很累,但常常缺少“思”,造成了“学”与“思”的脱节,影响了综合素质的提高。就语文教学来说,有的学生能够把课文背诵得滚瓜烂熟,甚至默写课文连一个标点都不错,但往往是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思维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等并没有得到多少提高。作为语文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课文引导学生去思考,这样,学生收获的不仅是语文知识,更是不断提升的语文能力。下面以《观刈麦》为例,谈谈如何引导学生去“思”。
在讲授《观刈麦》时,除了疏通文句、分析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之外,还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通过提供材料、设置问题,激发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使课文学习联接广泛,挖掘深入,充满张力,取得实效。
诗的开头四句“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交待了全诗的背景——五月麦收的农忙季节。其中“南风”可以层层设置疑问,引起学生思考:
1.中国古诗中,除了“南风”外,有没有其他风向的风?
答案:有。“东风”“西风”“北风”均曾经出现在古诗当中。
2.由风向能否看出相应的季节?
古诗中不同季节的风方向不同。春天刮的是“东风”,如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有“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的诗句,写的是元宵节晚上的花灯就像春风吹开的千树万树的花,更像是春风把天上的星星吹落人间。秋天的风是“西风”,如黄巢《题菊花》中的“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冬天的风是“北风”,如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3.不同方向的风各有什么特点?古诗中是如何运用的?
由于风向与季节对应,古诗在描写环境时不同方向的风便有不同的特点。“东风”具有春天的温暖和煦。如朱熹《春日》写道:“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仿佛是一夜东风,吹开了万紫千红的鲜花,百花争艳、春回大地的景象让诗人认识了“东风”的巨大作用。“南风”具有夏天的火热奔放,从“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可以看到其特有的功能。“西风”具有秋天的凄凉寂寞,而且常常与“菊花”相伴出现。如李清照的《醉花阴》中的名句“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帘卷西风”即“西风卷帘”,暗含凄冷之意。词人匆匆离开东篱,回到闺房,瑟瑟西风把帘子掀起,自己感到一阵寒意,联想到把酒相对的菊花,顿感人生不如菊花之意。这三句创造出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怀人的境界。而“北风”则具有冬天的寒冷凛冽。郑思肖的《寒菊》中“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两句,写菊花到了冬天,宁愿枯死枝头,决不被寒冷的北风吹落,表现了作者不屈不移、忠于故国的民族气节。
通过提出问题,积极引导,为学生提供诗歌材料等方式,展开以“南风”为中心的多层联想,从一个新的视角去认识和理解古诗,可以起到举一反三、活跃思维的作用,使学生思维由单一而发散,由狭隘而开阔,由封闭而开放。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这四句既呈现出了“丁壮”即青壮年农民在南冈割麦的辛苦劳碌场景,更写出了特定情景下农民的异常心理。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这种异常心理的外在表现和形成原因,有利于更好地理解作品。
按照常理,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但在诗中却出现了有悖常理的迎“害”而上的异常想法。请学生们设身处地想一下:农民低头割麦子时,脚下暑气熏蒸,背上烈日灼烤,他热不热?当然热,而且热得难受。他愿意不愿意长时间在这样酷热的环境中劳动?当然不愿意。在受着烈日火一般烘烤并且累得筋疲“力尽”的时刻,恐怕谁都愿意太阳早点落山,以便得到及时的休息和必要的喘息。可是,他却“但惜夏日长”,舍不得浪费一点白天的时间,恨不得白天再长一点,这是为什么?因为如果不抓紧较长的白天时间去收割麦子,万一天气变化,来一场狂风暴雨,即将到手的收成就会受到严重影响,或者是这块田地收割不完,耽误了别的活计,一家人的日子可怎么过呀?因此,尽管天气如此之热,尽管白天又如此之长,尽管已经“力尽”,但农民却似乎完全忘记了炎热,忘记了疲劳,只想趁夏天天长多干点活。从这种异常心理可以看出当时农民面临的巨大生活压力。
在这里,还可以请学生们联想白居易的另一首诗《卖炭翁》。其中哪两句诗表现了卖炭翁与割麦农民类似的异常心理?“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卖炭翁身上衣服单薄却又期盼天赶快变得寒冷。为了能够卖出炭去,换取“身上衣裳口中食”,卖炭翁情愿自己受冻,也愿意天冷下雪。这同样是为衣食所迫而产生的异常心理。
对课文中蕴藏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不能一带而过,浅尝辄止,而要引导学生敏锐发现,深入挖掘,仔细探究。这样,学生的思维就会由浅表化变得更有深度。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这是一个更加令人伤心的场景:一个贫妇人怀抱着孩子,手里提着破篮子,在割麦者旁边拾麦子。为什么要来拾麦子呢?因为她家的田地已经“输税尽”——为缴纳官税而卖光了,如今无田可种,无麦可收,只好靠拾麦充饥。可以请学生思考:这里的拾麦场景与前面的割麦场景有什么关系?
割麦场景和拾麦场景既有区别,又有关联。二者的区别有三:一是主体不同。前者是割麦的青壮年农民,后者是拾麦的贫苦妇人;二是给人的感受不同。前者因为辛苦而令人心酸,后者因为贫苦而让人悲伤;三是揭示的思想意义不同。前者揭示了农民的辛苦,后者揭示了赋税的繁重。这两个场景不是彼此孤立的,二者的关联很值得思索。繁重的赋税既然已经使那个曾经有田的贫妇人失掉田地,陷于极度贫困,那就也会使这一家正在割麦子的农民失掉田地,陷于极度贫困。也就是说,今天的拾麦者,正是昨天的割麦者;今天的割麦者,也会成为明天的拾麦者。因此,拾麦场景是割麦场景的延伸和补充。有了这一延伸和补充,就把封建社会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横征暴敛导致农民辛劳困苦——充分展示出来了,作品所蕴含的同情农民疾苦、反对横征暴敛的主题思想,也清清楚楚地显示出来了。
这一问题的解决,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对于课文中的情景,不能孤立地看,而要联系地看,不能静止地看,而要发展地看,这样,视野才能开阔,思维才能辩证,认识才能全面。
在诗作的结尾,诗人联想到自己,感到自己没有什么“功德”,又“不事农桑”,可是却领取“三百石”俸禄,到年终还“有余粮”,真是问心有愧。“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这两句诗,自然流露出诗人同农民对比后的惭愧和内疚之情。
我们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在封建社会的官民关系中,白居易与一般的官吏有什么不同?一般官吏都是高高在上,视农民为草民,因为当时的主流思想是儒家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官吏自在享受,农民吃苦受累,是天经地义的。白居易却不是这样,他不是把自己看作是高踞人民头上的“上等人”,认为自己的一切享受理所当然,而是把自己看作普通人,认为自己“不事农桑”而生活舒适是于心有愧的。
白居易这种拿自己同农民对比而感到愧疚的思想,对于当时,对于后世,对于当官者,对于一切比劳动人民生活优越的人,都是有教益的。教师可以因势利导,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价值观得到矫正。首先,让学生拿这种思想联系实际生活,看看有什么感受。比如,看到烈日下在田间劳作的农民,看到寒风中打扫卫生的环卫工人,会不会感到自己生活的优越,会不会为自己虚度年华感到羞愧,会不会觉得自己应该努力学习,提高本领,将来多做有益于人民群众的事。其次,让学生畅想,若干年后自己若是当上领导干部,该怎样做?鼓励他们要做得比白居易更好,要多为人民群众考虑,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语文具有潜移默化、春风化雨的特殊功效,只要引导得当,以情感人,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升华情感,提高认识,完善人格。
思考是思想的萌芽,是思想的发端。在当今这个学生大脑被网络“绑架”的新媒体时代,语文教师有责任把课文作为平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带动他们去思考、去探索,让他们掌握判断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拥有当代人才必备的思辨能力。
(汤玫英 河南郑州 郑州师范学院文学院 45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