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江虹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在《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实践
○彭江虹
摘 要:以“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来组织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可以弥补目前“行为主义”教学模式存在的某些不足与缺陷,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全面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教学目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可从创建开放、互动式课堂,构建人文素质综合平台,加强考试改革等方面着手。需遵循人文立场、回归作品、当下意识等原则。
关键词:建构主义 人文素养 当下意识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已经存在半个多世纪,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二级学科课程,是高等院校中文专业的必修课。它曾经辉煌,也同样遭受挫折,在20世纪80年代繁荣为显学,90年代以来学科地位有所弱化,社会影响力骤减,专业教学课时也被压缩,学生的课程学习兴趣也较为低迷。李怡、陈国恩、吴晓东等现当代文学学者在相关文章中对此表示出深深的担忧。面对课程教学的种种困境,如何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学习热情与创造力,已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行为主义教学模式有其理论基础,即经验论和联想论。在这种理论框架中,学习者学到什么,是受环境控制的,而不是个体决定的,学习者所有行为都是习得的。[1]所以,教师的职责就是创设一种体现教学内容的环境,并尽最大可能在最大程度上强化学生的某种行为。
“行为主义”教学模式在中国现当代文学课堂上的应用有其明显的正面作用,即信息量大且层次清晰,重难点突出,课堂组织有序。但其弊端也较为鲜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教学模式把学习活动归结为“刺激—反应”的联结,忽视学习者的内部心理过程,过度夸大了外部刺激的作用而忽视学习者自身的主动性,无法激励学生的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
比如分析作家作品时,不少教师沿袭传统的“四段式”:作家生平和思想简介、作品思想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分析、艺术特色分析。课堂上具体表现为由老师到学生、以接受为主、以知识传递为主的单向模式。这种模式反映的是僵化的、由上而下的师生关系、授受关系。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弱化,学生成为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知识的灌输对象,师“讲”生“听”,学生最重要的任务是把教师的讲授内容记成笔记,以应付考试。这种模式中教学效果自然大打折扣,而且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相应思维能力、创新精神。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核心观点是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发现和建构。学习并不是学习个体获得越来越多外部信息的过程,而是力图建构新的认知图式的过程。学习并非是通过教师传授而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和语境中即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中,借助师生之间以及学习伙伴之间的协作、讨论、交流、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2]
这意味着教学中师生角色与关系、学习的方法与途径、学习的目的与意义均发生了重大改变。第一,教学过程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上的主动建构者。学生不再单纯依赖教师的知识传授,而是在教师创设的学习环境中自主地学习,利用学校图书馆的图书、报刊、数据库以及互联网、专业网站等途径,大量搜寻和阅读作家作品、文学现象等相关材料,从而形成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知识概括和具体理解。学生在学习中可以利用已有的文学知识和经验去同化当前学到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第二,教师除了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之外,还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而不是教学环境。例如,课前把有关作家、作品、流派等材料、问题提供给学生,同时指定一些补充参考教材和史料选,让学生选读,在学习中互相参照,对比领悟。在课堂上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并探究多种解答方法。教师通过引导、调节、评价等协作手段,来检查和促进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果。师生关系呈现出一种平等、协作的状态。第三,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成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搜寻到多种多媒体材料,并结合其他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教师可以用教学媒体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如展示与课程相关的文字材料,选放电影、录相、录音等资料,展示文学社团、作家、作品等历史图片,搜寻与课程相关的网站与网页,从而使传统单调的课堂丰富起来。学生本人也可自主补充学习内容,使学习主体性得以调动和发挥。第四,教材扩大化趋向。即传统意义上的教材被打破,不再是学生的唯一学习内容,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图书馆、互联网等其它途径获取大量知识,不再把书本上的观点、结论作为唯一正确的知识。教师应开设非常细致的课外阅读书目,包括文学作品、作家传记和有关评论著作,为章节开列重点阅读篇目、学习提要和练习题,从而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奠定行之有效的基础,引导学生完成对知识意义的建构。
首先师生共建开放、互动式课堂。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课堂教学应本着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理念,让学生共同参与到课堂学习与设计中,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在每一个阶段文学史的学习过程中,教师提前布置这一阶段的阅读任务和思考题,安排一次学生PPT汇报;学生必须认真阅读作品,查阅相关资料,制作PPT,分小组依次进行汇报,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重点分析和点评。最后学生根据自己的汇报和教师的点拨,撰写相关小论文作为作业,而取代名词解释、论述题等惯常的作业方式。如在当代文学第一阶段“十七年文学”农村题材小说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先给学生布置阅读任务,让学生阅读《锻炼锻炼》《红旗谱》《山乡巨变》等作品,重点推荐学生阅读《铁木前传》,并提出两个思考题:一是《铁木前传》的复调结构,二是分析《铁木前传》中的“小满儿”的独特性。教师专门利用一堂课的时间,听听学生对于《铁木前传》的阅读感受、理解以及评价,并进行适当评价与总结。
突破单一的“讲授法”,践行多样化的教学法。在具体多样的教学方法中,教师应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围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设计问题。如问题式,鼓励学生发表见解;讨论式,锻炼学生自主思维;PPT展示法,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为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教师应尽可能地让学习者到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和体验,而不是仅仅聆听教师关于这种知识经验的介绍和讲解。如对《活着》的学习,教师提供给学生两种《活着》文本:一个是小说《活着》,一个是电影《活着》。这些让学生在课外预习和观看,在课堂上只选择最为重要的部分来观看,从而使学习能在和真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此外,要特别指出,在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对中国当代文学经典诗歌散文小说等作品的诵读。在学习诗歌时,诵读或背诵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师可播放朗诵音频视频,更可自己诵读,并指导学生进行诗歌朗诵,充分感受相关诗歌所蕴含的情境,充分调动感觉、知觉。可以组织“现当代诗歌朗诵会”,给学生分组,每组学生按兴趣选择诗歌,并在课堂上进行配乐朗诵,谈谈对诗歌的理解。经过几个学期的实践,学生的朗诵能力、理解能力得到明显的提升,同时还自觉或不自觉地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写作能力以及表达能力。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亦得到强化。
加强现当代文学课程考试改革。如果不在考试中贯彻改革思想,就会导致教学改革有始无终,直接影响教学改革思想的贯彻与落实。为配合“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与应用,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考试改革势在必行。在“行为主义”教学模式中,课程的考试手段单一,偏重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基本知识。“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则是强调在考核学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基本知识掌握和了解程度的基础上,亦注重对学生文学审美能力、写作能力等的综合考评。文学审美能力、写作能力的考核无疑包涵着对学生的抽象思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情感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初步的创造思维能力综合考查。考试总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构成。首先适当加大平时考核力度、细分平时考核内容,平时成绩主要由考勤、经典诵读、小组发言和课程论文等部分组成。着重培养学生体验、理解、分析作家作品的能力;并力图从根本上端正学生学习态度,扭转轻平时、重期末的错误思想,创造积极、主动的学习氛围。期末考试题型中,应减少客观题比重,增加主观题比重,二者所占比例分别为30%和70%左右。取消一些单纯记忆性的题目如单选题和简答题,增加理解性、综合性的作家作品评论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鉴赏评论能力、写作能力,并为学生提供更大的自由发挥的空间和可能。这样考试难度加大,成绩含金量得到提升。全部及格、多数优良、皆大欢喜的考试结果自然难以存在。以此来积极推动现当代课程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保障教学效果。
以课堂学习为主体,构建人文素质综合平台。学生全面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是一个系统工程,仅仅依靠课堂教学的改革显然是不够的,必须调动多方面的手段,从不同的维度,为学生构造素质教育的多功能的学习平台。打破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界限,将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包括征文比赛、电影欣赏、讲座在内的多样化的学生社团活动进行有机结合互动,形成一种呼应与互文,创造具有一定文化整体性的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真善美的感染,培养更多的文学爱好者和写作者。
在实践、应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时必须坚持以下几个原则,以充分尊重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独特性与专业性。
1.人文立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核心命题应该是“人的文学”,作家自觉地表现人的精神情感、语言及审美方式。“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应坚持对人文立场的把握,这应是课程教学的价值与灵魂所在。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人性以及自然的关注,实现文化的重构。在教学理念的设计上,应将文学史的知识传授和文学人文精神的追寻结合起来,将文学中所蕴涵的精神境界和人生感悟传达给学生。通过文学史自身的文化语境,引导学生对文学准确的体悟和理解,要摒弃以前教学中仅仅对于文学史知识的简单梳理和讲解,应该要重视人文性,关注文学作品中深刻的人性,实现文学教学中的人文情怀培养。让学生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学习,理解和关注人本理念,培养学生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深厚的人文情怀。
2.回归文本。“教师应立足于作品‘文本’的教学,重建文学的审美空间,通过文本的细读途径,建立读者与作者心灵互相碰撞和交流的桥梁”。[3]“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应从文学作品的本质出发,引导学生对文本作品深入品读和研究,真实体会到文学作品所蕴含的道理和意义,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如何做人,并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要实现对文学作品深入的品读和体会,就必须将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相结合,并及时布置阅读任务给学生,并进行反馈,让学生能够真正体味到文学作品中包含的艺术魅力。
3.当下意识。与当下时代紧密接轨是中国现当代文学自身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当下”意识的建构。尽量避免传统行为主义教学模式的一些弊端,就文学史讲文学史,就作品分析作品,沿着作家介绍、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的套路墨守陈规。教师应指导学生既回到文学作品的“当下”,理解文学作品、了解历史,又要引导学生发出历史的追问,能散发思维,借历史(文学)对今天进行思考,把现当代文学与学生的现实人生和当今时代紧密相连。比如在学张中晓的《无梦楼随笔》时,其胡风集团的特质和张中晓创作的成就贡献可以让学生查阅资料自学,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如果仅仅把胡风集团以及地下写作的知识告诉学生,让他们记住能通过考试,那也就失去了语文教学的根本意义。《无梦楼随笔》带给我们对命运的抗争,对国民性的批判等很多方面的启示,联系当下社会文化现象,展开对人性及批判精神的思考,带领学生进行有深度的讨论。这样,就能把文学作品与当下时代相结合,注重当下与历史的契合,作品与学生的人生关联,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文学教育对学生人格的自我提升。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在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中要成功实践并非易事。对高校教学理念、教师和学生均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教师更要理性面对课程教学的现实状况,积极吸收最新教育及学科理念,努力探索“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具体实践的途径和方法。师生要在教与学过程中扮演好自身的角色,并担当相应的作用,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引导者和组织者;学生要成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教学相长,相得益彰的新格局,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在中国语言文学专业中的独特性与重要性才能得到凸显。
注释:
[1]施良方:《学习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4-15页。
[2]施良方:《学习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72-173页。
[3]黄科安:《人文教育与现当代文学教学理念的重建》,教育评论,2008年,第1期。
参考文献:
[1]陈国恩.近年来武汉大学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7,(4):280.
(彭江虹 湖南长沙 湖南女子学院文学与传媒系41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