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 伟
译林新版教材使用以来,本人对新教材期中的Project 1和期末Project 2这两个复习单元的解读和把握做了一些探索和研究,觉得Project板块是对前几个单元新授内容的阶段性总结和复习,Project板块教学承担着巩固前几个单元学习内容的任务,或涉及独立话题,或融合几个话题。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并真正发挥Project板块的作用,成为诸多英语教师较为困惑的问题。
困惑一:面对Project板块所给的看似不连贯的知识点练习和活动片断,不知该如何着手,很多教师按部就班,逐项完成练习和活动,草草了事。
对策一:研究教材,由点及面,深度挖掘复习内容,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案例:译林新版《英语》四(下)Project 1 My school life包括三个部分的内容。内容一:My day—提供了含有 time和activity的一个表格,其中有几个时间或活动是空着的,要学生填空;内容二:My school subjects—罗列了一些有关科目的单词,并让学生使用“I like ___,__and ____.”描述自己最喜欢的科目;内容三:My school life—呈现了一幅学校的地图和一段有关学校生活的短文。由教材所给材料分析,内容一的My day的表格,是对时间点和活动短语的复习提示,最终要能让学生会用句型“I activities at time.”来描述自己的一天,主要是对单元三的复习和巩固;内容二的My school subjects是对课程表(包括星期几、科目)的复习提示,最终要能 让 学 生 会 用 句 型“It’s weekdays.I have subjects in the morning/afternoon. I like subjects and subjects.”来描述自己的课程安排和喜好,主要是对单元一、二的复习和巩固;内容三My school life是综合运用以上时间、活动、科目以及重点句型,再加上具体的地点,来描述自己的学校生活。
点评:Project板块的教材内容只能给教师一个方向指引,而不是教学内容的全部,所以教师应牢记Project板块是对前几个单元新授内容的阶段性总结和复习的宗旨;在所给内容方向的指引下,凝练前几个单元的重难点;本着让学生在使用中掌握语言的原则来确定自己的教学内容,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如果教师不能对教材进行深度挖掘,仍按部就班、简单处理,则导致教学内容的狭隘和教学目标的零散,这样会限制学生的思维,抑制学生能力的提高。
困惑二:“在教学中有形式多样的活动设计,但各单元的语言训练点割裂开来,互不相干,学生接受的知识点杂乱无章,不利于有序记忆和逻辑思维的产生,复习课的功能没有得以发挥”(李影,李静,2014)。
对策二:研究教材,抓旧知联系点,引导学生整合、归纳和梳理知识点。
案例:例如在内容二My school subjects中,教师利用看文猜测和看图猜测的方法导入了科目类单词。PPT在学生猜测正确后依次出现科目类单词,渐渐一个课程表的雏形出现了。接着在课表上方依次添加周一到周五的单词,在表的左边再添加 am/pm,一个Mike的课表出现了。此时用红框圈出一列,让学生以Mike的口吻用句型“It’s weekdays I have subjects in the morning/afternoon.I like subjects and subjects.”来描述自己的课程安排和喜好。随即,一个学生的真实课表出现了,教师补充了一些课本上没有的科目类单词,如Class meeting(班队会),ME(品德与社会)和Computer studies(信息技术)。然后三人一组,每人选一天,模仿例句描述,其他同学猜一猜是哪一天。
点评:一张内容依次出现的课表整合了U1和U2的重点词汇(星期几和科目),描述课程安排和课程喜好又整合了U1和U2的重点句型。一人以Mike的口吻来叙说起到了为大家做示范的作用。利用真实课表创设的情境,让学生三人一组合作练习,一人用重点句型叙述,他人猜日期,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语言表达能力好的可以说,稍微弱一点的可以听并猜,操练面涉及到了每个人。这样一个呈现课表和描述课表的活动,把一些分散在多个单元中的单词、知识点和重点句型全部囊括了,并且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循序渐进地、有条有理地回顾和使用,学生在知识点彼此联系和有序的输入过程中形成了有序记忆和逻辑思维,自然输出也就十分顺畅。由此可见,整合、梳理和归纳知识对于巩固旧知和培养学生语言逻辑思维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事实证明,教师如果善于进行知识的整合、梳理和归纳,那么教学中呈现的层递性和逻辑性会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学生的总体学习水平会有明显提升。
困惑三:“Project板块要处理的内容多、知识点杂,教师往往会把Project板块上成知识点练习课,或者单词和句型的机械操练课”(李影,李静,2014)。
对策三:从书本到现实,创设适当的情境,激发学生在情境中运用语言。
案例:例如在内容一My day中,先把U3中Mike的基本情况编成一个Riddle,让学生读并猜人物Mike。然后引导学生用“I ____at ____.”回顾U3课文中Mike一天的活动。最后让学生根据复习单元提供的表格,用“I ____at ____.”来描述自己的一天。
点评:首先,教师创设了谜语的有趣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同时谜语的阅读也是一种语言输入和知识回顾的手段,学生兴致盎然地就走进了教师的设计环节之中。接着教师将课文中的重点句型凝练出来,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回顾并说出来(用“I ____at ____.”描述U3课文中Mike一天的活动)。然后利用知识迁移作为结合点,创设了真实的情境,让学生用“I ____at ____.”句型描述自己的一天。
在“猜 Mike—说 Mike—说自己”这一过程中,学生没有经历句型的机械操练,也没有在枯燥的练习中绞尽脑汁,而是在教师设置的一系列情境中由回顾课本知识起进行知识迁移,最终让学生能够顺利地利用这一句型来描述自己的生活安排。学生们因情境的趣味性、转换得当和真实性而十分踊跃地加入到活动中来。同时也因过程循序渐进、有据可依,学生语言输出十分顺畅和精准。
困惑四:“教师习惯于在复习课上把以前所学的语言知识逐一复现,并通过大量练习来帮助学生巩固这些知识,新的知识增长点未能生成”(李影,李静,2014)。
对策四:抓原有知识点,适度拓展延伸。
案例:例如在内容三My school life中,教师先呈现这篇介绍学校生活的短文,让学生阅读并总结段落大意:第一段—Myday; 第 二 段—My subjects;第三段—My school。因为这三个话题在拓展之前都有了很细致的复习,所以学生是具备段落总结基础的。然后把一些具体内容隐藏,只留下语言的结构框架,让学生根据自己学校和自己的真实情况来汇报。
点评:如果Project板块教学仅仅局限于巩固旧知,学生的课堂学习就只停留在学过的知识和学生已经形成的能力上,不会在原有基础上产生知识增长点。如果没有新的信息输入,不能满足学生进一步学习的需求,他们就会逐渐失去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在复习内容和语言能力两个方面做适当的延伸和拓展,使学生的课堂学习更加充实、有深度。然而这种拓展不是随意而为,而是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水平适度添加。如这篇短文囊括了U1-U4的重点句型,每段都是一个话题,学生在短文出现前都细致复习了,这无疑为学生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和条件。阅读短文并概括大意可以为学生综合运用语言作铺垫。把一些具体内容隐藏,只留下语言的结构框架,让学生根据学校和自己的真实情况来汇报就是适度添加的一种拓展。在这篇短文的处理中,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了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