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冀州市南午村镇第三小学 曹新亮
强化班级文化建设,提升班级教育力量
河北省冀州市南午村镇第三小学曹新亮
班级文化班级管理教育力量
班级的管理,说到底就是打造班级的文化。班级文化构成了班集体形成和发展最稳固、最有活力的基础,体现了一个班级特有的风格。作为学校教育和教学最基本的活动单位——班级社会,它既是一种教育制度,又是一种文化模式,其核心内容就是班级文化。
班级行为文化主要指班级开展的各种文化活动。它是班级文化中最活跃的因素,反映了班级的精神面貌、教学作风和管理水平,是班级精神和群体意识的动态反映。任何一种文化都是由显性文化要素和隐性文化要素交织而成的。在选择和优化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综合环境时,不仅要考虑显性文化要素,而且要重视隐性文化要素。具有多层次、多元化、开放性的班级文化活动对于熏陶、培育并形成学生各种能力和习惯的功能日益明显。
创建班级的特色,明确班级的追求。通过征集意见反复讨论,共同确定了班训:“人格+学力→成才”。明确了“人格追求”讲五心:“忠心、爱心、关心、孝心、信心”;“自我教育”要五自:“自信、自省、自治、自重、自强”;“基本要求”是五实:“诚实、坚实、扎实、朴实、踏实”;明确“学力构成”包括:“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审美鉴赏、劳动技能”五个方面。自己创作班歌:《雄鹰之歌》《雄鹰进行曲》。学生集体创作歌词,由音乐老师作曲,班歌唱出了班级的豪情。举行国旗下的宣誓仪式。学生集体审定确立国旗下的誓言后,每周一的主题班会上举行国旗下的宣誓仪式。
班级精神文化的主体是班风,优良的班风能在班级成员的心理上产生一种内在的激励因素,从而增强班集体的向心力和归宿感。一个班级就好像一个战斗的集体,需要大家齐心协力迎接一次又一次挑战,而一盘散沙是毫无战斗力的。因此,在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中我特别注重培养班级的凝聚力。
在班集体中,我们把那些以规章制度、公约、纪律等为内容的,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以及监督机制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形态称为班级制度文化。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为学生提供了评定品格行为的内在尺度,从而,使每个学生时时都在一定的准则规范下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
总之,班级是学生生活的重心,是心灵的归宿地。班级文化建设因而显出极其复杂性和重要性,仅仅靠全班同学和班主任的努力是不够的,需要社会的榜样支持,学校的活动支持和家长的教育同步支持,只有形成教育合力才能促成班级文化扎实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