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安溪县实验幼儿园 胡秀金
家园共育,促进农村幼儿和谐发展
福建省安溪县实验幼儿园胡秀金
随着世界学前教育领域的日益革新,家园共育成为备受各国幼教工作者瞩目的焦点话题。教师可以围绕促进农村幼儿和谐发展,着眼于农村幼儿园家园共育暴露的问题,结合教材、学情,坚持探寻适合农村幼儿园家园共育的有效策略。
幼儿教育和谐发展家园共育
随着世界学前教育领域的日益革新,家园共育成为备受各国幼教工作者瞩目的焦点话题。纷纷投身于家园共育的改革热潮,积极将其落实的幼教工作者比比皆是。我国以试行纲要的形式为幼教事业指明了发展方向,幼儿园以尊重、平等为前提,除获得家长的充分理解以及全力支持外,还要在与家长的合作中不断提高双方的教育水平。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围绕促进农村幼儿和谐发展,着眼于农村幼儿园家园共育暴露的问题,结合教材、学情,坚持探寻适合农村幼儿园家园共育的有效策略。
目前,农村幼儿园虽然意识到了家园共育的重要性,但幼儿教师与家长的交流尚处于单向的交流模式,家长受教育程度较低,育儿观念滞后;老师例行公事,大谈家长难以接受的专业术语,彼此视为负担,更谈不上家园共育实效性。因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借助定期培训,尝试家园共育的双向交流。
幼儿园小班开学一周后,笔者邀请家长参加了“怎样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的专题活动。家长首先听笔者讲述了成绩优异的留法预备生入语言学院半年,因生活不能自理便休学的案例,有的为十八岁的少年惋惜;有的家长说成年了还不会自理,家长负全责;有的说孩子这么小,等他们大了,自然什么都会了;有的说是啊,孩子太小,什么也做不好……接着,笔者向家长展示了开学一周来幼儿的生活掠影,及其点滴进步记录卡。有家长欣喜地说会穿衣服了,有的惊讶地说会整理玩具了,有的感叹说自己会吃饭了……在笔者介绍幼儿教育经验后,有的家长表示今后在家要试着多表扬自己的孩子;有的说要以身作则,丢掉老观念,不会一切包办了;有的说在家给孩子自理的机会;有的说不会大声训孩子了……最后,笔者与家长在家园育儿手册上针对孩子目前的问题,确定了下周的幼儿教育计划,达成了与家长谈心的共识,彼此表示相互督促,及时掌握孩子的动态,细心捕捉孩子的点滴进步,共同商量教育孩子的合理方法,使幼儿教育更具针对性、实效性。
幼儿教师与家长在双向交流中培训,坚定彼此家园共育的信念,在定期培训中交流,畅谈幼儿教育的经验,分享彼此教育成果,汲取幼儿教育的精华,同步提高幼儿教育的水平,为促进农村幼儿和谐发展的事业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目前,农村幼儿园的教育资源短缺,师资水平参差不齐,缺乏家园共育的有效机制,甚至有些幼儿教师认为能完全胜任幼儿教育工作,没有与家长交流的必要;还有的认为农村家长大多没文化,还护短,没法沟通。但是单靠教师的一己之力难以担起幼儿教育的重担,因此,笔者在教学中尝试挖掘、整合资源,完善家园共育的机制。
在中班教学时,笔者根据家长情况调查表,在取得家长认可的前提下,邀请家长与孩子同上一堂课的活动。第一堂是“瑶瑶爸爸来上课”,作为交警的瑶瑶爸爸提前布置好上课的场地。在认识交通标志环节,幼儿通过比拼竞赛,很快认识了减速慢行、行人走道等标志。在模拟十字路口,幼儿认识了斑马线、非机动车道,机动车道、信号灯。看信号灯过马路游戏环节,幼儿在瑶瑶爸爸示范后学会了指挥车辆、行人过马路。最后,在家长配合下分成四组的幼儿进行了开车郊游的比赛,幼儿进一步掌握了交通安全小知识,提高了表达、合作能力。课后,笔者与家长交流心得,本着优势互补,对孩子全方位教育的原则,成立了家园共育班委会,在广泛争取家长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班级家园共育机制,明确了家长授课计划,双方表示各司其职,在教育中共同完善机制,确定班级工作目标,探寻行之有效的幼儿家园共育的良策,有针对性地解决幼儿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
趋于完善的班级家园共育机制,为家园共育事业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推动了家园共育,发挥幼儿教师、家长优势,整合资源有效、优势互补的步伐,不断满足幼儿教育发展中出现的新需求,由双方教育凝聚的强大向心力为持续、和谐的农村幼儿教育事业保驾护航。
无论是幼儿教师与家长双向交流,还是定期培训,亦或是资源整合,机制完善,都需要搭建互动平台提供多元展示的契机。但是,目前的农村幼儿园多为幼儿教师展示的舞台,即使家长再有才华,也没有多元展示的平台。因此,笔者在教学中,立足本班实际,积极为家长搭建资源共享、经验交流、多元展示的平台。
在大班教学时,笔者在征求家长意愿的前提下,家长邀请参加了我班的春季亲子趣味运动会。首先公布每个家庭选择的运动项目及比赛规则。首先是二人三足跑,尤其是爷爷奶奶与他们的孙子孙女你追我赶,笑着、跑着的画面,一下子激起了家长及幼儿的比赛热情。其次,是小猴子摘果子,由家长随机抽取数学计算题,若孩子答对一题,就可以跑到大树前摘下一个果子,然后放到家长身边的纸篓里。反之,则不能摘取果实。通过该活动,家长一定程度上了解了孩子的学习情况。接着,是全家搬搬乐,在幼儿完成简单地简笔画后,由爸爸妈妈合作搬着幼儿到规定地点。通过全家搬搬乐,家长了解了孩子的绘画现状。
最后,通过由幼儿指挥,家长蒙眼障碍走的比赛,家长了解了幼儿的语言表达现状。会后,家长纷纷表示趣味运动使幼儿的教学生活丰富了,幼儿的进取心被激发了,也懂得了公平竞技,还使自己与幼儿更加默契,体验到了与幼儿合作竞技的快乐。笔者与家长交流互动达成了成立家长乐园的共识,并且有针对性地明确孩子下一步的教育方向。
不论是幼儿教师,还是家长在搭建的平台上平等对话,在双向交流中吸收育儿精粹,在多元展示中互补优劣、创新幼儿教育的形式,拓展了幼儿教育的范围,丰富了幼儿的在园生活,为促进农村幼儿和谐发展的事业注入了新鲜的活水。
目前,农村幼儿园仍然暴露出资金不足、设施不完善等弊端,但是农村幼儿园蕴藏着丰富多样的素材,笔者立足于幼儿实际、因地制宜,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灵活地运用各种素材设疑激趣,探索农村特色的教学新模式,为育人工作带来了充沛的阳光。
在小班教学时,笔者设计“小巧手拼贴画”一课,素材是由笔者和家长共同收集的广告纸、旧挂历、彩色画报等。笔者通过师生的撕纸游戏教给幼儿撕纸的技巧,激发了幼儿的兴趣,接着笔者画了一所房子,引导幼儿思考怎样把彩色纸片贴上去,有的说用胶水,有的说用胶棒。笔者在幼儿合作贴好后,接着引导幼儿怎样让我们的房子更漂亮,有的说在房子上贴花纹,在房子边上有的说贴上花,有的说贴上大树、有的说贴上小草、还有的说贴上小山……继而幼儿小组合作完成房子的拼贴画,通过笔者指导幼儿选择最喜欢的房子,并说明原因,幼儿知道了拼贴房子的纸片要均匀,色彩尽量协调,最后制作最美的拼贴画来送给家长,有两个幼儿制作了两幅大蘑菇拼贴画,笔者放在一起,在幼儿提意见后,一个在灰色为主的画面上贴上均匀而鲜艳的纸片,另一个则粘上了喜欢的背景。拼贴简单的房子、花卉、水果等,提高了幼儿的绘画及审美能力,丰富了幼儿的想象力。拼贴画的设计,主要是引导幼儿养成专心、细心、耐心的好习惯,激发了幼儿创作的灵感及创新意识,与此同时,增强了孩子间的互助合作意识。
农村幼儿园有很多等待开发的新鲜教材,作为幼儿教师应学会享受因地制宜,特色教学的乐趣,合理利用有效资源,大胆进行教学尝试,不断创新农村幼儿教育的内容,为促进农村幼儿和谐发展的事业创造更多机遇。
家园共育乃长远大计,促进农村幼儿园和谐发展非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笔者在此只是谈了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点滴感受,若真正实现家园共育,还需政府的政策及资金支持,幼儿园、幼儿教育工作者与家长三方长期坚持合作,才能共享幼儿教育的丰硕成果。
[1]华黎群.新形势下家园共育之有效沟通策略的研究[J].华夏教师.2015 (12)
[2]马静.家园共育的现状及其改进策略和措施探讨[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2 (9)
[3]徐丽丽.“家园共育”的若干策略[J].蒙古教育(职教版).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