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如何培养学生工匠精神

2016-03-02 06:08作者单位佛山市财经学校佛山职业技术学院广东佛山528000
现代教育 2016年8期
关键词:工匠精神职业

(作者单位:佛山市财经学校,佛山职业技术学院,广东佛山 528000)



职业院校如何培养学生工匠精神

■邓礼琴赵银生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面向生产服务的职业院校应该适应质量立国的新形势,着力培养未来职业人的工匠精神。

一、新时代需要铸造工匠精神

工匠,系指有工艺专长的匠人。近现代社会,工匠从传统手工艺工作者向现代工业技术主体(现代技术工人、工程师等)转型,但通常指一线技术工人。工匠精神为工匠群体所特有的优秀职业精神,是指对工作的执着,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产品的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它包括:1.精益求精。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和极致,孜孜不倦,反复改进产品。2.严谨,一丝不苟。不投机取巧,确保每个部件的质量,不达要求绝不轻易交货。3.耐心,专注,坚持。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完善材料、设计、生产流程。4.专业,敬业。打造本行业无法匹敌的卓越产品。也有人认为,工匠精神的理念就是从容独立、踏实务实、宁静致远、精致精细、执着专一。还有人认为,工匠精神应包括尚美的情怀、求新的理念、吃苦耐劳、团体合作的品质。工匠精神并非代表着一种机械重复的劳动,它有着更深远的信仰和理想,代表着一种人生选择,一种坚定、踏实、精益求精的气质,使人不亢不卑、不骄不躁,可以安身立命、有所寄托。优秀工匠的事迹一直被人们传颂。英国航海钟发明者约翰·哈里森40余年造出了五台航海钟,其中的“哈氏4号”航行了64天,只慢了5秒。我国古代的《诗经》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解牛的“庖丁”当然是能工,而无梁殿、同仁堂、宣纸手艺等都是古代巧匠的智慧结晶。中国当代“大国工匠”胡双钱,35年里加工过数十万个飞机零件,没有出现过一个次品,其精细程度可见一斑。

工匠精神在企业管理中有着重要的价值,也关乎一个国家的工业文明。在美国,工匠精神从萌芽走向爱迪生时代的高峰,又凭借新一代工匠得到复兴。如同一台不知休止的发动机,引领着美国成为“创新者的国度”。在日本人的质量概念里,把它从60%提高到99%,和从99%提高到99.99%是一个概念;热爱所做的事,胜过它给你带来的钱;精益求精,精雕细琢,跟自己较劲,这种职业人精神赋予了“日本制造”某种神圣的光环。“德国制造”获得世界性声誉也是因为同样的道理。新中国也曾拥有上海手表、蝴蝶缝纫机、凤凰自行车等名牌产品。但很长一段时期,一些人心浮气躁,追求“短、平、快”的利益,廉价、山寨、劣质成为“中国制造”的代名词,在品牌竞争中与发达国家拉开了一定的差距。我们的钢铁产量严重过剩,但制造不了圆珠笔头上的“圆珠”。这警示着我们,制造业的终极竞争力不在于成本,而在于技术和创新,在于产品的高品质。企业只有坚持严谨细致的“工匠精神”,不断改进、完善产品,才能在长期的竞争中获得成功。当下,我们要找回工匠精神,培养大国工匠,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华丽转身。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职业院校应借鉴德国等发达国家的经验,整合各种教育资源,采用多种教育途径和方法,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一)专业教学渗透与校内实训强化

教学是培养学生的核心工作,专业教学占据了学生学习的大部分时间,因此专业教学应该成为培养工匠精神的有效途径。要将工匠精神养成与专业课程教学、实训教学相结合,为职校生成功转化为职业人做好必要准备。要结合不同专业课程的特点、职校生的学情和特点,积极邀请企业参与,分析岗位所需要的工匠精神及培养方式,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将职业岗位应具备的职业精神融入专业教学的目标、内容及考核之中,并选择适当的方法和途径,在教学过程中一以贯之。教师在专业知识技能教学的同时,要做足职业技术养成的功夫,如知识技能教学中提炼现代工业理性、穿插中外能工巧匠的事例等,将工匠精神逐步渗透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知识技能掌握的同时感受工匠精神。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宣讲、带头践行工匠精神,以严谨的言教身教给学生做出榜样。要致力引进企业能工巧匠兼课,带入一线的新的技术方法与职业体验,丰富学生对岗位职业精神的感知。在职业院校,专业课程特别强调动手操作,应该打破大堂满灌的授课方式,进行小班化教学的改革尝试,强调教学做合一,力求达到教师能够关注每个学生、严格检查每位学生对课程技能的掌握情况,及时进行师生互动,发现和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工匠精神的形成。

(二)企业顶岗实习与企业文化熏陶

一切手工技艺,皆由口传心授。优秀工匠常年积累的态度和“绝活”属于隐性知识,与个体的体验和经验紧密相关,往往是“所知超过所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需要实践与体验才可获得。培养学生工匠精神,必须通过校企合作,安排学生进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真正身处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全部真实环境,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让学生真正感受植根于具体岗位的工匠精神,真切地体会到这一精神的实质与价值。“心传身授”的实践教育是一种内在的精神熏陶和无形的心理传递,是一种默会体悟的教学方式。在“心传身授”的过程中,施教者与受教者共同参与实践,施教者亲身传授,承担传授者和指导者的责任。施教与受教双方共同讨论问题、钻研技术,传授手艺的同时,通过人与人的情感交流和行为感染,也传递了耐心、专注、坚持的精神。在中外古代学徒制中,学徒都是在老匠人的指导下、在实践中不断磨炼技艺,体验并形成精雕细琢、精益求精、严谨、专注的职业精神。职校学生要强化企业实践教育环节,在巩固学校所学知识技术的同时,真正感受、获得企业社会岗位的工匠精神,并最终将其转化为一种内在的职业素养,并将其作为自己终生的职业信仰与追求。

企业顶岗实习还有利于学生接受浓浓的企业文化的熏陶。德国职业教育的最大优势在于,学生从一开始就和企业建立关系,在学习技术的同时,也学习如何与顾客打交道、与同事打交道以及如何融入团队。日本名匠秋山利辉所办秋山学校推行严苛的学徒制度,理由是:只有经过集体生活,才能培养替人着想、关心他人的心以及感恩的情感。优秀企业对产品质量的控制越来越全面、制度化,从专职的质量检验,到产品统计抽检,到全面质量管理,到“零缺陷”、第三方认证。这种质量为本的严谨氛围对强化学生质量意识也非常重要。企业的培优、竞赛也激励作用巨大。广本汽车工会多年坚持组织一线技术工人进行技能培优、技能竞赛等项目活动,无论是使用的材料、设计还是生产流程,都在不断完善理念,潜移默化地植入每一位技术工人的脑海里。广东技术能手叶世远成长的土壤就在于这种制度性安排。还有,某公司新入职的员工和实习生,都会被带到“展示厅”学习优秀员工的事迹。公司还定期印发内部报刊宣传员工的先进事迹,每年都要进行户外拉练,培养员工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精神和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意志品质。每月还评选出服务之星进行奖励,基层和中层管理职位对优秀实习生完全放开。这将促使学生养成对工作认真负责、对质量精益求精、对技能追求完美的职业素养。

(三)思想道德教育与营造技能型校园文化

一流的匠人,人品比技术更重要。只要反复练习,任何人都能掌握一门技术,心性却无法通过这种方法提升。德国的奥迪车装配,当然要有上螺丝的技术,但其工人不厌其烦、反复尝试至20多次之耐心、责任心更是关键性因素。职业教育就是要使学生将技艺“内化为自身,进而展现为德性”。秋山学校特别强调培养替人着想、关心他人的心以及感恩的情感。该学校还倡导以下品格的培养:首先是立志,就是如黄金一样,要注意自己的成色,虽然只有一两,但我追求的是二十四K。这一两所代表的精神,就可能超出几万两不纯的金子。其次是“勤学”。秋山学堂里,每一个人对工具都很爱惜,每一个人与木头接触,抚摸、打磨木头。这种人和物的关系,就是非常重要的“体知”。今天,再高的科技、再好的方式都没有办法复制中世纪意大利斯特拉迪瓦里所造的小提琴。有一个解释是,每一棵树、每一块木头都有自己的生命、条纹和肌理,伟大的匠人尊重、了解、发掘它,对一块木头的各方面都做了最细致的理解。这样制作的小提琴,它展现出来的声音一定是独特的,即使现在再先进的科学技术也无法复制。再就是热爱与兴趣。热爱、珍惜、敬畏一份工作,对企业、用户、社会存有责任心、回报心态。这样才会有所追求,才会有耐性去坚持,吃得起苦、受得住累、耐得住心。工艺技术的提高绝非一朝一夕,需要耐心和坚韧。这需要有兴趣支撑,还要有长期的知识经验积累和技能的磨炼。

在职业院校,思想道德课和就业指导课应根据职校生的认知行为及未来岗位特点,有的放矢地将工匠精神纳入其中并细化其内容,选用生动有效的方法途径对学生教育引导,使其明确工匠精神的内涵、价值和意义,形成正确的职业态度。在目前工匠地位不高的情况下,思想教育要适度超前,展望未来趋势,传递新的信念。要让年轻人未雨绸缪,立志做一个专注的“工匠”,树立起对职业的敬畏、对工作的执着、对产品负责的态度,以便入职后大显身手、创造美好,服务他人,推动社会进步。也应该充分利用校园文化这一隐性教育资源传播、弘扬工匠精神。通过相关的演讲、比赛、展览等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营造一种职业精神氛围。比如举办“品质是一种坚持”“追求卓越只有更好”的征文比赛或演讲活动,通过工匠名人(如鲁班、瓦特)雕塑、当代优秀工匠事迹展示、企业名优产品展览等有形手段对学生进行工匠精神的熏陶,使学生耳闻目睹、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此外,还应邀请企业能工巧匠进校园介绍人生经验体会,帮助学生认识到工匠精神在未来就业和职业发展中的重要性。更要定期邀请本校优秀毕业生回校给新学子汇报工作经历、体会,通过其说服力和感染力引发学生的模仿,对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能起到极大的示范作用。要广泛开展校内外各层次各种类职业技能竞赛活动,激发学生钻研技术、提高技能,向新时代的大国工匠看齐。

三、整个社会工业理性的建设

工匠精神是一种文化特征,需要通过教育来传承、光大,但也离不开政府、学校、企业、社会的有效互动,更需要加强整个社会工业理性的建设,在全社会形成质量为本、技能高尚的时代风气。美国在长期的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形成了一套以严格质量责任为基础、政府专业化监管与民间机构共同参与支撑的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联邦、各州政府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对涉及健康安全的产品进行上市前的安全检验,有权对生产厂家进行视察、对违法者提出起诉,对缺陷产品指导召回。民间检测机构的专业性质量检测认证,有时候比法律要求更加严格。这值得我们借鉴。在我国,政府相关部门首先要严格立法、执法,强化产品质量专业化监管,建立商品质量惩罚性赔偿、黑名单制度,强力制止非法牟利、制假造假行为。法院要破解维权案难题,为消费者提供有力支持。

(作者单位:佛山市财经学校,佛山职业技术学院,广东佛山528000)

(责任编辑:杨建)

猜你喜欢
工匠精神职业
90后大工匠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工匠风采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工匠神形
职业写作
拿出精神
我爱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