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斯亮
借优课评选之力 兴教学研究之风——林芝市2016年市级优课评选工作综述
◆徐斯亮
根据《林芝市“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实施方案》,林芝市各县(区)教体局、市直学校高度重视,积极开展晒课、磨课、评课活动,共向市教体局推荐县(区)校级优课349节,经市级优课评委认真、客观、公正评选,共评出市级优课209节,其中小学92节,初中54节,高中63节。各学校借优课评选之力,大兴教研之风。
林芝市各县(区)教体局、市直学校高度重视“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市、县(区)、校均成立了优课活动领导小组,结合各自实际制定了详细周密的实施方案,组建了县(区)、校级优课教研、评课、磨课团队,积极动员广大教师踊跃参与县(区)、校级优课评选工作。截止目前共有872名中小学教师参与县(区)、校级优课赛课,共有3100多名教师参加了听课、评课、磨课工作,向市教体局推荐县(区)、校级优课349节。
市教体局基础教育科、电教馆、教研室通力合作,确保“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顺利实施。市教体局争取“粤藏育才基金”专项资金选派市县(区)教研团队共32人赴广东肇庆接受教研专题培训;基础教育科积极做好宣传动员工作;电教馆指导县(区)、校录课,结合网络平台不稳定的实际调整了视频、课件、教案等资源报送方式,抽调电教员将参赛资料上门拷贝给每位评审专家;教研室组建了由去年部级优课获奖教师、各学科骨干教师、教研员组成的90余名市级优课评审专家组,根据活动计划进程,加强各县(区)、校级优课的跟进指导和重点把关,做到从课堂设计、实施到评课、磨课到晒课、赛课的全程关注,坚持认真、客观、公正的原则评出市级优课,还整理汇总每位参赛教师的评语,为市级优课下一步磨课提出完善建议,引导参赛教师从教学目标、信息技术运用、数字教学资源运用、教学过程、教学效果、教学反思和技术规范等七个方面进行认真研究,提高教学设计水平;各县(区)、校学校不等不靠,克服没有录播室、六月考试月工作任务重、时间紧的困难,在充分论证、精心组织的基础上,发动广大教师按照“备课组—教研组—学校”三级晒课程序,顺利完成了校内晒课、赛课活动。如巴宜区教体局组织教研员到乡镇学校听课评课,努力做好推优工作;市一小在校内磨课的基础上将视频、课件、教案等资料传到内地友好学校,开展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研活动;市二小建立了“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专项奖惩机制,对教师参与“晒课”,作为教师绩效考核、评优晋级的重要依据;市一中、市二高、八一中学、市实验学校等充分发挥“组团式”援藏的专家、广东支教教师的作用开展教研活动,引领教学形式创新、深化教研成果,推广成功案例。
本次赛课活动是我市中小学近年来学习新课程、运用新理念、实践新课堂的又一次大检阅,是进一步深化课堂改革、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益的一次大演练,主要呈现以下亮点。
一是用教学实践诠释新课程理念,我们看到广大一线老师通过学习、反思、实践,新课程理念已逐渐转化为自觉的教学实践和教学行为,大部分教师的课程让学生在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情景中,自主地建构知识,做到生活逻辑与知识逻辑的有机统一。
二是大部分参赛教师能基于情境、基于问题、基于案例进行教学设计,注重对教材的开发,改变了死抠书本的现象。
三是授课教师有效转换角色,体现教学民主,教师不再以知识的权威自居,一改过去的站在讲台上高高在上的形象,真正成为了学生学习、探究的指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更加注重对学生探究方法、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的指导。
四是转变教学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得到较好的运用,我们看到由于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带来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探究讨论已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探究的形式趋于多样化。
五是课件制作水平有所提升,许多老师的PPT制作精美,选用材料也很新颖。
课堂教学永远是门遗憾的艺术,不足与缺憾也在所难免。从市级优课评选过程、结果来看,本次优课前期工作中存在以下不足。
一是部分县校重视程度不够,在县(区)校级优课组织中出现上报时间推迟、资料不齐、视频质量差等情况,部分县校市级优课率较低。
二是相当一部分教师新课改理念的实践与认知有差距,有些老师的教学设计中写出了新课改理念,但教学的实际效果与新课程理念有差距,课堂老师讲得多,让学生动手、探究的少,学生没有较好地参与学习过程,甚至有部分教师的课还停留在“满堂灌”“满堂哄”的阶段,如有的课看起来有学生参与,而实际上只是简单的回答“是”“不是”,或者回答教材上的话,一问一答”“集体齐声回答”过多。
三是部分老师组织课堂实践活动的方式比较呆板,课程资源的筛选与整合欠火候,选材料、引资源、用案例未能实现理论逻辑和生活逻辑的内在统一,且有形式化的倾向。
四是部分教师把课堂中的预设当成了预演,未能实现良好的预设使课堂教学呈现出有序性和计划性,脱离了课堂教学的本真。如有的老师抛出了问题,并要求学生思考,但之后就不了了之了,或者老师干脆就自己回答了;有的课探究时没有充分展开,学生的真实思想没有很好表述出来,导致有预设而没有生成。
五是有的课设问太笼统,指向性、针对性不强,没有层次,让学生无从说起,或者勉强说了又与自己预设时希望的答案相去甚远;有的设问缺乏应有的思维容量,有许多问题非常直观简单,教师还一味的让学生“讨论”“探究”;有的设问与给出的背景材料关联度不大。
六是有些课现代技术的运用缺乏实效,现代技术的运用、应用不够恰当,部分教师课堂上使用电教设备不熟练,甚至存在没有使用电教设备上课的情况。
我们将进一步总结经验,正视不足,按照我市“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实施方案继续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做好市级优课评选结果反馈工作,一方面通报市级评选结果,另一方面将评委评课的意见、建议反馈给每一位参赛教师,以利于各县校、参赛教师进一步完善教学设计、课件,进一步做好听课、评课、磨课工作。
二是电教馆充分利用市实验学校、八一中学、市一中三间标准化录播室做好209节市级优课的录制工作,确保视频更规范。
三是明确磨课重点,下一步磨课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深入解读教材,在研读《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准确把握教材重点、难点、教育点,理顺内在的逻辑关系;进一步融合教学内容和方式,避免在学生活动不充分的情况下硬贴上个学生活动的标签,改变在没有实质性探究的情况下硬贴上探究活动、研究性学习的标签,减少在没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思考、回答进行评价的时候简单地、重复性地贴上“你真棒”“太棒了”的标签;建议参赛老师放手更大胆一些,老师能少讲的就尽量少讲,学生能说或需要学生说的就尽量让学生说。
四是进一步开展网上教研活动,在录完课并上传到优课平台之后,继续组织市级优课评审团队指导教师选课、备课、磨课、上课、网上评课、创建工作室开展网络教研、推优等工作,帮助教师解决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如期将市级优课上报自治区和教育部参评,确保我市2016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圆满完成预期目标。
作者单位:西藏林芝市教研室
责任编辑:韩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