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故事”助力小学英语教学的“微时代”

2016-03-02 05:09:56江苏省张家港市江帆小学顾丽星
新教育 2016年4期
关键词:童趣角色扮演英语教学

⎰江苏省张家港市江帆小学顾丽星



“微故事”助力小学英语教学的“微时代”

⎰江苏省张家港市江帆小学顾丽星

【摘要】现今,“微故事”教学的流行风不单单可以体现在教材上,也可以充分运用在课堂上。让孩子们利用故事培养创新思维能力,能有效提高孩子们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微故事童趣课堂文化课堂复习课堂

在我们的生活中,一种“微”文化已悄然兴起在我们的生活中,成为了醒目的时代标签。“微电影”、“微新闻”、“微人物”等一些具有时代感的名词带领我们进入“微时代”。小学英语教学也在慢慢进入它特有的“微时代”。“微故事”作为这个时代的产物逐渐在我们的课堂中生根发芽。

小学里的孩子大都是爱做梦爱幻想的,五彩斑斓的事物总能引起他们的注意,所以童话故事总能引起他们的共鸣。在2014年新版小学英语教材中,《皇帝的新装》、《金发姑娘和三只小熊》等经典童话故事进入了我们小学英语高年级的课文。编者把这些故事进行了“微”处理,能让孩子用“英语”去欣赏这些故事的时候更容易些,也给了孩子们不同的视角。而对于小学英语教师来说是一个新的契机和挑战。

一、微故事助力童趣课堂

1.微阅读“启动”童趣课堂。心理学理论表明:“动机”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只有具备强烈的创新的欲望,才会积极思考,追求创新。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第一步。到了高年级,长长的课文让孩子们一打开书就感受到无限大的压力。课文中的每一幅图片就成了孩子们一开始小小的慰藉。就拿新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The king’s new clothes》来说,虽然篇幅很长,但看见图片就知道是熟悉的《皇帝的新装》,就给孩子们无限的回忆遐想——英语版的故事又是怎么样的呢?然后就由四幅图片入手逐一进入故事的四个部分进行教学。每一幅图片都有特定的故事情节,那么我们对每一幅图片的阅读就成为了“微阅读”。孩子们先前已对故事有所了解,教师可引导、启发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去学知。老师巧妙地为每幅图片的故事设计一些问题,用这些问题连接整个故事的主线。孩子们的兴趣也随着“微阅读”中的这些问题慢慢提升,随着故事情节高潮迭起。

2.微情境“渲染”童趣课堂。创设情境是英语课堂必不可少的元素。故事的角色扮演是掌握文本的孩子们喜欢的输出方式。整个文本的角色扮演对于孩子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如果能把文本分成各个“微情境”,让孩子进行角色扮演,对文本的一小部分进行有效输出,就在边上课边扮演中渲染了整个课堂气氛。对于“微情境”中的角色扮演应该发挥优势,唤起学生创新的欲望和激情,激发学生发现问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挖掘学生创造潜能,使学生进入思维、探究的最佳状态。可以让学生选择不同方式进行角色扮演。例如:可以一个人扮演多个角色的形式,或一个人表演另一个人配音的“唱双簧”的形式等。通过以小组活动的不同方式进行角色扮演,让孩子们对各个角色有不同的理解和记忆方法,让学生认为讲故事是一件很快乐的自我表现而不是纯粹的死记硬背,可以通过自己对故事的理解来讲故事。

3.微欲望“引爆”童趣课堂。欲望是对能给以愉快或满足的事物或经验的有意识的愿望和强烈的向往。孩子们在课堂中肯定有一点点自我表现的欲望,享受老师赞许的欲望就成为了“微欲望”。这一点点小小的欲望就催促着他们更成熟的思考、更灵动的回答。低年级的孩子不用说,小小游戏的成功都能带来无限的欲望,一次小小幸运数字的选择都能提高他对选择以后要面对的要回答的问题兴趣盎然。大家肯定常常觉得高年级的孩子会显得很沉默。但是,“显摆自己”是每个人的天性。要显摆自己当然要推陈出新,多给孩子们独立思考的时间。如在教学故事课文的时候,老师可以先显摆一下自己编的英文童话故事。当然少不了学生的参与,可以通过填空的方式,帮助老师完成故事,也可通过续写故事的方式完成故事的结尾。最后让孩子们自己用英语编写故事,甚至可以用自己的故事来给课文添上新的创意和灵魂。

二、微故事助力文化课堂

关于要不要在英语教学中导入文化教学的争议都已成为历史。正如拉多(Lado 1964)在《语言教学:科学的方法》一书中所指出的那样:“我们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可能教好语言。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全世界的人类在语言交际活动过程中都要受到相应的文化规则的制约。要使学生有效地掌握语言,必须同时向学生传授相关文化。语言学家Gillian Brown指出:第二语言习得与文化移入的不同阶段有关。她区别了文化移入的四个阶段:(1)最初的兴奋与愉快;(2)文化休克;(3)文化压力;(4)适应目的语文化。她认为阶段3最为关键。我们从小学一年级就开设英语课,孩子受母语文化的束缚比成年人更低,因此他们在社会文化方面更有伸缩性。所以孩子们比成人能够更快地从一个阶段过渡到下一个阶段,进而更为迅速地习得第二语言。但是学习文化对于小学生来说如果用单纯的讲述,显然是枯燥的。西方文化和我国文化有着很大的差异,学生对这样的文化差异定有很大的兴趣,但如果用单纯的讲述和灌输可能就抹杀了孩子们可贵的好奇心及对文化的深入思考。“故事法”就可以满足孩子们。

三、微故事助力复习课堂

如何上好一节优质的复习课一直都是很多老师所苦恼的。但是复习课对于学生来说又至关重要。复习课能让孩子们知道复习重点和难点,知道自己的缺陷。而且每个学生的学习的程度又不一样,良好的复习课不仅要让优秀生如鱼得水,还要让后进生勇于开口。复习课的枯燥是必须上好复习课的我们最要思考克服的。笔者认为“故事法”综合复习能让学生觉得复习课也可以有滋有味。偶然在一篇文章中看到了一个老师用故事上复习课的做法,令人欣喜若狂。教学过程生动有趣,简单明了。这个老师把主要的复习内容串成了《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来访》的故事:(1)创设情境:白雪公主和小矮人要来访。(2)复习交通工具:猜客人乘坐什么交通工具来。(3)白雪公主“答记者问”:学生提问有关姓名、年龄、爱好、家庭住址、家庭成员、中国印象等。此前先用小组活动热身,采访各小组派到的小矮人。(4)复习问路与指路:请客人吃饭,选择饭店并说说怎样走。(5)复习食物:在饭店为客人点食物、水果、饮料及本地特产。(6)当小导游:请客人在江山游览,每组介绍一个风景点。(7)依依惜别:送自己制作的英语书签、手抄报等给客人。这样的设计把所有该复习的内容融入到了一个故事情节里,孩子们通过每个故事情节复习了所学的内容。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不论什么课型,都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接近于游戏形式的“微故事”源于教材,紧扣教材,而高于教材。它趣味性强,孩子们积极性高,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孩子们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发挥了想象力、创造性,积极思考。孩子们不再被动地等待老师灌输式的教学,课堂变得灵动有活力。在故事活动中参与面广,小组活动中无论何等能力的孩子都能够参与其中,享受其中学习的快乐,让孩子们在合作中锻炼综合能力。在今后的英语教学过程中,这种全新而轻松有趣的教学必将可以充分利用到我们普通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锻炼了口语能力、合作能力,学生学得兴趣盎然,老师教得激情四溢。它是一种常规课和竞赛课都适用的理想教学模式,既能让学生得到充分的操练,也有很好的课堂气氛。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要渗透到我们教学的每个部分,这样我们的孩子才更加的灵动,有自己的想法。“微故事”教学法对于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也是一大考验,可谓一举两得。

猜你喜欢
童趣角色扮演英语教学
九月·童趣
艺术启蒙(2022年9期)2022-10-08 01:30:52
冬眠的树(四)
角色扮演游戏
幼儿园(2021年7期)2021-08-09 12:48:22
童趣
科教新报(2021年18期)2021-06-11 13:25:24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甘肃教育(2020年17期)2020-10-28 09:02:48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28
“角色扮演”拯救荷兰舰队
剖析角色扮演在初中英语会话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研究(2016年4期)2016-12-01 05:55:02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童趣照相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