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地区留守儿童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以庄浪县永宁乡为例

2016-03-02 03:56陈加强魏亚亚马光耀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永宁儿童农村

陈加强 魏亚亚 马光耀

(西北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农村地区留守儿童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以庄浪县永宁乡为例

陈加强 魏亚亚 马光耀

(西北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留守儿童因家庭教育严重缺失、学校管理存在疏漏、社会关注少、受重视程度低等原因导致学习成绩差、行为习惯差、安全意识差等问题。建议政府加大农业投入,让农民在“家门口”就业;社会应更多的关注留守儿童,营造适宜留守儿童成长的社会环境;教育部门和学校在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中应起强化作用。

农村地区;留守儿童;教育现状

甘肃省庄浪县地处西北黄土高原腹地,交通闭塞、经济落后,每年有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因此留守儿童现象十分普遍。由于这些留守儿童监护人受教育水平普遍比较低,给孩子的关爱和教育不够,导致他们在学习、心理、行为、安全等方面出现了很多问题,亟待引起全社会的重视。本研究选取庄浪县永宁乡的永宁中学、永宁中心小学、河湾小学、鱼咀小学、苏山小学共五所学校的学生。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将小学的调查对象确定为四、五、六年级学生,初中则为七、八、九年级的学生。共发放调查问卷280份,初中发放130份,小学发放150份(其中永宁中心小学90份,其他三所小学40份),共收回271份。经过统计,最后确定有效问卷264份,其中留守儿童176人,非留守儿童有88人,留守儿童占填写调查问卷学生的66.7%。留守儿童中,男生93人,占留守儿童总数的52.8%;女生83人,占留守儿童总数的47.2%。留守儿童的父母一方外出打工的占65.4%(超过90%的是父亲),父母双方都外出打工将近35%。他们的临时监护人大部分是母亲和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还有其父母的兄弟姊妹。

一、农村地区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习成绩差,厌学现象严重

通过对留守儿童学习情况的调查发现他们的学习情况普遍不理想,主要表现为学习成绩差和厌学现象严重。调查问卷的数据显示,51%的留守儿童在平时学习中都会遇到困难,困难大的占29%;15%的留守儿童很少遇到困难或没有困难;剩下的5%的孩子甚至不知道自己学习中是不是有困难。当学习遇到困难时,他们中只有30%的选择问家长、老师和同学,60%以上的会自己解决或不了了之。接受调查的学校老师反映,留守儿童中成绩优秀、学习习惯较好的只占10%左右,中等偏下和较差者占到70%以上。

由于他们大多在祖辈或其他人的监护下成长,没有直接受到父母的教育和督促,导致他们学习成绩明显不如其他学生。由于学习方法不当,加之老师不能顾及到每一个学生,留守儿童对所学知识的掌握都不好,所以考试成绩大多数为中下等,只有极少数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较好。这加剧了留守儿童的厌学现象,加之他们村上年龄稍大的孩子辍学打工的诱惑,这些学习不好的孩子更有离开学校的想法。

(二)行为习惯差,心理问题较多

儿童时期是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留守儿童缺乏父母亲的关爱,长期处于情感缺失的状态,导致亲子关系的失谐与道德情感的变异。价值观上的偏离和个性发展的异常致使人格发展不健全,产生很多心理上的问题。而且,学校基本上未开设心理课程,很少对学生进行生存、安全和法制教育。调查结果显示,在176名被试者中,159人反映老师与他们平时几乎没有沟通,也没有家访过,占到被试总人数的90.3%,被忽视、被遗弃的感受严重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发展。因为父母长期外出务工,对孩子缺乏正确的引导,而临时监护人也没有实施有效的管教和督促,导致留守儿童缺少约束和关心,很容易受到不良行为习惯的影响,成为“问题儿童”。调查发现,留守儿

童普遍具有以下表现:

1.性格胆小且孤僻,情感冷漠,人际交往出现障碍。统计发现,性格内向的74人占28.1%;不愿与陌生人交流的43人,占16.3%。他们中大部分表现出孤僻内向的性格,不愿也不擅长与人交往。

2.情绪不稳定,自制力不强。问卷显示经常逃学、厌学的11人,占4.2%;经常违纪、行为不良的8人,占3.0%;性格暴躁、情绪不稳定的29人,占10.1%;家庭作业长期不能按时完成的17人,占6.4%。

3.卫生习惯差。留守儿童卫生习惯普遍较差,饭前便后不洗手,有的甚至不洗脸、刷牙。寄养在亲友家里、生活得不到保障的13人,占4.9%;饮食不洁、卫生习惯差而患有各种疾病的7人,占2.7%。

4.有攻击性倾向。据老师和监护人反映部分孩子在学校里贪玩、不喜欢学习,经常打骂同学,在家里甚至顶撞长辈,家长反映,他们的孩子生气时还会打砸东西,所以他们不敢轻易教训孩子。问卷显示,有将近30%的留守儿童经常和家长、同学发生矛盾,约20%的孩子会有意顶撞家长,6%的孩子甚至会因为口角和同学打架。

5.易沾染社会不良习气。留守儿童在受挫或孤独的情况下极易与社会不良人士搭上关系,调查结果显示,初中阶段有过抽烟喝酒经历的32人,占12.1%,此外,有在网吧玩网络游戏的经历的41人,约占被测人数15.5%。

(三)安全意识差,成长环境安全隐患多

永宁乡地理位置偏远,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留守儿童的生活环境得不到改善,加之他们的父母大多不在身边,而临时监护人又比较忙,不能随时随地照顾他们。留守儿童的年龄普遍较小,安全意识和自卫能力不足,导致他们的安全存在较大的隐患。我们通过调查问卷、现场观察和家庭访谈等发现永宁乡留守儿童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安全问题:

1.生活环境恶劣,存在隐患。永宁乡的学校,除永宁中学和永宁中心小学在永宁乡镇,其他的都分布在较偏远的村庄,近年来,这些偏远村庄的一些有条件的家长将孩子转到教学条件相对较好的中心小学念书。因为离家远,不能天天回家,除部分把孩子寄养在亲戚朋友家外,其他的留守儿童一般选择小学周围农民家的民房住校,由爷爷奶奶或留守的一方父母照看。但是这些民房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夏天漏雨、冬天漏风很常见,有的甚至有老鼠出入,这对孩子和大人的健康造成很大的隐患。冬天取暖以煤炭生火炉和烧炕为主要取暖措施,很容易造成一氧化碳中毒。据老师反映,这几年来已经发生了几起一氧化碳中毒事件,都是由煤炭生炉子和烧炕引起的。一些家长会买电暖器,但由于电暖器质量差,加之这些房的电压普遍低,发生火灾的隐患很大。

2.生命安全意识差。观察发现,孩子们(以小学生为主)放学后多会和伙伴们一起玩耍,而家长由于忙农活和家务,对孩子在玩什么、哪里玩、有没有危险的问题关心甚少,孩子们经常爬山、爬树,经常发生摔伤现象。

3.交通安全存在隐患。永宁中心小学和河湾小学靠近交通要道,大型车辆比较多,由于农村的路段一般并没有明显的提示车辆减速行驶的标志,小学生放学后多不遵守交通规则,随意横穿马路、在马路上玩耍,据家长反映,他们经常为这事情提心吊胆,大小车祸时有发生。

4.性安全教育空白。最近几年来,留守女童的性侵害事件经常见诸报端,在走访调查中发现,永宁乡的5所学校都没有开展过性安全方面的讲座,部分学校的健康教育课虽有开设,但长期处在不上的状态。当问及家长时,他们都表示没有关心过这类事情,甚至想都没想过,这说明家长在孩子的性安全方面也没有重视。

二、原因分析

(一)家庭教育严重缺失

调查数据显示,56.3%的留守儿童的父母一年回来两次,一般在夏季收割小麦和过年的时候,回来的时间加起来就两三个月。只有过年回来一次的占33%,此外,10%左右的父母两三年甚至更长时间才回来一次。通过访谈得知,一部分孩子的父亲回来除了给他们买好吃的、好玩的以外,经常会去和亲戚朋友喝酒、赌博,平时几乎见不到人,也很少和他们说话。正因为如此,留守儿童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乏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

同时,由祖辈暂时照顾的孩子,由于年龄相差较大,再加上农村老年人文盲率高,往往只能照顾孙辈们的日常生活起居,对于孩子学习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他们一般不会意识到孩子的心理和行为问题。父母主要是采用打电话的方式与孩子沟通,问卷所收集的数据显示,能够一周一次与孩子联系的占37%,一月联系一次的占54%,偶尔或很少联系的占9%。留守儿童家长和孩子联系,绝大部分也只关心生活,很少也很难去了解孩子的心理思想变化,也很少关注孩子的困惑、需求、交往和兴趣。

(二)学校管理存在疏漏

在和教师交访谈的过程中发现,有些教师把留守儿童看成包袱,视为一块“心病”,尤其是学习成绩

不好、调皮捣蛋的留守儿童,说起他们时,教师几乎一直在数落他们的毛病、缺点。70%以上的留守儿童在调查问卷上说老师很少和他们进行交流,他们感觉老师平时对他们也不太关心。未成年人主要是在家庭和学校的双重监护下成长的,许多农村学校受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理念的局限与制约,在平时的教学中,很少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

(三)社会关注少,重视程度低

永宁乡离县城较远,地方经济落后,交通和信息不发达,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很难引起教育局和社会足够的了解和关注。教育局在永宁乡投入的教育资源和资金势必会少于县城和其他学校,导致永宁乡的留守儿童教育一直缺少良好的发展条件。据一些老师反映,县教育局很少来学校检查教学工作,每年拨给学校的教育资金很少,不足以改进学校的硬件设施和学校对留守儿童教育的投入。

(四)留守儿童自身的原因

由于留守儿童普遍年龄小,生活自理能力、学习自觉性、自我控制力、心理承受力、认知能力等比较低,这就导致他们容易出现许多问题。据老师反映,留守儿童的迟到和缺旷课现象严重,这势必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和行为,时间一久他们很容易成为“问题儿童”。调查中深感留守儿童自身因素也是决定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有时还是决定性因素,加强留守儿童自身素质教育迫在眉睫。

三、对策与建议

(一)政府应加大农业投入,让农民在“家门口”就业

由于农村地区就业机会较少,靠单一的农作物作为经济来源,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生活,所以留守儿童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他们的父母选择外出,远离家乡,去一些大城市,因为那里会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可以让他们挣到更多的钱,这是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形成的一个最主要原因。

政府可加大农业投入,引进资金,建立更多的农作物加工厂,给农村地区的人更多的就业机会,引导他们在家乡就业,这样他们就可以避免外出打工,有更多和孩子接触的机会,同时可以更好的关心孩子,教育孩子。

(二)社会要更多地关注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

庄浪县经济条件落后,经济发展缓慢,本地没有很多就业机会,基于此,国家应加大对中西部农村的投入,调整产业结构,推进城镇化建设,为当地农民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让更多留守儿童的家长就近务工,保持家庭长期的完整性。我国目前的户籍管理制度使农民工子女到城里上学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农民工带子女在身边上学需要交借读费,还有较高的生活费,这是农民工很难承受的,而且很多民办农民工子弟学校教学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都得不到保障。为此,各地政府应完善、修订相关的户籍政策,为务工人员的子女提供更方便的上学条件,不要让户籍成为困扰农民工子女上学的问题。

(三)教育部门和学校在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中应起主导作用

学校要为留守儿童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庄浪县大多数村小学都没有专业的音乐、体育和美术教师,教育部门应该尽快给这些学校调配相应的教师,让学生在学校里多参加丰富多彩、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在活动中多鼓励留守儿童主动与同学交往,注重培养他们乐群、合群、乐观开朗的性格,让他们感受生活的乐趣,培养积极稳定的情绪情感;定期召开家长会,加强同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和父母之间的联系,充分发挥桥梁与纽带作用,增加情感投入,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应有的心理归属。

教育部门增加对农村学校的资金投入,改善学生寄宿条件,或者开办留守儿童宿舍,吸引打工者将他们的孩子寄宿在学校,从而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管护。允许利用民间力量在农村兴办寄宿制教育辅助机构,弥补农村中小学与打工家庭之间留下的空白,给不同收入阶层的农民子女提供不同的学习、看护、寄宿条件。

[1]王基,赵跟喜,杨建成,胡淑兰,达正岳.甘肃省留守儿童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9, (3).

[2] 李林娜.甘肃为留守儿童“遮风挡雨”[N].兰州晨报,2007-09-26.

[3] 高志辉.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状况的调查与分析——以陇南农村为例[J].理论与研究,2007,(9).

[4] 贾鹏龙.关注留守儿童教育共建和谐新农村——甘肃省靖远县北湾镇古城村“留守儿童”教育调查报告[J].社会研究,2011,(6).

[5] 任运昌,林健.西部地区留守儿童急需高度关注[J].当代教育科学,2007,(7).

[6] 张宇辉.河南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河南社会科学,2007,(3).

[7] 袁小梅.留守儿童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6).

责任编辑:刘海燕

文字校对:伯 恕

G521

A

1008-8539-(2016)06-0086-03

2016-05

陈加强(1992—),男,汉族,甘肃庄浪人,硕士在读,主要从事数学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永宁儿童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辛永宁:慢性乙肝患者随访复查的那些事儿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赞农村“五老”
“六·一”——我们过年啦!
张永宁作品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