妥静
(集宁师范学院 中文系,内蒙古 乌兰察布 012000)
浅谈师范院校《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
妥静
(集宁师范学院 中文系,内蒙古 乌兰察布 012000)
大学《古代文学》课的传统机制已经使这门课程呈现出一定的“危机”。针对目前的授课情况和存在问题,该课程的教学方式、教学形式和教学模式都要相应有所改变,才能从根本上扭转多年来《古代文学》课传统教学的积弊,为这门课程的未来教学开拓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师范院校;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
《古代文学》课是各个高等院校中文专业的一门必修基础课。这门课程重在使学生积淀丰富的古代文学知识,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古代文学在整个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实力担当作用,是整个文学教学系统不可或缺的主要支柱,它是古代汉语学习的进一步延伸和拓展,也是现当代文学学习的渊源所在。可是,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快速进程,一种更能迎合实际的“经世致用”的思潮开始弥漫各个领域,曾经的这门“显学”却越来越边缘化,而致力于古代文学的研究者和教学者们也应该及时反省和思考,如何能使这门课程“文以明道”,挖掘其更多的潜在价值,发挥其博大精深的作用。
近年来,关于古代文学课教学改革的课题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大学古代文学课程设置的传统理念、教学模式和考核机制,使得这门课程完全脱离了“文学就是人学”的本质属性,反而使其变成一门生硬、古板、僵化了的应试课程。长此以往,非但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审美觉悟,还会对整个国学文化的正确传承造成不良的影响和后果。
目前,大学古代文学的教学方式仍是大多沿袭传统教学模式,这种现象不但积弊已久,在全国各大高校也都普遍存在。教学本来就是一门集教学主体、接受主体、传播方式、传播媒介以及教学效果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行为艺术,它要求教师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设计的准备和实践操练中;学生能以积极的学习热情和浓厚的兴趣给以回应;对教学成果的验收以学生个性化的理解力为主要标准。然而,从现行教学来看,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教师经年累月重复早期教案,授课内容没有及时跟进和补充;学生被动接受课堂信息的输入;对课程的考核方式是几乎有着相同答案的应试制。在这样系列化、框架化、模板化的教学模式下,长此以往,势必会使教师形成因循守旧的教学思维和麻木的教学态度,从而造成课堂教学的死气沉沉和刻板僵化,最终影响学生主体的接受和吸收,无法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造成当前古代文学课教学弊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注重对文学史理论知识的灌输,忽略对文学作品本位的认知
很多大学在古代文学课程设置上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尤其近十年来,把原来的文学作品选的课程去掉,只讲文学史。文学史是一种宏观的、系统性的理论化课程,注重的是对文学现象的整体把握,缺乏对作品的仔细深入的认读和学习,很少让学生和作品近距离接触,这就造成只有生搬硬套的理论学习,而没有对作品具体详细的自我感知。
(二)注重教学内容的描述性,忽略对学生的启示性
与此种教学方式相配套的教学成果的检验,则是注重教学考核机制的应试化,忽略培养学生的个性化。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文学史的教学一般是给学生提供一种总结好的、具有归纳性质的文字说
明,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常常将条理化的、现成的理论拿出来让学生抄写,例如某作家作品的艺术特点,分条列之,考题的答案也以此为参照。这样的教学机制实质上是只注重对学生的记忆力考察,忽略学生的创造力和鉴赏力。
(三)注重文学知识点的讲授,忽略古代文化在文学中的渗透和影响
古代文学虽然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但事实上,对文学的全面理解还需要对历朝历代的政治、思想、习俗、典章制度、人文礼法等有所涉猎。通过对学生古代文学课程的问卷调查显示,学生不满于逐字逐句的对作品的字词解释,更多的是希望透过作品来了解更丰富的古代文化。文学的学习有益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而对文化的了解则又能促成学生对文学的学习兴趣。
(四)注重教师的论文发表量,忽略教师的课堂教学
现在的职称评定,主要是以教师发表论文数量的多少和是否是核心期刊为参照。由于涉及到切身利益,教师则把主要的精力都投注到科研课题和论文撰写当中,从而也就造成课堂教学方面的疏忽。总而言之,如果没有教师精心准备和策划,所谓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都是无源之水,因此,如何更加合理地评定职称,这是当下教学体制急需解决的问题。
既然古代文学革新的根本是在教学主体,那么,就要改变以论文定职称的标准。这项改革对整个教学领域而言,是一项非常大的举措,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头换面,贯彻实行的。但我们还是可以做一些其它方面的尝试性的努力。
(一)教学方式的改变——学科交叉三位一体
我们可以把这样的专业课上成一门三位一体的综合艺术课,使其具有美学的意味、文学的特质和和教育的功用性,也就是重视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和渗透。让学生在PPT的展示中欣赏和体会艺术的美;在诗词曲赋的字里行间吸取文学的养料来陶冶情操;在古圣先贤的趣闻轶事中体仁沐德。
1.美学意韵——以乐为享
每个学生天赋秉性不同,兴趣爱好也因人而异。我们不可能强求每位同学都热爱古代文学这门课,尤其是传统的讲授方式更难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应该让学生在大学课堂上所接触的古代文学,是以一种放松的心情去欣赏和享受,而不是从一开始就背负着应试的重担。这就需要教师的课件和教案必须新颖独到,别出心裁。例如,学习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为例,课件设计时,可以把应景的水墨写意画配合诗歌一同展示,必要时还可以附加一些潺潺的泉水声或其他古典背景音乐,用心体会诗歌所营造的意境美;再比如讲《琵琶记》时,就可以配合作品应用“琵琶语”的背景音,音乐的凄怨哀婉有助于学生理解当时作者和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心情。美学的意味就是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感受作品,古代文学本就不是孤立的,古代诗画乐是相通的,我们讲课时要尽可能搜集大量的教学资源,用心设计好每一个课件,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感知和体会。
2.文学修养——陶冶情操
大学古代文学的开设究竟有怎样的意义?其意义在于“以人为本”,而“以人为本”的必修途径则是要“以文为本”。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品读和鉴赏,一方面,可以学习古人的语言艺术,从中总结艺术创作经验,提高自身的语言文字能力,比如从《诗经》可以学习到语言表达的整齐划一;从“楚辞”可以学习到语言想象的瑰丽奇谲;汉赋的铺陈可以锻炼学生排比对偶的语言风格,增强对事物的描述力;唐诗宋词可以感知到中国文学的意境美和音韵美;明清小说可以学习撰写长篇小说的叙事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培养文人素养,如学习先秦诸子能言善辩的语言表达力;学习历代古代文人的才气和睿智,并把这种气质带到生活当中。比如苏轼一次到友人家做客,刚到就有家人来说有事要苏轼回去,友人说“杏枣李,且苁蓉(幸早哩,且从容)”,苏轼回说“柰蔗柿,须当归(奈这事,须当归)。”他们把文学运用到现实生活体现了文人的机智和聪慧。总之,以人为本的文学熏陶可以内化文学精神,提高语言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文气质。
3.教育功用——以徳为馨
作为师范类院校的学生,可能还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要使命,所以不仅要学习专业课,同时还要加强个人的德行修为,因此,“内外兼修”是学生必备的素质。这就要求授课教师不仅传承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还需要把“德为师范”作为我们教学的宗旨。“徳”就是要“内修于心,外教于人”。从古代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文人的人品精神和人格风貌,通过讲解作品和作家经历,让学生更多的从他们身上学习优良的人格品质。
(二)教学形式的转变——教与学主客体置换
教师为课堂主导的传统形式应该有所变革,需要转换成教师是引导者,学生是主导者。只有实现这样一个根本性的转变,高校的教学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和成绩。以古代文学和教师口语为例,通过对这两门课程的授课方式、教学手段、课堂设计以及教学效果的不同考察,可以看出学生的被动式填鸭教学和反客为主的不同效果。
古代文学是一门理论性知识较强的专业课程,教学手段比较传统,一般是教师拿着教材或者教案,在黑板上进行板书,学生在下面做笔记;课堂设计最多有让学生朗读诗歌或者课文的环节。这门课属于文学和史学的结合,固然文学作品是培养学生分析鉴赏的能力,是要陶冶学生的文学素养,但是也有一些死记硬背的内容。而一些学生的记忆能力较差,这就使得他们在原本基础知识薄弱的情况下,对于新知识的输入失去了兴趣。教师单方面的讲述,学生被动接受,大多感受到的是枯燥乏味。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的课堂反应多表现为昏昏欲睡或毫无兴趣以至于转移去做其他事情(诸如看小说、看手机、发微信)。
教师口语课程的教学手段和课堂设计相对灵活和丰富,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相对高涨。教师口语锻炼学生流利、连贯的口头表述。教师只是做示范性或者引导性的授课,教学重点是学生的实际操练。让学生口头训练,通过指出并纠正学生的发音错误或者缺陷,最终达到发出标准音和流畅表述的目的。口语课程由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一种相对轻松和自觉的状态下学习,而且每位学生随时都有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也会使他们注意力相对集中,减少开小差或者做其他与课堂无关的闲杂琐事的机率,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我们可以把这样的教学应用到古代文学的课堂,如讲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等上古神话故事,可以先制作图片和对应的古代文学作品文字,让学生根据图片和文字信息来“看图说话”,这虽然是一项非常基本的训练,但是却可以图文并茂的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述力,既接触了作品文本,又能激发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这比单一的让学生朗读课文然后再来翻译要有效果。这样可以让教师和学生互相交流和配合,使课堂变得生机勃勃、有声有色。教师能够在得到学生的积极反应后变得更加具有教学激情;同时学生也能在积极的参与活动中树立自信,在踊跃的表现中充分的自我肯定,各自从中获得兴趣,这样的教学效果必须通过学生的主动实践而并非被动接受。
(三)教学模式的改变——讲授型向实践性转型
如何实现讲授型教学向演示型教学的转变呢?实际上也就是要求教学模式和授课体制由理论性灌输向实践性应用转变。
第一,对于抒情性文学(诗歌、词、散文等)的讲授,可以通过播放视频或音频的朗读,强调学生由读入手,“诗读百遍其义自现”,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体会作家情感和作品主题。而且还可以设计中华传统诗词的朗诵比赛,设立相关的奖励机制,如把学生朗诵水平的优劣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项考察标准,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第二,对于叙事性文学(戏曲、小说、杂剧等),则可以通过选取典型剧情,让学生结合作品和个人的理解进行表演,诠释人物角色,突出主题思想。过后,教师再根据表现进行相关点评;或者还可以针对某一现象进行评论或辩论,如如何看待“富贵易妻”的现象等。这样既可以将知识性和趣味性融合,又扩充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习兴趣。
第三,阶段性的举行古典文学文化的竞赛活动。这样,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另一方面,也可以活跃学术气氛。让学生在积极的参与和思考中,激发学习的热情和对知识的渴望。同时,还可以把这样的竞赛成绩与学科成绩挂钩,督促学生课后自觉涉猎相关知识,把古典知识慢慢浸润到个人的
[1] 李新宇.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反思[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2009,(8).
[2] 刘桂鑫.渗透学生日常的生命进程—“古代文学”课堂建设的一条原则[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5,(4).
[3] 梁晓云.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构想[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3).
[4] 戴建业.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学现状与反思[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7).
[5] 潘殊闲.西华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古代文学教学改革问卷调查报告[J]高等教育研究,2008,(9).
[6] 沈海波译注.世说新语[M].北京:中华书局,2012.
[7] 孙小力.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改革设想[J].中国大学教学,2007,(6).
[8] 陈大维.高等师范教育需要怎样的古代文学教学[J].广州大学学报,2003,(8).
责任编辑:苏一星
文字校对:伯 恕
G642.0
A
1008-8539-(2016)06-0041-03
2016-03
妥静(1982—),女,蒙古族,内蒙古乌兰察布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民清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