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通用能力的培养
——德育微项目理论性与实践性视域研究

2016-03-02 02:37陈奉阳
新课程研究 2016年24期
关键词:德育工作高中生德育

陈奉阳

高中生通用能力的培养
——德育微项目理论性与实践性视域研究

陈奉阳

高中生通用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对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以丰富的形式、深刻的内涵和寓教于乐的功能而逐渐被广大高中学校重视。文章参照通用职业能力的内容和高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将高中生的通用能力分为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能力、表达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独立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协作能力、承受挫折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并具体探讨了高中生通用能力培养模式的设计,以及如何运用德育微项目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培养高中生的通用能力。

高中生;通用能力;德育工作;微项目

研究表明,高中学生正处于创造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其创造力、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批判精神等都达到了最新的水平,这一时期是培养高中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重要阶段。如何培养高中生的通用能力成为如今高中学校面临的重要课题,其中,高中德育工作与学生通用能力培养的融合成为一种有效的途径,有利于充分运用德育微项目提高学生通用能力培养的时效性。

一、高中生通用能力培养的内涵

1.通用能力

“通用能力”一词源于国外职业培训领域,英国商业与技术教学委员会(BTEC)倡导一种新型的职业培训模式,主张将学生作为培训的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并以学生最终“学的结果”作为评价标准。通用能力主要分为智力、性格、成就等方面,BTEC根据职业能力的几个重要方面,将通用能力总结为以下几点: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与他人合作共事、交往和联系、安排任务和解决问题、数字的运用、科技的应用、设计和创新,这几个重要的通用能力与职业能力是相一致的。

2.高中生的通用能力

通用能力是具体的能力模块,如写作能力、演讲能力等,就像职业通用领域的7种能力一样,在任何职业中都能运用这7项能力,它是一种标准化的、通用的能力。学生在学习和生活领域中也应具备通用能力,主要包括知识、技能、态度、个性、心理承受能力等方面。参照职业通用能力,根据高中生的身心发展和学习情况,笔者将高中生的通用能力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能力,独立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共同交流能力,协作能力,表达能力,承受挫折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二、“微”德育研究

1.“微”德育概念

随着教育的发展和进步,微德育教育形式发展出现并逐渐得到应用。微德育并不是简单的“德育课”,其特点主要体现在“微”上,即渗透至各个方面的德育。微德育涉及细小、具体的事物,虽然这种“微”带有一种随机性,但微德育的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设计等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涉及高中生的思想、身体、心理、价值观等教育领域,是高中生综合发展的必然要求。

2.微课程

微课程一般制作只需5分钟,且内容表达简洁、精彩,其教学内容着重体现“微”,注重将教学内容的重点放在具体问题中,从“小现象、小故事、小策略”等细节入手,具有鲜明的主题,每一课都体现出一个问题,通过逐层深刻分析,收到发人深思的教学效果。高中学校的德育需要课程实施、长期规划、长效管理,但同时更要深入细枝末节,从社会的各种“微现象”中发现并总结“微问题”;要转变教育理念,重现建立德育“微组织”,加强对“微平台”的开发和利用;要创新“微产品”,丰富高中生的“微体验”;更要重视高中生的个性化发展,促使“微德育”不断完善。微课程是一种载体,记录了优秀教师的经验和方法,为其他教师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方式,且有助于达到固化经验、传播方法的目的,同时,微课程还是一种研究方式,它引导普通老师有效转变教育教学、科研的模式与观念,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三、培养高中生通用能力的途径

高中教师在德育实践环节应不断探索和实践高中生通用职业能力的培养途径,运用德育微课程、德育微项目等方法,组织开展各项提高学生通用能力的活动,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通过精心策划和实践调研,努力达成各项微教育、微项目的目的,达到培养和锻炼高中生通用能力的目标。

1.德育队伍“微培育”,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

首先,要转变高中德育教师的传统教育理念。在微德育模式下,每一位德育工作者都是一名设计师,通过运用创新、科学的教育理论培养学生的思想和能力,使学生在其设计的教育模式下深刻体验自身的不足和缺陷,并形成自主、完善的想法和能力,最终获得成功的快乐。因此,“微德育”工作者要转变德育理念,不断创新德育产品,引导学生运用德育产品来培养和完善自身的综合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其通用能力。

其次,高中德育校长要注重利用德育微项目提高学生的通用能力。重点是为学校培育出一支高素质的德育教师队伍,德育校长在此过程中从“微”处入手,将德育工作的重点分配至各个班级的班主任来开展,从而形成逐层的德育工作团队。

2.开展微型德育课,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微型德育课不应局限在教师课堂上,课外实践课堂更能够吸引高中生的兴趣,提高他们锻炼通用能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了保证社会实践活动安全、顺利地进行,学校领导、教师要对活动的各个细节做出周密的安排,提前制定应急预案及活动方案,并由校级领导和教师亲自带队。例如,开展参观名人故居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跟随课本内容感受文章中的真实场景和风土人情。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专题博物馆,带领他们体验各种主题的惊险刺激、引人入胜的游乐项目。在整个实践活动中,学生时刻跟随自己的小组,做到在活动中互帮互助,充分发挥同伴引领的作用、团结协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等。同时,教师还利用课外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树立保护公共设施的意识,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德育微课程之社会实践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使他们开阔了视野,提高了社会实践能力,还尽情释放了青春的魅力。因此,学校应设计更多符合学生生活、锻炼学生通用能力的德育微课程,以不断提高学校德育水平。

3.实施德育微项目、微主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笔者认为,教师应针对高中生须具备的通用能力的具体内容,开展各项德育微项目。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班会上或团课上开展微讲堂项目活动,并在符合高中生通用能力各项内容的前提下,使每一期的项目都存在差异。比如,开展实现学生“微心愿”的助力行动项目。在此项目中,教师应首先征集学生的“微心愿”,然后再结合学生自身的身心发展需要和通用能力的内容,帮助他们实现愿望。同时,通过对学生愿望的实现,提高其对班级、团委等学校各项组织的信任,提高其思想政治水平。此外,还可以开展高中校园才艺“微舞台”项目,组织开展各项表现学生个性才艺的活动项目,如校园辩论赛、篮球赛、足球赛等,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

4.利用德育的各项细节,全面提升学生的通用能力

首先,教师应将高中德育组织化整为零,走向小型化、动态化。传统高中德育组织是由学校、年级、班级、团组织这几部分组成,其中这几部分构成的整体规模较大,不利于德育在工作细节上的创新。德育的“微”注重组织的小型化发展趋势,例如,在班级内部建立德育小组、团小组、小型社团等微型组织,使班级德育工作实现动态化发展。在德育组织向微型化发展的前提下,学校要建立微型化的德育制度,建立各个组织的不同管理制度,然后将学校的大型德育教育活动分为多项微型活动,使每个微组织通过创新开展内部活动。这样,整个学校的德育工作就能得到有效激活和完善,还有利于培养每个微组织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协作能力。

其次,运用德育培养高中生的通用能力,要从小处着手,完成德育工作各方面的创新和改进。“微德育”并不是要树立华丽的教育理念,而应从德育工作的细节出发,不断创新和改进教育方法。由于每个学生对不同通用能力的感受不同,所以教师要重视学生对各项通用能力的体验,努力找到德育工作顺利开展和推广的点,并不断尝试,在错误中积累经验,从而完善德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

最后,德育教师要关注互联网时代的最新工具,运用微时代方便、快捷的工具开展高中德育工作。微德育是微时代发展下的教育产物,因此,德育工作要充分运用微博、微信等微工具,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从而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价值理念,并将通用能力的培养融入德育中。此外,教师还可以运用互联网上的微工具,向学生宣传具有积极性的信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之通过自身的努力逐渐提升各项通用能力。

对此,教师可以在班级信息群里开大会,成立班级微信群,让学生和家长都参与其中。当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与生活中产生了困惑时,大家就相聚在群里,你一言我一语,共商解决问题的大计。比如,在微群里举行家长会,讨论“怎样在家庭教育中为孩子减负和减压”。大家完全没有常规家长会上的那种拘谨,个个畅所欲言,说出了中考前家庭教育的困惑,教师则针对家长最感兴趣或最疑惑的问题一一进行了解答。

综上所述,参照通用职业能力的内容和高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高中生通用能力可以分为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能力、独立分析、表达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协作能力、承受挫折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这几个方面,这几项通用能力的培养对高中生的学习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将高中生德育工作与通用能力的培养相融合,运用德育工作中的教育微项目充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通用能力。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高中德育工作面临着机遇和挑战,要顺应微时代的发展特点,走出一条德育“微”之路。

[1]贺丽.史料教学与高中生创造性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D].杭州:浙江师范大学,2013.

[2]吴登龙.普通高中德育实效性的研究[D].广州:广州大学,2013.

[3]樊蔚.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4.

[4]郭南.微公益对中学生德育的影响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4.

[5]王丽.高校博物馆对青少年的德育功能及其开发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4.

[6]刘晓青.高中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4.

[7]孙晓阳.基于培养高中生创新能力的“Z+Z智能教育平台”的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8]陈垠亭.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学校德育体系问题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4.

[9]陈卫东.学生每天的精神快餐——浙江省余姚市舜水中学《德育微课》之校本设计[J].基础教育课程,2014,12(18):18-24.

[10]代德伟.基于建模的中美学校德育要素比较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理工大学,2013.

(编辑:朱泽玲)

G631

A

1671-0568(2016)24-0127-03

陈奉阳,浙江省淳安县汾口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德育工作高中生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