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杭
(西北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我国基础教育公平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对策
苏杭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基础教育作为人生命中最根本的教育,这一阶段强调教育公平尤为重要。基础教育中存在教育资源配置及师资力量不均衡、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群体受教育的不均及学校和课堂中的不公平现象;从加强政策保障和监管机制、加强法制化和制度化建设、因地制宜和因材施教、转变观念等方面来降低教育不公平现象的发生。
教育公平;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基础教育是我国教育系统中具有奠基性作用的教育,是为“人”的一生发展打基础的教育,但是我国基础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众多,公平问题便是其一。这不由引发我们的思考:为什么要强调教育公平在基础教育中的重要性?基础教育中的教育公平问题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拟就这些问题作出一些思考。
基础教育作为教育系统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人的生命得以更好展现的基础,在人一生的发展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社会的健康运行也有重要作用。基础教育是追求普适性的教育,要求每一个人可以接受全面的课程,而我国是一个自然条件多样、人口分布不均、少数民族众多的民族,加之个体发展水平的差异,要实现教育的普适性,其中便会涉及到教育的公平问题。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是实现教育更好发展的条件保障,只有教育实现在不同区域、不同个人的公正的发展,也就是创造教育发展的一个公平的外部环境,使每个地区、每个人拥有的教育资源平等,享有公平的教育权,才能更好的实现教育的内部发展,即为教育实现传递文化、知识和影响人的发展提供安全和舒适的外部条件。因此,在基础教育阶段强调教育公平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在这里,我们需要区分一下“公平”与“平等”两个不同的概念。“公平”与“平等”是近义词,但不是同义词,公平不等于平等。公平是指“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面”;平等是指“人们在社会、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享有相等待遇”或“泛指地位相等”。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商务印书馆,1983.P143在这里,公平带入了价值观和伦理观,平等则强调数量等的一致,公平更注重依据个体的不同,平等则注重每个人的相同,平等是公平的主要内容。因此,教育公平并不只是追求数量上的一致和各个方面的相同,而更强调依据不同地域、不同个体的发展而投入相对应的硬件及软件设施。
顾明远教授认为教育公平有三层内容:入学机会公平、教育过程公平、教育结果公平。②顾明远.因材施教与教育公平[J].现代大学教育,2007,(6).在多数的文献中,也可以看到对这种划分的采纳,除此之外,在教育公平的划分中,还经常可以看到区域公平、城乡公平、校际公平、性别公平、阶层公平等概念。笔者认为这些概念的划分是从横向和纵向两个不同维度来看的,从纵向上看,随着历史的不断演进和发展,教育逐步实现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再到结果公平;从横向上看,教育发展过程中,由于地域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和对我国传统文化理解的不同,而出现了上述几种不同的概念。这些概念的出现,虽然在表述及表述程度上有所不同,但同时反映了我国教育发展中需要关注的公平问题。
1986年我国开始实施义务教育,直至2012年我国已全面推行“九年一贯”制的义务教育,这说明了我国的儿童已实现了入学机会的均等,但是在实现了这个目标后,需要追求的是怎么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从量到质的发展需要一个过程,而要实现从量到质的飞跃还需要做出更大的努力,而当中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一)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
尽管我国基础教育在近几十年的发展中取得了长足进步,基本办学条件都得以改善,但是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以及学校和学校之间,可以明显地感受到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问题。如当前出现的择校问题、校车问题、在就近入学政策实施后的原有资源浪费问题等等,这些都体现了教育资源的配置仍存在问题。
当提到这些问题时,笔者不免会想到芬兰的教育,在《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一书中,提到一所只有15位学生的迷你小学,这所小学处于芬兰的偏远郊区,全校一到三年级,只有15位学生,但是“它和所有学校一样,该有的设备一项都不缺。”“除非政策是要关闭学校,不然只要学校存在的一天,它绝对享有所有义务教育中该有的福利与资源。”①陈之华.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P119回顾我国偏远地区的资源配置,和城市学校的差距鲜明,如校舍的建设、教室内硬件设施的配置,城市和乡村、学校和学校之间有着不同的风景。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的差距。我国东、中、西三部以及三个区域之间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明显不同,受自然条件的限制,东西部经济发展差异显著,教育发展水平也表现出了相对的差异。我国中西部的自然条件相对东部沿海地区较差,偏远山区较多,学校分布零散,交通不便利,教育条件相对有限,孩子们上学受限,现在在普及义务教育后,基本上实现了每个人都有学上。但是在基本的办学条件满足后,学生怎么能够得到更好的技术、资源条件的支撑呢?
当前全球处于信息化的时代,在教学中信息技术的使用越来越频繁,但是身处边远地区的孩子对信息的接受和使用在一定程度受限,只能限于接受书本教材知识,基础教育不只是要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逻辑能力和分析能力,但是死读书、读死书这种教学还广泛存在于这些地区,试想,在结束基础教育的学习后,这些孩子和城市孩子面临同样的工作、同样的处境,承担的不是会更多吗?再如校车的配备问题,近几年,校车事故频出,撤点并校本是要解决资源配置的问题,但是在落实中由于对政策解读的出错,出现了一刀切的情况,在撤点并校后,资源真的就能更加合理利用,学校规划就能更加合理了吗?有政策实施后的保障吗?校车的配备在交通不便的地区如何解决呢?对校车的配备和使用有明文规定要具有的规格和标准吗?又如城市里出现的“择校热”、“学区房”的问题,不也是和学校资源的配置相关吗,大多数家长为了使孩子能接受更好的教育,争先把孩子送到条件好的学校,使学校和学校之间也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
第二,政策保障力度不强。在相关文件下达并实施时,缺乏相应的保障措施。政策虽然出台,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如何保障教育资源进行了合理的配置呢?又如何保证在进行教育资源的配置时是符合当时当地的要求了呢?我国学校的办学规模不尽相同,在进行资源配置过程中缺乏基本的制度和机构进行保障实施。
第三,缺乏相应的监督和反馈机制。虽然我国有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校舍建设与管理工作的通知》、《义务教育法》、《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总体方案》、《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关于切实落实中小学安全工作的通知》)提出加强对学校校园校舍的建设、网络的接入与使用,但是在教育资源具体配置的实施中怎么进行实施,落实后用什么标准进行检定,在落实一段时间后是否进行多次的勘察和检测等等问题,却没有提出相对具体的说明。在教育资源配置后,学校是否把最基本的设备配置齐全,是否得以合理利用,对于条件较差的地区而言,领导更是远离此地,只有例行检查时才有可能出现在这些校园中,在这些方面缺乏相应的监督和反馈机制来对教育资源的配置问题进行督导。
(二)师资力量不均衡
同样,我们可以从《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一书中看到,在芬兰,尽管教师的待遇不是所有行业里最高的,但教师却是一项崇高而备受尊重的职业,需要的都是具有相应文化程度和热爱教育事业的人进入此行业。我国则不然,师资力量存在明显不均衡的情况,师资力量的不均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地域之间教师的分配不均衡;二是不同学段教师的专业结构分布不均衡。原因如下:
第一,一线城市比二三线城市的条件和发展空间较好,城市学校的工作条件较乡村较好,更多的师范生更倾向于在更好的城市和地区从事教师这一行业,许多农村地区师资严重短缺,并有许多教师空有编制人却不在学校任教的情况,而在较好的学校中,众多师范毕业生努力考入这些学校,前者门可罗雀,后者门庭若市,两者形成了鲜明对比。
第二,我国长期的观念影响,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从小就被长辈教导,知识可以改变命运,而获取知识就要接受教育,教育也承受了其本该不应承受的责任,纷纷通过接受教育寻求一份好的职业,中高考被视为“鲤鱼跳龙门”的关键,在接受基础教育升入高等教育并毕业后,更多的孩子则追求更好的发展,从农村出来何其不易,怎么能再轻易回到农村呢?
第三,我国基础教育的学段可分为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高中后还有高等教育范畴内的大学。在这几个学段中,目前幼儿园的师资水平最低,大学的教师专业结构最高,而幼儿园和小学是学生人生发展的关键期,却将此重任交给了专业结构较低的教师承担,可以想象,地基不稳,高楼何以坚固。
(三)“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的出现
我国经济结构呈现城乡二元的发展结构,众多乡村家长涌入城市打工,这就形成了“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的现象,相应地,这些儿童的教育便成了我国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父母的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之外重要的一种教育形式,对于“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而言,家庭教育短缺,接受学校教育艰辛,甚至会出现对这些儿童的排斥现象。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有以下原因:
第一,家长的错误观念使然。多数外出打工的家长迫于生存条件而不得不去收入较高的城市打工,以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条件,可是细想,什么是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条件呢?让孩子吃得好、穿得好就是更好的条件了吗?儿童时期,最需要的是来自父母的关爱,是心灵上的满足感和安全感,儿童不懂什么是物质条件,他们只要和父母在一起得到安全感才是他们所需要的,而外出的家长忽略了这一重要的因素,这也是受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功利性的影响,金钱至上、物欲横流的社会,如何使这些身处条件较差的家长不受整个社会发展的影响呢?如何使教育能摆脱这些影响呢?
第二,政府对这些儿童教育发展的政策缺失和保障不力。就这个问题,虽然政府采取了措施,许多研究机构也对此问题纷纷建言献策,可是这些问题仍然广泛的存在,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出针对“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的教育,仍缺乏相关的改进措施和保障。
第三,我国传统文化美德的缺失。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随着社会工业化的发展和变迁,逐步受到侵蚀,重“德”重“仁”的传统逐步被社会的功利性淹没,“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在教育过程中,受到社会或隐或现的排斥,却忘掉了我国发展传承的“仁者爱人”、宽容爱人的美德。
(四)学校和课堂中存在的公平问题
学校和课堂中也存在教育公平的问题,这是从微观层面而言的。当前我国提倡素质教育,提倡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提倡因材施教,追求学生的个性发展,但是在具体的学校和课堂中,要从传统的教师高高在上的现象转向学生为本,仍需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就不免会出现教育公平的问题,如教师在学生的发展中的作用不容小觑,教师对每个学生态度的不同,给予每个学生的时间和奖励的不同等,这些对学生的发展有隐性的影响。这些也是不容忽视的存在于基础教育中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一是由于教师为追求教学进度,完成教学目标,在课堂上与学生的互动中会忽视学力较低下的同学,对待不同学力的学生持不同的态度,这里的不同的态度本应是因材施教的态度,对待不同学生采取不同态度以对学生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在现实教学情况中会出现教师的差别对待,喜好分明;二是由于教师缺乏因材施教的意识和方法。
(一)自上而下的方法
自上而下的方法是指从政府为出发点,实施相应的解决基础教育公平问题的策略,通过政府影响基础教育中的公平问题的解决。
1.加强政策保障和监管机制的建设
关于基础教育发展中出现的教育公平的问题,我国政府出台过相应的政策、法规、文件、通知等,但是在出台这些政策后却缺乏相应的保障机制和监管机制。在教育资源的配置方面,国家应不分民族、不分地区、不分学校,将最基本的硬件设备和教师配置齐全,通过保障和监管机制促进教育资源在每个学校得以配置,并进行定期的检查、维修、调整和反馈,以期促进教育资源最低限度的均衡发展。在师资方面,一方面要加强对在职教师的培训,提升在职教师的教学专业发展水平,特别是对农村学校教师的关注和培训,并给予政策倾斜,同时要加强师范生的培养,在其未来从事教育行业时能够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专业结构和专业素养;另一方面要根据城乡教师数量和质量不均衡的问题,凝结政府人员、专家、研究者、教师进行研究,以得出真正适合当前城乡二元结构下教师分布不均的解决之道。就留守和流动儿童而言,政府在实施弱势补偿政策时要考虑受补偿儿童的心理,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对其进行补偿,否则会变成对这些儿童的另一层面的歧视,此外,对儿童的流动可以建立学籍流动政策,国家对每个儿童的资助应跟随儿童的流动而流动,以使每个流动儿童在流动过程中更容易地接受教育的变动,并加强对这些政策的监管,看是否落实在了每一个儿童身上,落实情况如何,与实际实施情况的匹配程度如何,是否需要作出调整,这都需要在监管的过程中得出。
2.提高基础教育的法制化和制度化建设
从国家层面而言,在基础教育发展中,正如当前遇到的校车问题、择校问题等,需要建立法律性的规约进行法律、法理上的约束,明确责任意识,一旦出现问题,立马可以找到责任负责人,以加强相关人员对基础教育发展中的问题的重视,真正做到权责分明,真正做到政策落实过程中政策旨意的正确解读和传达。不论在城乡、校际之间,都要有明确的法制化的规约进行约束。从学校而言,应加强各个学校自身的制度化建设。通过法制化和制度化的建设对基础教育发展中的公平问题进行规约,以提高教育公平的实施和解决。
3.坚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基础教育的发展要保证基础性、全面性和全民性的实现,这是最低限度的基础,在保证每一个人都不能少、每一样课程都不能少和每个人的一生都不可少的前提下,尽管存在城乡差异、校际差异,但是在基本条件满足的条件下,要实现因地制宜,教育公平以追求平等为目标,但并不是绝对的公平和平等,是存在差异的公平,所以在基础教育的发展过程中,要根据当时当地的条件进行资源配置、师资力量、结构的调整。在课堂的教学中,公平也不是绝对的公平,每个人具有的天资不同、个性不同,学校和课堂中的公平要求教师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差异水平促进其在自身已有条件下的发展。
(二)自下而上的方法
自下而上的方法主要是指家长、教师观念上的转变,通过底层的观念转变从而促进基础教育中公平的实现。观念是深深植入人们脑海中的主观印象,对人的行为具有意向性的指导作用,观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而逐步转变的。受我国传统观念的影响,“学而优则仕”、“知识改变命运”、“赢在起跑线上”等等这些长期流传下来的观念对教师、对家长产生了深远影响,进而对孩子产生影响,进而影响教育中的公平。如“学而优则仕”促使学校、教师、家长追求教育的成果,孩子们读书目的是“出仕”,也就是找一个“铁饭碗”的工作,这种观念促使学生追求更直接的工作,纷纷涌向条件优越的地区,而很少有人愿意再回到农村,从而也对城乡教育二元化的局面起到了间接的促进作用。所以,不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应转变传统的观念,更加注重对孩子个体的认识,农村家长应转变家庭教育的观念,认识到孩子除接受基础教育外,家庭教育对孩子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家庭教育对孩子接受基础教育的影响,教师应真正热爱教育事业,转变师道尊严、成绩就是一切的传统观念,将注意力尽量转移到学生个性发展上。
教育公平问题的解决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基础教育作为人一生奠基性的教育,基础教育发展中的公平问题的解决更为重要,因此,在认识到基础教育公平的问题后,更要予以全方位、全面性的解决之道,以求实现基础教育中每个孩子都能上好学的目标,真正为人生命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1] 陈之华.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
[2] 王瑜.公平视域下美国义务教育改革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3.
[3] 鲍传友,西胜男.“后普九”阶段义务教育公平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国教育政策评论,2008,(12).
[4] 袁振国.更加注重教育公平(代序言)[J].中国教育政策评论,2008,(12).
[5] 庞君芳.教育公平机制的四维分析[J].全球教育展望, 2015,(2).
责任编辑:刘海燕
文字校对:伯恕
G639.2
A
1008-8539-(2016)05-006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