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志新
讲标人不再是独立的自己,而是代表着公司,讲标人的表现决定了客户是否认可公司的专业水平,是否愿意成为合作伙伴。
讲标不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综合实力的展现。
也许你在业内很有水平,但在与客户正式合作前,客户并不了解你,他们只能通过静静躺在桌子上的标书和站在面前讲标的你去认知、去感受。此时讲标的你不再是独立的你,在这一刻你代表着公司,在这一刻你的表现决定了客户是否认可你公司专业的水平,在这一刻决定了客户是否愿意跟你公司打交道。所以,讲标不是一个轻松活。
2015年我受邀成为国家某部委“宣传策划暨形象设计”招标项目的主审之一。主要工作就是对入围的三家乙方公司进行选评,为甲方发现适合的合作伙伴。这当中包括对标书的审核,听乙方讲标以及现场交流等环节。
进入讲标环节的是三家著名公司,简称A、B、D公司。
A公司可谓大名鼎鼎,在这里不细描述,大家也不用对号入座。通过对标书的审评,基本上认定这是一个“跑题”的公司。满本标书都是对自己公司的介绍,而对招标机构没有任何提及。当我们确认讲标人照本宣科重复标书时,这家公司因为大名鼎鼎带给我们的期待基本也化作了零。除了讲概念,就是讲工作思路,话里话外认为客户的出价低。“费用低我们也能做,但总感觉要是投入精力做这个小案子,有点儿亏得慌”。这种“亏得慌”的态度让我们都感到很奇怪,那耽误了大家的时间岂不是“双亏”。
B公司基本上也算鼎鼎大名了。这家公司在标书上出现了招标部委的标志,透过截屏我们也能看出这家公司浏览过招标机构的网站,但标书涉及到招标工作要求的内容并不多。讲标平平,并没有什么亮点出现。但在现场交流阶段,B公司出现反转。因为负责讲标的两人曾经在相关部委工作,下海后进入到公关行业。他们表现沉稳,回答问题也很坦诚,并且在与主审交流时明确提出渴望获得合作的机会,表示以此项目作为双方磨合的切入点,希望获得更多、更长久的合作。
D公司提交了相对完善的标书,并且是两本。一本是资质内容类版本,包括营业执照、授权书等等;另一本是针对招标公司服务需求内容工作的成果体现。在审评标书阶段,大家一致认为D公司是态度最好,前期投入时间和精力最多、准备最充分的公司。但在讲标阶段却没有标书精彩,面对专家主审的提问,讲标人啰哩啰嗦,所问非所答,导致先前优势尽失。
基于此,特总结四点建议,希望带给大家启发。
1.不轻易投标,投标必重视。面对投标,可以拒绝,但一旦参与,就必须要从态度上给予重视,否则辛苦积累起来的品牌效应以及外界对公司的水平预期,将会大打折扣。没有前期准备,只有照本宣科;不讲客户要听的,只讲自己要讲的,注定不会有好的结果。
2.可以谈思路,更应重成果。对客户谈思路,谈工作流程,但不应该空谈。工作思路是否被客户认可,完全取决于你对客户服务需求的劳动成果。
3.优选讲标者,演练不可少。能讲标的人很多,能讲好标的人不多。现场交流表现出的沟通风格、应对水平等对招标结果都会产生改变,尽管你的标书看起来还是不错的。因此,建议讲标者在面对客户之前,进行内部演练。
4.态度第一位,能力非主因。讲标实际上是未来合作伙伴之间的第一次正式见面。讲标人不仅要把标讲清楚,更要传递出一份对甲方的态度。在现场交流过程中不仅体现出讲标人的沟通能力,也体现出其睿智以及应变能力。而讲标人大则代表公司,小则代表服务团队,对众多能力趋近同质化的乙方而言,投标最终胜出并不仅仅取决于能力,态度才决定天平的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