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威
传统企业,缺少的是与用户在有效的渠道上进行更经常、更有价值的交流和对话,不能满足于做展会,做微信号,而在于要发现价值,传播价值。
在互联网大潮中,传统企业,特别是传统的工业企业,也在每天考虑着转型,从商业模式,到品牌战略、传播渠道,只是那种颠覆性的感觉好像没有那么强烈。我跟业界的同行聊起来,大家感觉都是温水煮青蛙,到最后会完蛋,但是水慢慢烧着,绝命的一击还轮不到我们呢。
在互联网全面颠覆商业的游戏规则时,冲击最大的是传统媒体。2015年底又一批纸媒停刊退出,预示着这一轮风暴还在继续,就是上海报业总经理高韵斐概括的“三个一批”:一批传统主流媒体将退出历史舞台;一批传统主流媒体转行为新型主流媒体;一批新的媒体成为主流媒体。
同时受到冲击的是中介服务,如公关公司和广告公司,媒体在转型中不停地高喊“去中介化”,跟甲方诚恳地说公关公司能做的我们都能做——策划、制作、传播,提供一揽子方案。公关公司的危机感每天都在上升,但是同样,4A公司的老客户还不至于马上跑掉,跨国公司、B2B企业传播的转型还没有那么立即具有颠覆性。
其实,传统企业真的是危机重重,媒体和传播环境的急剧变化,原有的渠道、生态圈正在重新组合,仅仅靠做几场产品发布、展会,公关公司每周发一条新闻稿,这种模式离时代的核心已经越来越远。
中国人民大学的胡百精教授总结了三个互联网时代传播的主要论断:没有用户的传播;没有对话的传播;没有生态的传播是没有价值的。
对于传统企业来说,我们缺少的是与用户在有效的渠道上进行更经常、更有价值的交流和对话,这几个形容词不是为了好听,而是真正的差距,我们不能满足于做展会,做微信号,而在于要发现价值,传播价值。
我经常讲,传播的核心观念在互联网时代没有根本变化,就是紧跟相关性,创造相关性,与用户不仅产生利益关联,也要注重情感关联,同时关注用户所处的传播生态链、朋友圈,在离他最近处,制造跟他最相关的内容,与用户对话和互动。拿微信来说,每天只发产品介绍,自我吹嘘,很快就会被人忽略或者拉黑,相反,如果你不断提供行业洞察,令专业用户信服,愿意听你的意见,你的成功就在此铺垫。
最近听到一个讨论,谈初创企业的营销战略。一位专家说,刚建立的小企业没有营,主要是销,而销售的焦点是了解用户决策的过程,尽量在前端影响用户。举例说,一个小家装公司,发现新房最初的施工项目是改水改电,而负责这项施工的师傅,做完就完了;后来,该公司的设计师与改水改电师傅联手,再后来与房屋验收部门联系,设计师从最早期就开始与房主沟通,导致了公司业务迅速增长。我常听到这种“销售前端介入”模式的例子,更多担心的是,为用户忙活所有这些事情,所有的投入,会不会最后被意外的因素干扰。
我有好多营销的朋友圈,大家总在讨论问题,相比之下,传统企业的传播人员没有那么积极。传统企业其实也在做互联网式营销,只是没有那么善于总结,只是慢一步变化还不会迅速危及到生存。但是,在互联网行业、B2C行业人狼已经战成一团,传统工业企业却连“狼来了”的警告都没有听到,也很不正常。我们在传播上面临的挑战是一样的,那么B2B企业要不要也绕过媒体,自己做一个活跃的用户生态圈?或者利用媒体的资源将其完成?
在传统企业像温水中的青蛙正在被慢炖的时候,那些感到不爽,奋勇跳出来的蛙们,也许会创造一个全新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