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天台县始丰街道中心小学 齐笑笑
三年级教材习作“清朗”教学策略探索
□浙江天台县始丰街道中心小学齐笑笑
三年级是习作教学的起步阶段。笔者参加了我校市规课题《基于“清朗”理念的农村小学中高段教材习作教学的实践与探索》的研究,在平时的单元习作教学过程中笔者努力地以“清朗”为目标。“清朗”是指不受任何干扰和遮蔽的、自由的清晰明亮的一种教学理念。为了达到“清朗的习作教学”,笔者认为可以实施以下方面的教学策略。
纵观人教版三年级各单元的编排,从单元导语到课文,再到口语交际与习作,每一个语文活动都紧密围绕单元主题展开,是一个无法分割的单元系统。如三年级(上册)的第一篇单元习作,习作主题是“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编者充分考虑到了本次习作的要求,很巧妙地将习作重点贯穿于单元系统中。四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为读写结合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安排的综合性学习和口语交际内容都与“课余生活”有关。显然,编者的意图是希望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感受不同国籍、不同民族孩子七彩的童年生活。基于这样的认识,结合第一单元的习作要求,我确定了本单元习作的整体目标为:用自己的话写一写有趣的课余生活,表达出愉快的心情与感受,并努力做到语句通顺、内容完整。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的习作也是如此。他们往往无法从生活中找到素材,习作也就无从下手。因此,我们要给学生提供支援,帮助他们积累习作素材。
1.写日记。日记是补充课堂教学,为课堂作文积累素材的最好形式。要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首先可以培养他们写日记的习惯。日记的形式学生容易接受。日记的内容可多可少,有话则多,无话则少。日记不像习作课上的命题作文那样严格,它容易触发学生的习作欲望和兴趣,是学生变“要我写”为“我要写”的良好契机。我在平时的教学中会不时地布置学生写日记,如心情日记,希望孩子们学会用文字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有时候还会让他们写写课堂日记,用课堂上所学的关键词来写一写,这样既梳理了课堂收获,又给他们提供了练笔的机会。
2.观察身边景物。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对身边的事物缺乏直观感性的认识,就让他们去描写,去评论无疑是很难的。对三年级的孩子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地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也比较真实生动。
如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写一篇观察作文。于是我提前两周布置了观察绿黄豆发芽的作业。到了习作课上,我问孩子们:“你们的豆子发芽了吗?”有几个兴奋地喊道:“发芽了!发芽了!”可一部分孩子一脸苦恼,追问原因发现这些孩子的豆子没有发芽。面对这样的情况,我没有慌,我事先找了豆芽发芽过程的图片,图片非常清晰。于是我让那些孩子先观察图片,然后进行习作指导,最后才让他们去写。事实证明,没有亲手做过实验的孩子基本上不会写。于是我马上改变策略,当天中午我就把那些不会写的孩子组织起来去观察。当时秋意正浓,我们校园里的银杏树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我让他们看一看银杏的样子,摸一摸树干,想一想树叶飘落的样子,还可以捡一片落叶来观察一下。看着他们细心地观察,激烈地讨论,我觉得他们肯定会有很多收获。这些孩子的第二次习作果然有了很大的进步。这不就是叶圣陶先生说的“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吗!没有生活经验就没有习作的素材,所以要想学生习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就要让学生在生活中通过观察积淀习作素材。后来的几次习作,只要条件允许我都会因地制宜地选取素材,让他们有话可说,有感而发。
3.提供影像资料。在多媒体技术发展的今天,老师还可以提供恰当的影像资料帮助学生积累习作素材。如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向同学们介绍自己去过的地方。大部分学生都说喜欢去“九九回归林”,可是要他们写的时候他们又无从下手了。于是我特意去了一次“九九回归林”,根据地点转换的顺序把美景拍下来,用这些照片制作成PPT并在照片旁边给出地点和一些关键词,然后让学生畅所欲言,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收获了更多的素材。
教过三年级的老师应该都能发现三年级的课堂作业本中“小练笔”占了很大的分量,因此我们在课文教学过程中,不但要让学生了解文章内容,更重要的是要关注文章的表达形式。我们可以通过“读写结合”,有计划地分散落实一些三年级学生习作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每篇课文的读写结合点,如句式练习、语段训练、篇章结构模仿等为支撑点,让学生逐步地学会运用语言,切实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这样一来,使单元的习作目标分解到了每次阅读教学的练笔中,习作教学过程也就成了一个高效、开放、有序的系统。
1.仿写——抓典型。小学课本中所选的课文,大多是经过筛选并符合小学生语言发展特点的文章。而且大部分文章都是名篇,不论是内容上还是语言表达形式上都是学生习作的范例。文中有许多优美的词句、有特色的片段,都是学生模仿的对象。我们可以向学生推荐这些比较典型的课文,让学生进行仿写,将“从学到用”、“从仿到创”紧密结合起来,这样就能降低习作难度。
2.续写——找拓展。续写就是拓展课内文本。教材中有不少的故事给读者留下了思考的余地,从而也给学生提供了练习写话的机会。因此,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课文故事结尾展开想象,让故事延续下去,使故事有个结果。
总之,课堂处处是作文,只要我们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充分挖掘教材的习作资源,找准教学策略,就能为学生写作提供现成的“下锅之米”,使学生有话可说,有材料可写,从而让习作教学变得“清朗”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