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柳 熊彦娥
(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 湖北武汉 430065)
基础医学教学中加强人文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刘晓柳 熊彦娥
(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 湖北武汉 430065)
摘 要:在基础医学教学中恰当地渗透人文教育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医学教育的要求,是医患关系日益紧张对医学人文教育的现实需求,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全面推进医学教育改革的需要。因此,医学基础课教师应增强渗透人文教育的意识,努力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和渗透人文教育的水平,教学中通过结合医学生实际,切实增强职业意识、对逝者的尊重之情、对生命的敬畏之心以及团队协作意识,以确保基础医学生医学人文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医学教育 基础医学 医学人文教育 人文素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对医学生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长期以来,以疾病为中心以及技术至上的观念对临床医疗的影响仍根深蒂固,医生重疾病,轻患者;重仪器检验结果,轻患者身心感受;重医疗技术处理,轻沟通技巧的应用。医患关系的日益紧张使得人文素质教育在医学生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尚未进入临床课程学习的医学生处于基础医学知识学习阶段,医学人文与道德伦理的理念尚未形成。因此,更应该在基础医学教学中加强对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的早期培养[1]。
随着医疗纠纷的日益增多,医患关系的愈发紧张,各个国家都普遍认为加强人文教育可以起到部分的缓解作用。因此自20世纪60年代起,西方人文医学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普遍提高了人文医学在医学院校课程中的比例。在课程设置方面,国外一些医学院校如美国哈佛大学、西余大学、英国格拉斯大学等为促进医学人文教育,积极对课程设置进行改革。美国医学院协会曾要求扩大人文选修课程,形成了涵盖哲学、文学、艺术、法律、伦理、宗教等方面的学科群[2]。在医学人文学科群中,医学与人文科学相交叉的边缘学科成为核心课程。在英国,许多医学院校开设有“医患沟通”,“医生与患者相处的能力”,“如何告诉患者坏消息”,“情商教育”的课程。美国医学院也普遍开设了“患者”、“行为科学”、“医患沟通的艺术”等人文社科与医学交叉的课程[3]。在日本,医学院校在第5学年,就开设继续医学概论,了解医疗与法律、伦理、与社会经济的关系,考试采取笔试与案例研讨、角色扮演、社会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在继续医学教育中还持续对医师的人文素质进行培训[4]。而在我国,尽管许多医学院校近年来也开设了部分的人文课程,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进步,但是,与欧美国家对比,我国目前医学人文素质培养的现状有所不同,仍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课程之间相互独立,缺乏与医学的充分结合,不能有机贯穿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中,仅凭一张试卷作为评定医学人文素质的标准。而在我校,医学生的人文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前面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如何将医学生培养成具有高度人文关怀、医德高尚、知识广博、具有进取意识和良好心理素质、能够适应医学技术发展要求的合格人才,是医学院校的重要责任,尤其是在学生刚刚踏进医学的门槛还处于基础医学阶段,就进行人文教育的渗透显得尤其重要和迫切。
教师既是医学理论知识传授的主体,也是人文素质教育的主导,要培养和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关键要加强教师的人文修养,要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科学素养,首先要提高医学院校教师的素养。 这里的教师素养不仅包括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还包括教师的思想品德和敬业精神,而教师的思想品德和敬业精神,能在教师对学生的言传身教中,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发挥正式课程教育所达不到的效果。
如何打造一支医学知识与人文知识兼备的师资队伍是一个关键问题。承担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和医学基础专业课的教师面临双重任务,必须扩展知识面,开扩眼界并改变思维方式和授课策略,完成由“专才”到“通才”的转变,而这种转变必须通过对专业教师的培训和再教育实现[5]。因此,医学院校必须重视教师的培养,对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教师进行医学人文技能培训,提升教师的能力和水平。持续开展教师培训,定期开展教育研讨和经验交流,提高教师对医学教育的正确理解。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医学不同于其他任何学科。卫生行业不同于其他任何行业。医学不仅是疗伤、治病和护理的技术,医学是关爱人的艺术,医学教师本人也必须对自己所承担的职责和任务有清醒的认识,要下工夫通过各种机会来提高自己、锻炼自己。 既要在本学科内有所建树,还要广泛涉猎各种人文知识,深入研究教学方法, 专业教师在医学专业教育中“重专业、轻人文”的理念一直在从中作祟,使得专业教师教学中只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这样就很难在医学专业教育中渗透医学人文精神。从事基础医学教学的教师,不仅应将复杂的机理、规律和现象讲解清楚,还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鼓励他们进行思考,同时采取各种措施,鼓励学生在学习医学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基础学科授课教师只有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才能有意识地挖掘蕴含在专业课中的人文内涵,真正做到科学与人文相融。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接受专业知识教育和训练专业技能,而且能更好地把人文精神与医学知识和技能直接结合起来,因此授课教师应当从提高自身人文修养出发,不断充实、丰富自己。
医学生的人文教育是一个连续的整体教育过程,应从学医的第一天开始,并贯穿从医的一生。人体解剖学是医学生最先接触的一门医学基础课程,更是一门人文教育和医学伦理教育课。应抓住有利时机不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使学生在学习解剖学的同时,了解人类健康面临的挑战,体谅患者及家属的疾苦,明确医生应履行的义务和职责,热爱并忠诚于医学事业。在教学中,教师应以身作则,与学生共同解剖尸体、观察标本,起到了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供医学生学习的遗体、标本来源都是遗体捐献者,遗体捐献者贡献的不仅仅是他们的躯体,更重要的是向社会展示了伟大的“人道、博爱、奉献”精神。他们以极大的勇气和高尚的爱心,为医学教育和科研事业的进步作出了无私无畏的奉献。因此在利用尸体作为学习对象的同时,加入生命伦理观的教育,使医学生更加敬畏生命,尊重生命,深切感悟“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意义。通过宣讲名人、科学家捐献遗体的感人事例,着重强调对尸体的尊重和珍惜,对尸体的尊重实际上意味着对人的尊重。当面对一具尸体时,学生很容易产生对伦理的思考,直接体会到所学知识是从许多逝者的奉献中获得,从而受到感化并逐渐形成人性的观念,自然地发掘人性的所在,这对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了相当有利的条件,就此种下“生命至高无上”的种子[6]。当学生遇到尸体搬运的劳累、做标本时常弄得一身脏、甲醛刺激造成涕泪交流、戴口罩使得呼吸不畅等困难时,适时地进行“不怕脏臭、不嫌苦累”的敬业精神教育,在教学中,教师以身作则,与学生共同解剖尸体、观察标本,起到了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
动物实验是生命科学发展的基础。医学研究过程中,通过人类疾病动物模型,揭示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为诊断与治疗提供了科学、实用的参考依据。医学教育中也要使用到实验动物。实验动物为医学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既然人有伦理上的要求,那么实验动物与人一样在社会中扮演着自己的角色,也应该同样得到善待。怜悯与慈悲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
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实验以活体动物为研究对象。实验教学中要做到讲授动物福利,并在动物实验中身体力行地爱护实验动物;做好术前麻醉、减少痛苦,在保证教学和科研前提下最大程度减少动物总量;在使用动物的过程中,应努力减少动物的痛苦,减少动物使用的数量,在实验课中只做有意义的实验,不要随意解剖伤害所用的动物,更不能虐待动物。在对动物进行组织的切开、止血、结扎、分离、缝合等基本操作的时候,任何一种操作都会造成组织的创伤,会对创口的愈合产生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反复强调要将练习的模型或动物视为自己的“病人”,每一个操作都为病人着想,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创伤。实验完毕后采用最小痛苦的方式结束生命,以体现对实验动物的尊重和临终关怀。当实验完成后,要求学生客服对动物尸体的恐惧和厌恶心理,不怕脏不怕累,自己搬运、清理和处理动物尸体,绝不容许随意残害实验动物及虐待尸体等。老师还可通过身边的事例告诉学生主动观察患者粪便、排泄物及脓血是医生获取诊疗信息资料的第一关,懂得不能“讳脏忌医”的道理。帮助医学生形成优秀医疗道德的义务感和责任感,成为不怕脏、不怕累,勇于为事业献身的新一代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的医学人才。
基础医学课程都非常注重实验研究,通过实验来验证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在具体实验操作中,由于实验材料的来源受到多种原因的限制,尸体来源短缺和价格的不断攀升,局部解剖学操作安排中,只能十来人共用一具尸体,不可能人人每次都有“主刀”的机会,也不是一个学生可以完全操作好。机能学、外科基本技能训练等实验都必须由几人共同完成,在操作中做到分工明确,同时充当各个角色的学生都应精诚合作。
接受素质教育长大的“90后”是个性化的一代,自我意识比较强烈,分析问题时有自己的看法,坚持自己的观点,不喜欢随波逐流,甚至会颠覆一些经典的东西,他们用新潮的言行向人们宣示自己是独立高傲的个体。但与此同时,很多人自以为很高明,不需要别人对他们指手画脚,接受不了别人的领导,更看不到团队的作用,缺乏集体意识与团队精神。有些学生在做实验时非常主动,总是抢着做,但是在出现错误操作时不听别人劝,也不喜欢和大家配合,久而久之受到了团队的孤立;另外一些学生正好相反,认为课堂上的这些事情都没什么意义,对团队的事情基本也都不太在乎,对团队和集体没有主人翁精神,不知道团队荣辱为何物,久而久之也会被团队边缘化。这时候教师就应该用自己的敬业精神和团队意识感染学生,用言传身教向学生们强调,再优秀的个体也永远超不过一个优秀团队的作为[7]。在分组解剖、观察标本以及动物实验的操作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团队精神中的分工与合作则非常重要。必须要强调团队合作,各种不同层次的学生配合,互帮互助,在操作中做到分工明确,同时充当各个角色的学生都应精诚合作。每人都为提高操作质量和学习更多知识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过解剖实践将理论知识要点如神经血管的走行、局部结构的层次、毗邻熟记于心,通过动物实验的操作理解复杂的机理,同学们只有密切配合才能在短短几学时的课堂中观察到预期的实验结果,任由每一个人自己发挥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发挥大家的团队协作精神。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同学们既学会了实验的基本技能,而且培养了医学生胆大、心细的专业素质,关键是培养了服从意识、相互协作的团队意识以及为达到共同目的的大局意识和奉献精神。
医学生要想成为医德高尚、知识广博、具有进取意识和良好心理素质、能够适应医学技术发展要求的合格人才,必须具备丰富的医学人文素养。这种素养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离开了发自内心地对逝者的尊重之情、对生命的敬畏之心,就不可能产生对患者的同情之感,
更不可能为医疗事业无私奉献。从点滴开始,在基础医学教学阶段加强医学生人文精神培养,必将大大提高医学生整体素质,从而为人类的健康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孙靖靖, 高袅.医学院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中国高等医学教育[J].2010(1):49-50
[2] William H, Schneider.医学人文学的历史与现状.医学与哲学[J].2009,30(1):14-16.
[3] 宫亮,周向东.国外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特点和我国的现状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1,08(23):106-107
[4] 张亚斌,刘小薇.国外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几点启示[J].医学教育探索.2010,09(12):1615-1617
[5] 汤军,王贵琴等.高等医学院校专业教师人文素质现状与策略研究.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J]. 2014(8):58-59
[6] 赵振富,金哲等. 解剖学教学中培养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解剖学研究[J]. 2012, 34(5)
[7] 张苏丽,商建宇.团队意识在医学机能实验教学中的意义.西北医学教育[J].2014,22(2):286-289
刘晓柳,职称:教授,研究方向:心内神经支配
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Infi ltrating Humanistic Education into Fundamental Medical Teaching
Liu Xiao-Liu, Xiong Yan-E
(Anatomy Department, Medical School,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430065)
Abstract:To infiltrate humanistic education into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process of the fundamental medical education is the demand of biological-psychological-social medical model, the need for thawing the tension between the doctors and patients, and the requirement to carry out quality education and medical education reform. So the fundamental medical course teachers should boost the consciousness to infi ltrate humanistic education into daily teaching process, build up their own humanistic accomplishment, and heighten their capability of humanistic accomplishment education. The teachers could ensure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humanistic accomplishment by enhance their career consciousness, increase their esteem to the deceased, the reverence to life and the sense of teamwork by integrating humanistic accomplishment education into daily fundamental medical teaching.
Keyword:Medical Education; Fundamental Medical Science; Medical Humanistic Education; Humanistic Accomplishment
第一作者简介: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13y022)
中图分类号:R-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