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动作描写中感受爱表达爱
——《卡罗纳》教学例谈

2016-03-01 15:38:15曹游繁
小学教学设计(语文) 2016年11期
关键词:卡罗动作文本

曹游繁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问题对策】

本课例主要探讨语文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问题。本教学设计以“爱”为线。首先,利用教师情感资源及教学媒体资源,创设情境,从感知文本,到亲近文本,走入文本。其次,精选教学内容,教简学丰,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大量的时间和机会留给学生,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重要的资源作用,老师只是做精当的点拨和语言表达的示范,使语言文字的训练落到实处。第三,发挥课外资源作用,使课内课外紧密地结合起来,丰富学生的阅读量。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抓住人物动作描写的语句,感受师生对卡罗纳的真切关爱之情。

3.懂得在别人遭遇不幸时,用自己的行为(动作)给予关爱。

【教学过程】

一、情感铺垫,渲染爱

1.世界各国的语言各不相同,但有一个词,发音却很相似。同学们跟我读,猜猜是什么?(妈妈)

一提到妈妈,你们脸上就如春风拂面,因为全世界的妈妈都一样伟大,一样爱我们。说说看,妈妈是我们身边最怎样的人?(最爱我们、最牵挂我们、最关心我们、最和蔼可亲……)

2.不过,有一个小朋友,他和你们一样大,可是他却永远失去了自己的妈妈。(板书课题)让我们轻轻地呼唤他——(齐读课题)卡罗纳。

【设计意图:成功的导入,让课堂涌动着“情”的暖流,生动的课从这里开始!】

二、整体感知,捕捉爱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说说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卡罗纳的母亲去世了,他遭到了巨大不幸。大家都关爱他。)

2.初读课文,你觉得:卡罗纳是个_____的孩子。(不幸、痛苦、可怜……)

三、研读交流,感受爱

(一)出示导学提纲

默读课文,看看面对遭遇不幸的卡罗纳,大家是怎么做的。找出最令你感动的语句,谈谈感受。

(二)生自读课文,圈画批注,师巡视

【设计意图:略读课文重在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读自悟,教学时应紧抓文章精要部分,引导学生在积极主动的阅读实践中感悟和思考。】

(三)交流品味

板块一:抓动作“拉”,感悟关爱

句一:老师把卡罗纳拉到自己胸前,对他说:“哭吧,痛痛快快地哭吧,可怜的孩子!……孩子,你要坚强哟!”

①生谈感受。

于指导朗读:

A.师范读

B.生齐读

文中同样写有“拉”这个动作的还有一句,找出来。

句二:我恍然大悟,没去拉母亲的手,却拉起卡罗纳的手,和他一块儿回家去。

①放学时,“我”没有和母亲亲密拥抱,也没有去拉母亲的手,却拉着卡罗纳的手回家了,这一“拉”,拉出了什么?

于指导朗读

是啊,这是多么温暖的动作呀,谁愿意来读读这句话?特别关注这个充满爱的动作。(个别读)

“拉”语气温柔些,给卡罗纳带去温暖的感觉,谁再读?

③引导想象

刚才我们抓住一个“拉”字,收获了多少感动啊!难怪卡罗纳看到一幅母亲拉着儿子的手的插图时,(出示图片)忍不住号啕大哭,因为就是这温暖的“拉”在伴随我们幸福成长。那么,在卡罗纳的心里有哪些母亲拉着他的美好记忆?(生答)

④感情朗读

是呀,多么温暖,多么幸福的画面啊,可是当这一切的一切消失的时候,卡罗纳仍然拥有老师的爱(出示句一,生齐读),当一切的一切都消失的时候,卡罗纳仍然拥有大家的爱(出示句二,生齐读)。

小结:看来一个小小的动作就具有温暖人心的力量呀。

板块二:抓动作“望”,感受真情

句三:“我心里不由得泛起一阵同情和怜悯,大家都屏息凝神地望着他。”

①生交流。

于如果你就是卡罗纳的同学,当你看到他这副模样出现在你面前,你屏息凝神地“望”着他,你想说些什么?

小结:这就是无声胜有声啊,透过这个“望”,我们似乎看到了同学们火热、真挚的内心。

句四:母亲把我推开了,她目不转睛地望着卡罗纳。

①说说你的感动。

于为了不刺激失去妈妈的卡罗纳,母亲推开了自己心爱的儿子,这样的行为怎能不令人感动?(出示插图)看,透过母亲那深情凝望的背影,我们似乎可以看到她的眼睛,她的眼里有什么?

小结:这一“望”,又让我们看到了母亲多少的深情啊!让我们深情地读读这句话吧!

总结:经过刚才的交流,我们了解到卡罗纳身边的人都用各自的方式,默默关爱着卡罗纳。他们的一言一行一眼神,都蕴藏着纤细而绵长的爱的力量,尤其是他们的动作——“拉”“望”,饱含着爱的深情,书写着爱的赞歌。

【设计意图:在保证学生有充分的独立阅读时间的前提下,教师大胆取舍文本资源,引导学生抓住动作“拉”“望”的语句感悟情感,把爱化作可触摸的东西,把语言文字训练与学生心灵感悟有机结合。因为注重了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自由民主的构建,学生才得以敞开心扉,倾注热情,与文本进行灵魂的拥抱、心灵的对话、情感的碰撞。】

四、写话拓展,延伸爱

1.学到这儿,你们对什么是爱,怎样去爱,一定受到了很多启发。如果你是卡罗纳的同学,你会用什么动作来表达对他的爱?

出示:当卡罗纳______时,我_____________。

2.如果说第一次读文,卡罗纳给你留下的印象是可怜。那么,学到这儿,你还觉得他只是可怜、只是不幸吗?

出示:卡罗纳是个___的孩子。(不幸中万幸、幸运……)

3.看来你们都懂得从感动中学会爱了。老师想送一首冰心奶奶的诗与你们共勉——

爱在左情在右

在道路的两旁

我们随时播种随时开花

使一路上穿枝拂叶的人

即使走过荆棘

有泪可落

却不是悲凉

——冰心

(师生齐读)

【设计意图:此环节让学生从关爱卡罗纳开始,迁移至关心弱者、帮助他人,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五、链接阅读,弘扬爱

1.介绍资料袋。

2.出示《爱的教育》部分目录,激发阅读兴趣。

【设计意图:资料袋的出示,是文本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一个展示,而对部分目录的介绍,更激起了学生阅读的兴趣。此环节实现了课内外知识的联系与沟通,引领学生走进了丰富多彩的文学世界。】

反思:

《卡罗纳》一文,笔触细腻,描写生动,课文紧紧抓住人物的言行,将卡罗纳的悲伤与周围老师、同学们以及同学家长的同情、关心和鼓励这两条线巧妙地糅合在一起,且行且叙,一句话,一个动作,甚至一个眼神,都意蕴丰富、情味动人。尤其是其中的动作,带给人们更多感动与启发。

基于以上这样的认识,根据“落实语文实践”“坚持自主合作”“发挥资源作用”三个基本理念,教学的过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加强语言实践

课中,教师通过引领学生自读自悟“面对遭遇不幸的卡罗纳,大家是怎么做的”,发现“课文非常细腻地描述人们的动作、语言、神态,巧妙而又准确地再现了人们对卡罗纳的那份真挚的感情”。在引导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写话“你会用什么动作表达对卡罗纳的爱”,使语文学习不仅仅停留在理解课文内容上,更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体现语文素养的培养与提高。

二、凸显主体地位

教学中,教师能精选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抓住人物动作描写的语句,如带“拉”“望”的句子,透过简单的动作了解当卡罗纳遇到不幸时大家是怎么做的,并懂得在他人需要帮助时用自己的行动表达关爱。这样教,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从课堂实际来看,几个带“拉”“望”动作描写句子的停留,为学生打开了足够大的深入文本、深入人物内心的空间,不管是读悟结合也好,动笔批注也好,都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积极调动原有的经验积累。同时,学生的情感空间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以进行积极的语言文字训练。

三、发挥资源作用

首先充分发挥教师的情感资源作用,披文入情,以情渲染情;其次发挥学生资源作用,通过一个“拉”的经验唤起,唤起生活体验与情感体验,想象卡罗纳有哪些和妈妈手拉手的温暖回忆,进一步体会卡罗纳的痛苦;最后延伸本单元“爱”的主题——课外阅读《爱的教育》,使课内课外紧密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的课外阅读。

猜你喜欢
卡罗动作文本
比钢铁更坚硬——弗里达·卡罗
艺术品鉴(2020年7期)2020-09-11 08:05:18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为爱行我路 一汽丰田卡罗拉
车迷(2019年10期)2019-06-24 05:43:26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电子制作(2018年18期)2018-11-14 01:48:06
亚当·卡罗拉的十大珍藏
车迷(2018年11期)2018-08-30 03:20:40
动作描写要具体
画动作
动作描写不可少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