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里有个爱的世界
——儿童阅读冰心作品的建议

2016-04-16 08:38:42周益民特级教师
小学教学设计(语文) 2016年11期
关键词:繁星冰心

周益民(特级教师)

冰心是“五四”以来卓有影响的女作家,其作品穿越时空,受众涵盖老少数代,尤为适合长少共读。在共同阅读中,不同年龄读者的经历与经验将会发生碰撞,在作品得以展示丰富意味的同时,长少间也获得了心灵的应和。

儿童阅读冰心的作品,可以关注什么呢?

一是领悟炽热纯真的“爱的哲学”

冰心有句名言:“有了爱就有了一切。”这是冰心一生不变的信念。可以说,母爱、自然、童真这三个层面构建了冰心作品的三块基石。

阅读冰心的作品,我们首先需要关注的,就是作品所表现的“爱的哲学”。

在冰心的笔下,母爱是“爱”的极致,是孕育一切的“万有之源”,神圣博大,具有至诚至大、至高无上的伟力。她以炽热的语言热情讴歌着母爱:“母亲呵!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躺到他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繁星·一五九》)

对自然的虔诚颂赞也是冰心作品的主旋律,大海、繁星、春水、明月、湖山,都是她笔下抒写的对象。

冰心从小随父亲生活在烟台海边,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容纳百川的大海是冰心童年生活的舞台,是她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在她的目光中,世界便是“一望无际的湛蓝湛蓝的大海”,海就是她的故乡。大海、星光、晚霞都是她笔下的歌唱。即便在美国读书期间,慰冰湖畔也留下了她与大自然的絮语。甚至她写母爱、父爱,也以海为载体,让海传递爱的消息。诗歌《纸船》中,她将自己对母亲的爱恋叠在小小的纸船中,借海浪送给母亲。下面这句则应该是对海爱到极致的表白了:“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我以为海比山强得多,说句极端的话,假如我犯了天条,赐我自杀,我也愿投海,不愿坠崖。”(《山中杂记·说几句爱海的孩气的话》)

值得注意的是,冰心不是简单地描写自然,而是将内在情思与外在实物巧妙地融合起来,人与自然和谐相融。在她笔下,自然充满了灵性,散发着蓬勃的生机。她领悟到了自然生命与自我性灵的交融。她常常“渔舟归来了,看江上点点红灯呵”,于是,“我掠着头发,发上掠到了乡愁。我捏着指尖,指上捏着了乡愁”。(《往事(二)》)。

儿童是冰心心中理想的真、善、美的世界。她在诗中说:“除了宇宙,最可爱的只有孩子。”(《可爱的》)她视儿童为最纯真、最可爱的朋友,她说:“真理,在婴儿的沉默中,不在聪明人的辩论里。”她甚至说:

婴儿,

是伟大的诗人,

在不完全的言语中,

吐出最完全的诗句。(《繁星·七四》)

二是品味独具特色的“冰心体”

清新秀丽,柔婉典雅,人们如此赞誉冰心的作品,称之为“冰心体”。这样的特色尤其体现在她的小诗和散文之中。钱理群等著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如此评述:“所谓‘冰心体’的散文,是以行云流水似的文字,说心中要说的话,倾诉自己的真情,满蕴着温柔,微带着忧愁,显示出清丽的雅致……冰心的作品多抒写自己刹时间涌现的感触与自然风景,传达的是一段挚情,或一缕幽思,空灵而缠绵,纤细而澄澈。”这样的特色使得冰心的作品在中国文坛独树一帜。

冰心的语言极有画面感,善于通过可视性的动词,准确描摹场景情态,把抽象的不可言状的情感表达得具体生动,紧紧抓住读者的心。“当她说这些事的时候,我总是脸上堆着笑,眼里满了泪,听完了用她的衣袖来印我的眼角,静静的伏在她的膝上。这时宇宙已经没有了,只母亲和我,最后我也没有了,只有母亲;因为我本是她的一部分!”(《寄小读者·通讯十》) 你看,“堆”“满”“印”“伏”这一系列可感的动词,贴切地表现出自己被母爱所融化的那种难以言说的情感。

冰心善于将古诗文中的词章、语汇吸收融化,注入到现代语言中,使得作品语言婉约典雅、凝练含蓄,散发着浓浓的书卷气息,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江水伸入田垄,远远几驾水车,一簇一簇的茅亭农舍,树围水绕,自成一村,水漾清波,树枝低压,当几个农妇挑着担儿,荷着锄儿,从那边走过之时,真不知是诗是画!有时远见大江,江帆点点,在晓日之下,清极秀极。”(《寄小读者·通讯四》)文字洗练整齐,清新淡雅,细腻地表现出江南水乡的画意诗情。

冰心擅用古典诗词点化文章,传情达意。“早起朝日未出,已满山满谷的起了轻美的歌声。在朦胧的晓风之中,欹枕倾听,使人心魂俱静。春是鸟的世界,‘以鸟鸣春’和‘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这两句话,我如今彻底的领略过了!”(《山中杂记·十》)文中化用了《春晓》及“鸟鸣山更幽”的意境,表达了恬淡、安静的心境。

冰心后期的作品风格变得率真质朴,文字极为洗练,也是很值得品味阅读的。

三是体验作家的人生阅历与情怀

冰心阅历丰富,童年起即饱读诗书,后又留学美国及多次出访,在她的作品里,包含着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情怀,常艺术地揉进天文、地理、历史、科学等方面的知识,给读者以丰富的阅读享受。在《寄小读者》中,她以细腻的笔调娓娓写出沿途的经历,异国的山水风光、风俗习惯、民间传说。《再寄小读者》大多反映与各国人民友好交往,以及国外的山川人物,从作品中我们看到了尼罗河畔勇敢聪明的埃及人民、意大利古罗马遗迹、背山临海的庞贝城、水上城市威尼斯、意大利“靴尖上的足球”西西里岛等。

《寄小读者·通讯二十三》写于七夕节,于是,冰心如数家珍地列数了一个个传统节日,那些温柔高洁的故事、惊才绝艳的诗歌、流传久远的习俗,“叫我们有最高尚的娱乐”。一路读来,真是琳琅满目的传统文化。即便是戏说式的《说几句孩气的话》,也能读到珍珠般镶嵌文中的句句古诗,以及与海有关的传说,让人赏心悦目。

从《胰皂泡》《童年的春节》等文中,我们看到一个世纪前的孩子们游戏的心情,发现童年的天真是古今中外相通的。《观舞记》则用极其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异国艺术的风采神韵。

冰心的小诗曾经惊艳了五四时期的中国诗坛,如繁星般闪亮了读者的眼睛。冰心从自然的事物之中发现了生命的力量,理解了生命的规律。在这些小诗中,自然中的一切颜色、声音,都具有了人生的映射,包含着人生哲理的书写。其实,一切景语,皆是人生的叹语。

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繁星·五五》)

鉴于冰心作品自身的特点,我们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帮助儿童加深对作品的阅读领悟。

首先是创设适宜的阅读环境。

赵景深先生在《冰心的〈繁星〉》一文中说,读《水浒》应该摇着蒲扇,读《红楼梦》应焚清香,而读《繁星》应在月明如水的静夜,坐在海边的石上,对着自然景色细细地读,与涛声相和。这段话形象地说明了阅读冰心作品适宜的环境,即安静:既指外物之安静,更指内心之专注。

其次是要善于运用多种方法指导儿童进入作品。

譬如出声诵读。冰心的语言富于节奏感、音乐美,是很适于诵读的。读者借由声音的抑扬顿挫,既内化了语言,又能更鲜明地获得作品的美感。

譬如比较阅读。冰心常会将同一个主题,通过诗歌、散文乃至小说的不同手法加以表现,我们可以将这样的作品组合在一起参照阅读。以“母爱”主题为例,即可将《繁星》《春水》中的小诗与《寄小读者》中的相关篇章组合在一起。像《繁星·一五九》与《往事(一)·七》的组合,两文都表现母亲在孩子心中的作用,但体裁有别,艺术手法有异。

第三,引导儿童读思结合。

冰心情怀细腻,对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不仅充满关爱,而且感受敏锐。她常常以自然之物为依托,表现自己的情感。在她的小诗中,常常蕴涵着人生的哲理。阅读这样的小诗后,可以引导儿童观察身边的事物,发掘其蕴涵的意义,思考从其身上是否可以获得某种启示。

最后是延伸阅读。

冰心清新典雅的文风和“爱的哲学”的形式,与泰戈尔的影响密不可分,诗集《繁星》《春水》即仿用了泰诗的形式来收集自己“零碎的思想”。在《遥寄印度哲人泰戈尔》一文中,冰心深情致谢:“泰戈尔!谢谢你以快美的诗情,救治我天赋的悲感;谢谢你以超卓的哲理,慰藉我心灵的寂寞。”因此,可以引导儿童进一步阅读泰戈尔的《飞鸟集》,感受其对冰心的影响。

附:“冰心的童年”主题阅读教学设计

(文章组成:《父亲的“野”孩子》《梦》)

一、印象冰心

知道冰心吗?读过冰心的作品吗?

显示冰心各个时期的照片(童年期除外)。结合以前的了解,请你说说对冰心的印象,你脑海中跳出的词语是什么?(温柔、亲切、慈爱……)

她是典型的东方知识女性,当然,以后,我们还可以知道她对真理的追求。

这么一个温柔女性,照我们通常的想法,她小时候应该是怎样的?(是个乖乖女、淑女)

《梦》中有段文字,这么描写女孩子(显示):

五色的丝线,是能做成好看的活计的;香的,美丽的花,是要插在头上的;镜子是妆束完时要照一照的;在众人中间坐着,是要说些很细腻很温柔的话的;眼泪是时常要落下来的。女孩子是总有点脾气,带点娇贵的样子的。

那是她10岁以后的少女时代,10岁以前可不是这样的,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就一个字,是什么?(“野”)

二、讨论“野”

(1)《父亲的“野”孩子》就记叙了这段经历。再次浏览,看看哪些内容是你原先没想到的。

(2)交流:说自己最没想到的一个内容。

(3)大家刚才所谈的,是冰心文中回忆的几件事。(不扎耳朵眼、不穿紧鞋、骑马、打枪)

(4)劝说:以四人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件事,想象当时的情景,对“父亲”进行劝说。分配角色(父亲、母亲、邻居、亲属、朋友)。

(5)我想怎样就怎样,这就是“惯”。因为父亲的“惯”,造成了小冰心的“野”。

在课的开始,我们看到了冰心各个时期的照片,唯独没有童年时期的,你想象中的童年冰心的照片是怎样的?

(显示冰心8岁时与父亲、弟弟的合影,再显示画家所画的冰心耍刀图)

三、比较

(1)《梦》的内容与《父亲的“野”孩子》相似,但在写法上又有不同,请比较:

①第三人称。作为一个旁观者的记叙。

于文字风格的变化。出示两段文字,体会同样情景的不同叙述:

海军学校有两匹马,一匹是白的老马,一匹黄的小马,是轮流下山上市去取文件或书信的。我们总在黄昏,把这两匹马牵来,骑着在海边山上玩。父亲总让我骑那匹老实的白马,自己骑那匹调皮的小黄马,跟在后面。

她回想起童年的生涯,真是如同一梦罢了!穿着黑色带金线的军服,佩着一柄短短的军刀,骑在很高大的白马上,在海岸边缓辔(pèi)徐行的时候,心里只充满了壮美的快感,几曾想到现在的自己,是这般的静寂,只拿着一支笔儿,写她幻想中的情绪呢?

(2)猜测:冰心的这两篇文章,一篇是21岁时写的,一篇是81岁时写的。猜测,哪一篇是21岁时写的,哪一篇是81岁时写的?为什么?(《梦》是 21岁时写的,《父亲的“野”孩子》是 81岁时写的)

四、推荐

(1)这两篇文章,你觉得适合什么人群阅读?写出推荐理由。

(2)给同学们推荐《小学生冰心读本》。

猜你喜欢
繁星冰心
忆读书
《繁星》简谱版
河北画报(2021年2期)2021-05-25 02:07:08
繁星(外一首)
四川文学(2020年10期)2020-11-17 10:30:09
《繁星·春水》:繁星永照,春水长流
学生天地(2020年11期)2020-08-25 09:15:36
我们走进夜海,去打捞遗失的繁星
吹泡泡
迎“春”冰心
母亲
《寄小读者》
冰心养生秘笈
特别健康(2018年3期)2018-07-04 00:4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