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契合程度调研

2016-03-01 14:38:34卢敏尚莹
新课程研究 2016年23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传统文化

□卢敏 尚莹

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契合程度调研

□卢敏 尚莹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之魂,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两者结合程度及结合方式直接影响未来中国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本研究从态度认同摸底、思想意识展示、推行策略建议三个方面对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契合程度进行了调研,收集了学生对这一主题的观点。结果显示,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和传统文化各自内容以及两者的融合比较认同,思想意识积极向上,认为应当在校园内大力推行传统文化的教育。

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调研

2014年9月24日,习近平同志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 “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马克思主义已在中国传播近百年,在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在如何处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上,不少人依然存在着分歧。

基于此,我们做了一次关于马克思主义本原理与中国传统文化契合程度的调研。本次调研主要于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中进行,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290份,有效问卷290份。从态度认同摸底、思想意识展示、推行策略建议三个方面着手设计问卷,展开调研。

一、态度认同

这里的认同态度,主要指的是对马克思主义、传统文化及两者是否契合的基本态度。有84%的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没有过时,有68%的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依然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两者均超过了半数,说明大部分人还是认为马克思主义具有先进性,可以作为指导我国未来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思想依据。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仍然有16%的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而且还有8%的人在马克思主义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是否依然具有指导意义的问题上持否定意见。虽然这两部分人只占少数,但是也从侧面反映了需要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中国本土化的加工改造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发展需求的重要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包含的内容很多,我们选取了几个典型的方面设计到了调查问卷中。其中在对 “马克思主义理论哪一部分最感兴趣”的问题上,有12.33%的人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的现状和背景,33.33%的人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哲学,19.61%的人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35.29%的人选择了社会主义科学。可见,大部分人更青睐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社会主义科学,这也是我国多年来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方向。在 “感兴趣的原因”问题上,59.18%的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社会主义科学内容本身有价值且教材编写详细,30.61%的人认为是教师讲解生动有趣,只有10.2%的人认为教学形式多样化。可以分析得出,马克思主义本身的实用价值占据了主要原因,说明马克思主义并不过时,依然吸引着许多年轻人对它不断钻研探索。同时,教师的生动讲解和教材的详细编写也成为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推动力量。遗憾的是,我们现在的教学只停留在课堂的讲授和对马克思主义相关书籍的阅读上,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教学形式不够多样化,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中华民族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民族发展的根基,是民族之魂。不管社会朝哪个方向发展,我们都不应该丢掉传承了几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问卷反映的情况来看,有74%的人反对 “传统文化是已经过时的文化,在现代社会没有价值”这个观点,但是也有12%的人赞同这个观点。说明随着社会的逐渐开放,人们的思想变得更加多元化,虽然大部分人还是坚持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但是也有一部分人抓住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不放,从而以点带面,妄图全面否定传统文化。这种现象应当予以阻止,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不可断。

在 “是否赞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与传统文化现代化相结合”的问题上,有70%的人表示赞成,只有4%的人表示反对,还有26%的人选择中立。在回答 “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是完全不同的理论,二者不可能相互结合”时,只有14%的人对这个观点不持反对意见,有50%的人不同意,36%的人选择中立。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超过半数的人对待不同文化持有开明的态度,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还是有内在的共通点的,二者可以求同存异,集双方的精华实现灵活的结合。

二、思想意识

关于 “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有52.7%的人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人类如何解放自身的宏观社会问题,而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是关于人的心性问题。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在大多数人心中还是主要用于指导解决社会宏观问题,而传统文化则侧重于微观个人内心的修炼。只有6.33%的人不同意上述看法,他们认为,马克思主义虽然是为了解决当时的社会问题而酝酿产生的,但是马克思主义里蕴含的辩证思维,对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调节自身的心态也是大有裨益。而传统文化看似充满普通生活中,但是不难发现,我国现在的许多政策都可以体现传统的儒学文化,“以和为贵”最为突出。

在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上是否有很多一致性”的问题上,有62.33%的人表示赞同,35.4%的人选择中立,只有2.33%的人基本不同意。所以,有超过半数的人认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确实在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上有许多不谋而合的地方,这个结果也与预期的结果是一致的。但是35.4%的人选择中立,这也是一个不小的比例。这部分人认为,因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毕竟是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发展的产物,其每种文化理论里蕴含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理解起来本质上也不是一致的,只是二者运用起来在很多地方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选择不赞同不反对的中立态度。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是何种关系的问题,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热点。在问卷设计的选项中,有89.67%的人认为 “虽然是两种不同的文化,但是二者有相通之处,应当结合起来发展”,有10.33%的人认为 “二者没有关系”。比较惊讶的结果是,没有人选择 “马克思主义作为外来文化,对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威胁”。数据直观地表明了,绝大部分人主张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发展。那么,为什么要把二者结合起来发展?在这个问题上,30%的人认为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通相容,结合起来发展是时代的诉求”,有58%的人认为 “马克思主义作为先进文化,传统文化与之结合可以促进自身的革新,不被时代淘汰”,只有8%的人认为 “马克思主义是外来文化,只有依托传统文化才能提高自身的被认同感”。这说明,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社会上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宣传,现在的人们在注意到传承传统文化重要性的同时,也越来越主张把二者结合起来。但是人们更多地注重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结合,换言之,在实现结合的努力过程中,更看重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在对于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作用上则显得相对较弱。正确的态度应该是二者绝对不能分开,马克思主义虽为 “舶来品”,但绝不是影响传承传统文化的威胁,相反会帮助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努力实现现代化,这才是一种有生命力的可持续传承。同样的,马克思主义虽已在中国传播近百年,但是想要更好地在中国这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发展下去,必须依托中国的传统文化,二者相辅相成,互补互利。

在 “按照重要程度对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短语的排序”问题上,有34%的人把 “自强不息”排在了第一位,占有绝对优势,并列第二位的 “厚德载物”和 “孝悌忠信”均有26%的人支持,有18%的人把 “仁者爱人”排在了第三位。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未在历史的推进中消失,中华民族所表现出来的旺盛生命力,是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无法企及的,用自强不息来概括,最合适不过。并列第二位的 “厚德载物”和 “孝悌忠义”以及排在第三位的“仁者爱人”,都反映出了儒家文化在中国文化中的杰出代表性。它不仅是我国古代思想上的大一统,而且在现代社会,也一样为世人广泛接受。在 “对传统观点的了解程度上”,选择 “比较了解”的人半数接受过学校教师教授,选择听过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占到了8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占到了8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占到了86%。选择 “没听说过”和 “仅知道一点”的人均集中在道法自然上,分别高达23.33%和22.67%,远超其他选项。由此可见,我们国家对于传统文化的教育,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学校里,都是以儒家文化为主,人们从小接受的传统文化面比较窄,教育上忽视了对其他传统文化的传承。

在 “对待一些传统观点的态度”问题上,绝大部分人选择 “一直相信”,但是也有38%的人在 “金钱如粪土,仁义值千金”的问题上选择了 “原来信,现在不信”,这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利己主义和功利主义在人们的为人处世方式上逐渐得到认可,这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发展是相当危险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或者损人利己的思想一旦泛滥,人与人之间将只剩下冷漠和算计,这不是中华传统文化所提倡的,是任何思想中的糟粕,必须坚决予以剔除。值得注意的是,对于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等带有消极迷信的观点,还是有32.33%的人选择了 “一直都不信”,占到了这个问题选择的大多数,说明大部分人的思想还是健康积极的,不是消极等待,而是积极主动地为自己发展创造条件。

三、策略推行

为了促进自身更好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和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但是,如何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54%的人认为,应该 “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同时注重对传统文化的创新,形成适应现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另外45.33%的人主张 “马克思主义在保持自身鲜明特色的同时,应借鉴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和方法,努力实现大众化”。两种观点的支持比例相差不大,但支持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一种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时代特色,一种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更多的人青睐于通过传统文化加强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看似矛盾,实则不然。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的根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在提升我国综合国力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把马克思主义中先进的部分融入传统文化中,本身就是加强对传统文化创新的表现,同时对马克思主义自身来讲也是尊崇传统,以实现现代化的最好选择。

传统文化有优秀和糟粕之分,但是现今社会却存在许多削弱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因素。34.43%的人认为原因是“物质利益至上的价值观,传统文化生命力薄弱”,26.39%的人选择是 “文化认同的缺失,整个社会没有形成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21.97%的人把原因归结为 “媒体舆论的失范,存在过度引导,甚至歪曲事实的现象”,17.21%的人认为是 “多元文化的冲击,传统文化不符合现代生活方式,难以发展”所致。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救活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是也使得人们开始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在对物质的追求上,“唯利是图”导致许多经济发展问题的产生。最为严重的就是诚信问题、制假售假、以次充好等不法行为严重违背了我们的传统文化。同时,媒体也没有起到正确的舆论监督和诱导的作用,对一些阴暗面失实的报道,对社会起到了一种误导的作用,没有公正透明的良好社会风气,就不可能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

在对 “网络用语是否会影响传统文化的传承”的问题上,有49%的人认为不会影响,这些人把网络流行用语视为阶段性文化,会被其他新文化代替,有35.33%的人持赞同意见,这部分人认为如果长期使用网络流行用语会固化错误,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还有15.67%的人选择了不清楚。互联网在人们生活中已经越来越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网络用语也在不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观念,不少人把熟练使用网络用语视为一种文化潮流,但是这其中不乏一些低俗的内容。所以,净化网络环境,让充满正能量的网络用语流行起来,可以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一个良好的现代文化氛围,从而有利于其传承。

为了研究学校方面对于传统文化教育缺失的责任,我们设置了一道多选题。其中,89.55%的人认为是教材编排不合理的原因,31.39%的人认为是片面关注学科成绩对传统文化缺乏关注导致,28.09%的人认为是学校忽视,过度重视升学考试,17.75%的人选择了社会与传统文化教育衔接不完善,最后7.87%和6.63%的人分别选择了教师缺乏传统文化的教育意识和教师专业结构缺失。由此可见,学校对于传统文化教育缺失的责任主要集中在教材的问题和学校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上,换言之,教育社会其实并没有给传统文化合适的发展空间,为了应试,教材里并没有编入太多有关传统文化的东西,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不断挤压学生接触学习传统文化的时间。对此,即使有再多有经验有传统文化底蕴的教师也无可奈何。

目前我国学校仍是传播马克思主义和传统文化的主要地方。问卷调查显示,84%的人说 “教师在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中会结合传统文化”,而在 “涉及的传统文化的内容上”,辩证法所占的比重最多,占到了29.82%,剩下的涉及内容所占比重从高到低依次为:民本论24%,认识论23.45%,知行观17.09%,心性论14.41%。换言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最相通的地方在于它们的辩证法部分,这也可以成为二者结合的一个契合点,以此为基础,实现在民本论、认识论、知行观和心性论等多方面的结合。

要想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只宣传马克思主义是不够的,必须同时加强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最有效的途径问题上,29.33%的人认为依靠国家政府的大力宣传,49%的人认为通过学校教育,21%的人选择依靠个人兴趣了解。可见学校教育方面在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学校作为学术研究的主要阵地,有责任挑起对传统文化传承的重担,社会和政策也要给学校和教师更宽松的发展环境。

四、结语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和宽广的发展空间,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也为传统文化不断实现自我更新以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马克思主义要想在中国更好的发展,必须实现中国化,而传统文化要保持自身的活力、适应国情和时代的需要,就必须不断创新,实现现代化。同时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传统文化现代化相结合,形成一种互利的格局。要想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1]李军林.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传播[J].史学集刊, 2007,(3):31-36.

[2]陶相根.郑继江契合与提升: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通[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2):25-28.

[3]葛荣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思考[J].唐都学刊,1996,(3):2-7.

[4]任培秦,杜涛.浅析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互动关系[J].理论月刊,2011,(8):24-27.

(编辑:郝 婵)

G641

A

1671-0568(2016)23-0004-03

卢敏,上海电力学院副教授,复旦大学在读博士。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和研究;尚莹,上海电力学院学生。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传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桥(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中老年保健(2021年3期)2021-08-22 06:52:22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当代陕西(2019年11期)2019-06-24 03:40:16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当代陕西(2019年10期)2019-06-03 10:12:38
认真看书学习 弄通马克思主义
少先队活动(2018年9期)2018-12-29 12:18:44
老传统当传承
传媒评论(2018年8期)2018-11-10 05:22:12
谁远谁近?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中国三峡(2017年9期)2017-12-19 13:2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