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 瑾(特级教师)
前不久,观摩了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为大家带来的绘本导读《威利的奇遇》及由此拓展延伸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绘本,正是我所感兴趣的研究方向,但这本《威利的奇遇》,我还从未读过。于是,带着一颗好奇之心,我和孩子们在窦老师的引领下一起经历了一次不可思议、妙不可言的阅读之旅!
当窦老师在黑板上写下大大的“奇遇”这两个字时,孩子们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踏上了这阅读的旅程。他们欣然地在黑板上写下自己关于“奇遇”的畅想:冒险、有趣、奇妙……此时,窦老师适时点拨:“在阅读的时候,可以在书签上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并贴在书的一旁。带着阅读储备和期待,阅读能力才有提升哦。”
一起来读读开头吧。书中这样写道:“每个星期,我都会走进这扇门,遇上不可思议的事,经历一次次妙不可言的冒险。”窦老师引导学生关注“不可思议”“妙不可言”这两个词,悄然地在孩子们的心里存下了一个大大的问号:这将是怎样不可思议、妙不可言的奇遇呢?
“来读读封面吧,你发现了什么呢?”窦老师循循善诱,孩子们的好奇心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了。他们仔细地观察图画,便有了不少的发现:有一个水手很特别,他手里有一张藏宝地图;他手中的拐杖是一支笔;木桶里有一只小猴子,他的脑袋上面有一个红苹果……窦老师随即小结:“你们发现了人物,也发现了容易被忽略的细节。”随后,她引导学生阅读文字,并猜想: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于是,孩子们有了各种各样的有趣的猜想。如有学生猜想:就在水手准备在木桶里拿苹果的时候,有人提议去喝杯白兰地。课堂上顿时笑声一片。窦老师微笑道:“同学们,联系的目的在于发现。当我们把人物、情节、猜想这一切联系起来时,你会想到什么呢?”窦老师话音刚落,一个孩子就迫不及待地说道:“《金银岛》!”
“哦,原来,作者安东尼是通过图画及文字来链接并推荐《金银岛》这本书呢!”孩子们恍然大悟。
窦老师不动声色地推波助澜:“同学们,你们试着用刚才的方法,图文结合,继续往下看。(生看)你们有什么发现呢?”
看,由扶到放,窦老师巧妙地指引着学生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于是,孩子们通过小组合作,从人物、细节、情节等方面着手,循着图中“大脚丫”这一线索,很快就从第二幅图画及文字中联想到了《鲁滨逊漂流记》。
在新鲜有趣的发现中,学生和一本本好书相遇,《长发姑娘》《彼得·潘》《木偶奇遇记》……他们运用学到的方法,在实践中感受着发现的乐趣,体味着相遇的美妙!暗含在《威利的奇遇》中的十本好书,不仅激起了学生对读过的书籍那无限的回味,还让他们对没有阅读过的书籍充满了无尽的期待……
当然,奇妙的相遇绝不止步于此。窦老师还有侧重点地从《威利的奇遇》一书中进行筛选、提取,让孩子们与潜藏其中的书籍的作者、题目、语言、图画相遇。“一本好书的后面站着一位了不起的作者”,《打火匣》和《长发姑娘》这两本书让孩子们牢牢记住了童话大王安徒生及格林兄弟;“我是青春,我是快乐,我是永远长不大的孩子!”这是《彼得·潘》中直击人心的语言,而一本好书中往往有着精辟、典型的语言;通过比较《木偶奇遇记》与《威利的奇遇》中同一内容的两种不同绘图方法,孩子们感受到了作者安东尼·布朗所传递出的那份脉脉的温情……
游戏猜书名、回归文本找线索、结合主人公写阅读心得,在这些丰富而有趣的活动中,学生们拥有了更多、更美好的相遇,并从中碰撞出了阅读的智慧的火花!
至此,孩子们的奇遇还没有结束。因为,真正的奇遇是能够遇见自己,遇见那个未知的自己。只有这样,这趟阅读之旅才会刻骨铭心吧!
当然,窦老师深谙此道。她询问:“同学们,你们平时是怎样做推荐书单的呢?”经过一番交流,孩子们明白了:除了制作书签,办手抄报,写思维导图,还可以像作者安东尼一样创作出潜藏推荐书目的图画和文字,把它们也变成威利奇遇中的一部分。
于是,孩子们开始“创造奇遇”了!在此之前,窦老师出示了创作提示:内容,威利穿越一本书的某一个情节;分工,小组有改编情节,有创作图画;方法,图文并茂创意,声情并茂展示。与此同时,窦老师还提供了三个秘籍:有威利处在不同场景的小贴画,有创作内容上的建议,还有学生创作成品的展示……
小组合作的绘本创作就这样开始了!窦老师淡定从容地走近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小组,俯下身来耐心地指导……这时候,课堂就如同缓缓流淌着的清亮亮的小溪,静水深流,暗香浮动。
在随后的“分享奇遇”环节,孩子们的创作精彩纷呈,关注到了情节、人物、细节等,做到了图文结合,成功地推荐了更多新的书籍。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唯有大胆地尝试,才能淋漓尽致地将这“阅读的奇遇”展现出来吧?
《威利的奇遇》一课也让我看到了一个与以往不一样的窦桂梅老师。究竟不一样在哪儿呢?记得那天,正在我思忖之际,耳畔传来了听课老师小声的议论:“窦老师的激情去哪儿了?”
“难道窦老师的激情消退了吗?不,不!若没有这份激情,她又怎会刻苦钻研、大胆尝试这类颇具挑战性的教学方式呢?”我回味着课堂上的每一个环节,每一处细节,思考着,揣摩着……
我顿悟——
窦老师是把课堂交给了学生啊!她巧妙地将自己“藏”了起来。退居幕后的她,或发现或点拨或引领,“让”学生充分地学,尽情地说,大胆地练。她如同一位睿智的导游,陪伴着学生一同踏上了快乐阅读的奇妙旅程!
课上,窦老师主要做了三件事,一是激发学生对阅读发自内心的热爱;二是培植学生对图画及文字敏锐的感觉;三是让学生在实践中习得推荐书单的新方法,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教师引导与激励下的学生的自我发现、自我体验与自我觉醒。窦老师的教学智慧就在于她能够尽可能地把训练的意图和训练的技巧隐藏起来,在一种很自然的状态中,让学生欣欣然亲历良好而扎实的学习过程,让他们真正走进阅读,浸润书香。
《威力的奇遇》的作者安东尼·布朗在书中曾这样写道:“献给所有伟大的作家和插画家,是他们激发我创作绘本的灵感。”我想,如果有一天,孩子们也完成了一本了不起的“奇遇”的创作,是不是可以在书中这样写道——
感谢可爱睿智的窦桂梅老师,是她带领我经历了一段奇妙的阅读之旅。原来,阅读就是奇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