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游戏” 引领儿童趣味阅读
——绘本《犟龟》导读教学

2016-04-16 07:01:21设计韩姗殷指导
小学教学设计(语文) 2016年7期
关键词:书签图画乌鸦

设计/韩姗殷 指导/戎 敏

【设计理念】

微游戏,顾名思义,就是“小游戏”。微游戏是根据阅读教学目标编制的教学游戏,以思维游戏、模拟游戏为主。它塑造极强的思维沉浸感,让学生在每一次的闯关中渐次达成自己的目标,循序体验收获感,更能让学生模拟故事情境,自主发挥联想,在演绎中自觅读书方法。微游戏体现的是一种“慢教育”,视孩子为“种子”而不是“瓶子”。本次教学分读前导——读中导——读后导,让学生在严谨而活泼、高效而生动的游戏式教学中,渐次掌握每一个环节的读书方法。

【游戏梯次】

1.低阶思维游戏——“动物谜语”识角色。

2.中阶思维游戏——“请君入座”分剧情。

3.高阶思维游戏——师生入戏,模拟情景支招读书方法。

4.读写建构游戏——订制书签,升华“犟龟”精神。

【教学内容】

三年级自选绘本《犟龟》

【教学过程】

一、读前导

(一)走进绘本。

师:绘本,同学们肯定不只读过一次,但你们了解绘本吗?知道什么是绘本吗?

(师出示绘本自画像,引领学生化身“绘本”,向大家做介绍,允许学生“跑堂”,激发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

【设计意图:学生在主体地位凸显的状态下感受到自主权,其挑战欲也在“跑堂”中渐增。】

(二)封面封底知精彩。

1.虚拟人物“晨晨”做客课堂,引读作者。

师:绘本的颜值非常高。新奇的图画一下子吸引了来买书的晨晨。可是漂亮的书籍被塑料纸包裹着,这种情况下,晨晨该先看哪里才能略知故事内容呢?

(引导单:a.仔细观察封面,帮助“晨晨”从上往下打量,聚焦重要信息。

b.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和做试题一样,知晓内容前先要读准题。

c.请念得好的“小老师”引读作者简介。

d.以“接力”的方式,随机选择四位学生化身作者播报自画像。

引导宗旨:a.在学生愤悱时启发,利用“小老师”资源,生生互助,播报成功。

b.在自评互评中培养参与倾听的习惯,使学生的认知兴趣渐增。)

【设计理念: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当那些站得低的同学正努力摘树上的桃子时,师生须一起帮助其走入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其他学困生看到同等差异的伙伴品尝到收获感,消除了焦虑,当老师问“下一位谁来接力时?”一定会有更多的学生跃跃欲试!】

2.“量身定制”导读封面“主角”,仿说“自画像”。

师:图画是故事的窗口,你能仿照自画像的表达方式,也给海报上的这个人物量身定制描述性语言吗?

(引导单:a.有顺序地描写:外形-装扮-周围的背景。

b.保护学生的个性语言,因势利导借机延伸。)

【设计意图:三年级学生初学作文,有条理地进行口语表达,有顺序地描写一个事物是培养关键。随着同学们观察角度的变化,师借机引导,激活旧知优化新知。】

3.“大众评审”入座课堂,师读封底,生点评。

师:除了封面,还可以读哪里知晓文本?

师(指封底):这是儿童文学家梅子涵看完《犟龟》的感言,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书籍的内容。现在老师读,请你们担任大众评审,认真倾听,为我点评!(师读)

【设计意图:学生被赋予“大众评审”的头衔,每个学生不再是个旁听者,而是负有点评使命的嘉宾。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思考、辨析、点评。在对课堂新奇渐生的同时也能切实体验到自身价值。老师蹲下倾听,以学生的姿态和其互动,“教学相长”真正得以体现。学生也因此明白“看,是一种学,听,更是一种学!”】

二、读中导

1.低阶思维游戏——动物谜语大家猜。

师:晨晨特别喜欢故事里的小动物们,精心设计了几个游戏,想和你们比比谁会读书。请出第一个思维游戏——动物谜语大家猜。

(引导单:a.给每位学生参与的机会,首先邀请对谜语感兴趣的学困生。

b.闯关中,串以积极向上的游戏术语:“谁做先锋”“谁来接力”“恭喜你,闯关成功!”)

【设计意图:这一游戏环节让每个学生的已有认知在猜谜中唤醒,挑战自我的兴致被激发,充分感受到读书给自己带来的收获。以后“读思结合”高效阅读培植了“乐趣”的种子。整个过程,老师富有动感的“谁做先锋”“谁来接力?”“恭喜你,闯关成功!”等积极向上的游戏术语让学生体验到实地游戏的沉浸感。读书情趣进入高潮。】

2.中阶思维游戏——“请君入座”分剧情。

师:成功晋级,进入第二个思维游戏——请君入座。

师:如果你能准确地把上述角色送到相应的地点,便可开启下一道航线,帮助“犟龟”陶陶达成心愿,成功到达终点会有一份惊喜等着你们。

(引导单:a.引导学生根据故事的发展过程给故事分集,清楚全书的结构。

b.引导学生了解“地点转换”的写作顺序,自然而无痕地教学写作。

c.依然保持生生合作的“小老师”互助方法。)

【设计意图:游戏升级,思维升级。从故事角色到故事剧集,这些文章的必备元素,老师没有去灌输去赘述,而是根据孩子的心脑发展特点与生活设计了他们喜闻乐见的游戏,从初级的“猜动物谜语”到升级的“请君入座”,环环相扣,水到渠成!】

师:看,惊喜出现了,这个大大的字是?(心)

师:“犟龟”想通过这个大大的“心”字告诉我们什么?一起来读出他的心声——正是因为有一颗坚定不移的心,犟龟才会在嘲笑、猜测、阻拦中不改初心,坚持不懈,最终遇见最隆重的庆典。

【设计意图:游戏的编制源自绘本的核心精神。老师在恰当的时机“还原”了人性最需要的品质——“嘲笑、猜测、质疑也阻挡不了我前进的步伐。因为我——犟龟,有一颗坚定不移的初心!”学生在活泼而有序的教学游戏中领悟了实现梦想的真性情真品质。这也是游戏式教学最难能可贵的特色。“微游戏”成就“慢教育”。孩子的阅读经验在游戏的升级中渐次呈现,思维角度延展至多面,大脑中对于整个绘本构成的空间感得到凸显。阅读理解力与辨析力自主促升。】

3.高阶思维游戏——师生入戏,模拟情景导方法。

师:老师了解到你们读第五集(荒漠上遇乌鸦)时感到有些困难。这集共有三组对话,现在我们以前两组对话为例,研讨一些读书的好方法。

师:绘本大使说:图画比文字更重要!所以,我们先看第一幅图画。

出示幻灯片:

师:仔细观察,图画中哪些蛛丝马迹体现出这是在荒漠里?

(引导单:a.抓住景物的特点,如背景、颜色等。

b.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如整体、局部。 )

师:这样的环境,如果你身处其中,会有什么感觉?(沮丧,无精打采,像晒蔫的花叶一样。)

师:乌鸦呢?(闷闷不乐!)

师:这幅图,乌鸦连个正脸都没给我们,你从哪察觉出他不开心的?(装扮、体态、身姿、衣着。)

师:一番研讨,我们知道了读书第一招:观背景,察细节,背影装扮也能知心情。

师:初次相见,两人会有哪些对话?来看他们的第一次对话,如何读对话,支给你们第二招:台词配上提示语。(对话略)

师:自由想象念,边念边感受,初次见面,两人各是什么态度?(乌鸦很没有礼貌。)

师:从哪些提示语或台词发现?(没有直接跟他打招呼,而是发出了像打喷嚏一样的声音。)

师:如果他用这样的方式对你,你有何感想?

(引导单:a.师随着故事的需要,灵活地转变角色,巧妙移情于学生,促动其入戏入景,深入故事内里,体验文本感知情感。

b.借机拓展形容乌鸦自大的成语,如“自以为是、自高自大、自吹自擂”。

c.对比看待“陶陶”的态度:彬彬有礼,善良单纯。

d.引导从乌鸦意味深长的目光揣摩心理戏,猜测乌鸦的心里话。

e.师生协商出读书第三招:透过目光,揣摩心理。

f.引导学生巧妙化身“路人甲”,批判性思维驳“乌鸦的话”,师以生的话语为契机,自然导入“信念教育”。)

【设计意图:因为老师模拟了故事中的情景,巧妙入戏,学生的情感也顺势转移,这就是模拟游戏促升儿童专注情境优化表达的效能之一。所以,教育教学游戏中的智慧引导很大程度上在于教者本身的机智与眼光。】

师:换成任何一人,都会有辩解,有反驳,可陶陶并没有,他只是固执地说了一句——只要坚持,一步步总能走到的!

(出示读书第四招:读出标点,洞察内心。)

师:《犟龟》中除了这些丰富多样的对话,还增加了一些新元素——图画加曲谱的插画。

师:根据已有经验,咱们来讨论一下,像这类图怎样读?

(引导单:a.会读谱的,可把五线谱翻译成曲子。

b.不会读的,可观察音符的高低变化结合情节来思考。

c.想象图画,把神情、动作变成文字,附在一旁。)

师:图画附文字,音符观高低,这是读书第五招。

师:一起来重温下这五招读书方法:

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最好办法。课后,请大家用这些方法再去读读其他对话与插画。

三、读后导

读写建构游戏——订制书签,回味相伴。

师:现在,你所悟到的犟龟精神是什么?请把体现犟龟精神的一句话,写在书签合适的位置上,做到美观。

师:你们写在卡纸做的书签上,我写在黑板这块书签上,我最欣赏的是这一句——上了路,就天天走,总会遇见最隆重的庆典。(板书)

(师生互写,《小王子》插曲相伴。写字时,老师再次嘱咐写字要求:一笔一画工工整整,一言一行堂堂正正。)

师:我们刚才听的是《小王子》中的插曲,虽然两者情节不一样,但他们实现梦想的精神是一致的。那就是——信念!

【设计意图:无论是掌握习字要求还是领悟“犟龟”精神,阅读的根没有因为游戏而冲淡或忽略。学生在订制书签的建构游戏中进行“读写结合”实践,学生的人文素养在不知不觉中“外显于行,内化于心”。】

猜你喜欢
书签图画乌鸦
透明书签
十一月书签
文苑·感悟(2019年11期)2019-12-05 02:50:31
十一月书签
文苑(2019年21期)2019-11-04 09:16:40
贰月书签
文苑·感悟(2019年2期)2019-02-18 02:10:40
小乌鸦
乌鸦喝水后传
图画捉迷藏
图画捉迷藏
图画捉迷藏
图画捉迷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