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许萍茵
播撒名师成长的“种子”
——海南省宋如郊中学语文卓越教师工作室屯昌活动综述
海南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许萍茵
作为海南省“好校长、好教师”培养工程(2015-2020)的子项目,近期启动的海南省中学卓越教师工作室项目,通过引进全国名师资源、传播先进教学理念,扶持薄弱学校,为我省好教师打造工程注入了“源头活水”。
长期执教于全国示范高中的全国优秀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吉林省特级教师、原深圳南头中学校长宋如郊,多年来为海南国培计划、省级骨干教师培训等项目授课,与海南结下了教师专业成长的不解之缘。2015年9月,在深圳的宋如郊正在创办一所新的学校。百忙中的他,接到海南省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心关于担任中学卓越教师工作室主持人的邀请后,便欣然递交了报名申请。经组织专家审核、评议,和其他9名省内外名师一起被认定为海南省首批中学卓越教师工作室主持人。
宋如郊中学语文卓越教师工作室成立伊始,便吸引了全省优秀的中学语文老师报名,经筛选,目前有成员17人,其中常任导师3人,学员14人。他们当中既有海南的学科带头人,有深圳的名师,也有海南的省级骨干、教学能手、教坛新秀、市县骨干,形成了跨区域、阶梯式的团队组织,更利于相互促进成长。
“从普通中学普通教师的成长困境出发,重新思考卓越教师工作室的价值目标,采取多种形式,辐射引领工作室之外的更多教师共同成长,我们希望以海南屯昌思源实验中学基地校为落脚点,不断将工作室的优质成果推广到海南各地,在辐射推广的同时也不断促进工作室成员的自身成长。”工作室主持人宋如郊如是说。
“非常感谢宋如郊中学语文卓越教师工作室‘落户’屯昌思源实验中学,工作室的活动目标和学校‘注重有效,讲究实效,追求高效’的课堂教学目标以及以科研带动教学的发展目标是相契合的,这对学校的教学、科研、教师队伍的成长将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原屯昌思源实验中学校长闵玉龙说。
“在工作室学员中,我是年龄最大的一个,我要用我近三十年的教学经验和年轻教师的创新活力互补,我要和年轻人一路前行,一路探究,一起成长。”屯昌思源实验中学副校长、工作室成员周厚东说。
2016年4月15日上午,在屯昌县思源实验中学报告厅,海南省中学语文卓越教师宋如郊工作室正在开展主题为“中学语文‘经典阅读与表达’特色课堂教学实验研究”课题研讨暨课堂教学展示与观察活动。来自海南、广东两地的中学语文名师、骨干教师、年经教师汇聚一堂。活动还吸引了海南省教育厅直属农垦中学的赖东语文学科工作室成员、屯昌思源实验中学语文课题组的老师以及屯昌中学等学校的语文老师约100人参加观摩。
活动的第一个环节是教学展示和示范。首先由工作室的学员、来自文昌中学的语文老师庄彩云和思源实验高中语文课题组的洪秀娟老师进行高中语文必修4《雨霖铃》的同课异构。同样的课题,洪秀娟老师端庄沉稳,亲和温婉,课堂张弛有度。庄彩云老师青春活力,热情奔放,课堂灵动多彩。两位年轻的老师都紧扣“伤离别”的全词情感基调,纵横捭阖,意象峥嵘,意境自悟,体现了“注重文本,以读带讲,以读带悟,以生为主的”的教学理念。
紧接着,海南国兴中学、省级语文学科带头人、工作室导师方仁艳老师带来了初一的文言文示范课《黔之驴》,方老师贤淑温雅,教态大方,课堂行云流水。她紧扣学情,将“读、写、讲”贯穿教学始终,以学生“讲、悟”为落脚点,通过教师“示范读”、学生“模仿读”、“自由读”,读出背景与故事,读出文中“老虎”和“驴”的心理变化。在完成角色情感的审美体铺垫后,以“讲故事”的方式,让学生进入角色或者扮演角色,以“我”之心来体验“老虎”和“驴”的心,让学生自然而然明白故事背后的道理,同时也训练了概括和表达能力。至此,整堂课在学生充分参与下完成了由阅读、感悟到表达的教学目标,给大家展示了一节精彩、有特色的文言文课堂教学。
课后三位授课老师分别进行了教学的创意阐述。
“三节课都充分体现了本次活动的主题‘经典阅读与表达’的要求,在读中学,读中悟,把理解赏析的权利还给学生。特别是方老师的‘教读’更精彩,做到教、扶、放,步步推进,读的训练非常扎实,做到了课堂上多学少讲,注重培养学生读的能力,表达的能力,切实落实‘真学’。两位年轻老师课堂教学中诗词“画面感”的呈现欠缺,给学生营造想象的意境和氛围的机会较少,少了诗意和文味。”海南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邢益育点评说。
“尊重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程度,尊重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思维特点,尊重学生独有的阅读审美体验和个性的体验表达。在古诗词的教学中,如何化解古今之间情感与表达的距离感,如何让学生理解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曲意表达方式,如何进入文字背后的情感世界。教师只有依据学生现有的认知能力设法帮助、引导学生进入文字里面,发现文字背后的秘密,避免类似‘感动你的仅仅是词人的相思离别之情吗’这样生硬的语言表达。”深圳名师、北师大深圳南山附属中学闫敬霞老师立足于个人的教学实践,以“尊重”为切入点,旁征博引,从课文导入到问题设计,进行了细致点评并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教学指导设想。
名师的点评让台下教师陷入沉思,也让大家豁然开朗。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面对‘悄然无声,敷衍塞责’的早读,‘毫无情感,不动声色’的课文‘诵读’,‘积极作答,却不动脑’的参考书‘复读’,除了‘恨铁不成钢’的无奈,更多的是惶恐与困惑。语文课到底该怎么教?语文教师如何通过专业的诊断观察引导学生走向‘真学’课堂?今天工作室的观摩活动,为我们解开了困惑,语文课应当回归‘诵读’之本,玩转‘真学’课堂。”工作室成员卢秀敏老师在日志里写道。
“今天的观摩活动真让我们大开眼界。经典篇目的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今天三位老师的教学设计各有不同,但在设计和实施当中都在通过层层递进的各种‘读’来引导学生走入文本、把握情感。尤其是方老师的一堂文言文课教学给我们很大的震动和启发。而专家们的点评让我们有醍醐灌顶之感,原来很多似是而非、很多教学上困扰的问题得到了破解。”屯昌思源实验中学的一名语文老师说。
活动中,省级语文学科带头人陈永凤作了《关于阅读与表达特色课堂教学实验研究》的主题讲座。陈老师从课题标题的命名,研究目标的拟定,研究过程的落实,成果申报注意事项等给屯昌思源实验中学语文课题组的研究工作做了针对性很强的指导。
“本次工作室活动达到了课堂教学与课题研究相融相生的预期目的,体现了导向性、科研性、深刻性和广泛性的特点,起到了帮扶、引领、辐射的作用,促进了青年教师的成长。方仁艳老师的课堂具有大家风范,举重若轻,精彩纷呈,这堂文言文课的教学堪称经典,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和引领性。两位年轻教师教学基本功扎实,学习和科研意识强,课堂教学各有风采。年轻教师应趁年轻,积极拓展自己成长的平台和空间,做一个有思想、有品位、有风格的语文人。”工作室主持人宋如郊在活动最后总结说。
这次活动,如及时雨般解了当地基层教师教学、教研提升之“渴”。
作为海南省中小学“好校长、好教师”培养工程(2015-2020年)的重点项目,2015年11月,由海南师范大学(海南省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心)组织承办的10个以省内外学科领域有突出成绩和影响力的中学特级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作为主持人的海南省中学卓越教师工作室正式挂牌启动。10位主持人当中有全国知名的课改校长,天津中学原校长国赫孚;有广东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深圳南头中学原校长宋如郊,其余8位主持人均是我省中学各学科的领头人。
10个中学卓越教师工作室涵盖中学10个学科,共有成员190人,其中学员155名。他们当中有高校学科教学教师,有中学学科特级教师和学科带头人,而省级骨干教师、省级教学能手、省级教坛新秀占了70%左右。
海南中学卓越教师工作室建设以3年为周期,旨在充分发挥专家教师在教师专业成长和教育科研中的示范、领衔、凝聚、激励和辐射等作用,为我省培养出一批学习型、实践型、反思型和研究型于一体的高端教师,使他们在各自的学科领域和所属区域的教学改革中都能发挥积极的示范和带领作用。
当前,教育“扶贫”是省委、省政府的教育政策,如何利用工作室自身的优势,扶持薄弱学校,帮扶教育落后地区,是工作室建设的主要目标和责无旁贷的责任,借助这个平台,让教育教学优质资源在更广范围内得到共享,使海南能够涌现出更多的名师、好教师。
卓越教师工作室本身汇集了名师和骨干教师的优质资源,在打造卓越教师成长共同体的同时,重要的任务是通过以强带弱,加强区域的交流互动,发挥名师、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让优质的教学、教研成果得到分享,让除了工作室成员以外的更多薄弱学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了提高。
如何将卓越教师工作室汇聚的名师“稀缺资源”发挥出更强大的“再生功效”,让名师遍地开花,为区域教育科学、和谐、优质、均衡发展助一臂之力,是一个十分有价值的课题。
据悉,这10支“卓越教师团队”目前分别与我省市县11所薄弱学校建立帮扶关系,以工作室为“点”,以基地校为“线”,以市县为“面”,一方面工作室与基地学校共同制定帮扶计划,定期组织成员送课、送训、送研到校,帮助薄弱学校提高学科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另一方面,面向区域广大教师组织开展培训、研修和观摩等活动,通过示范课、汇报课、观摩课、合作展示课、同课异构等形式来实现教学实践的分享,促进较大范围内学科教师专业素质的整体提升。自成立以来的短短四个月时间里,10个工作室累计开展各类主题活动近40次。
未来,越来越多的“宋如郊”将带着他们的“卓越教师流动工作室”,在海南各地洒下名师成长的“种子”。
许萍茵,教育学硕士学位,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教师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