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春梅
(吉林省舒兰市莲花中心校 吉林舒兰 132623)
浅谈如何在语文写作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美育渗透
姜春梅
(吉林省舒兰市莲花中心校 吉林舒兰 132623)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语言隽永深长,情感浓烈醇香,意境优美含蓄,读起来琅琅上口,荣诗情画意于一炉,给人以美的享受,无处不闪现着祖国语言文字美的散之。如小学课本上的《桂林山水》、《观潮》、《荷花》,还有课外的《湖》、《神奇的鸟岛》、《珍珠泉》等,这样的文章句句是景,步步有情,能使我们在反复吟诵品味中,体会到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调。如用心去读每一篇这样的文章,眼前便会展现出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丰富多彩的生活片段,五颜六色的自然风光,色彩斑斓的画面场景,这一切无不感动着读者的情感,熏陶着读者的性情。字里行间,蕴藉含蓄,凝聚丰富,达“片言明百意”只有通过反复咀嚼,品味凝练的语言,展开想象,才能领会其言外之意,词外之情,感受语言的凝练美。
语文论文 美的渗透
面对这样美的文章,如果我们仍沿用常规的模式去教学的话,可能就会有偏颇。笔者以为教学这样的文章离不开以下三个方面:
这一步重在品读感悟,培养语感,积累语言。“以读为本”是阅读教学的基本特征。要求读者舍得丢弃繁琐多余的内容分析和串讲串问,着力引导学生进行感情朗读,使朗读和感情有机地融为一体,使读真正地发自内心,达到让学生把对文章理解的心情和感受写在脸,通过面部表现出来,既有声,又有色,让“以读代讲”、“以读悟情”落到实处。要达到这种效果离不开教师富于激情的语言调动和激发学生的朗读情感,只有教师“以情激情”,学生才能“以读悟情”。
要做到这一步其实也不难,其一,借助多媒体课件,让视听一起走进学生的大脑,渲染感情朗读的氛围;其二,声情并茂的导语,过渡语和激情描述,让学生一头扎入,使学生完全沉浸与作品的境界。叶圣陶先生说:“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生活体验是一种非语言,没有这种体验,语言培养是苍白的,就回重蹈“死读书,读死书”的覆辙。如《林海》一课,教学伊始,就可以先让学生回忆对海的印象,把已有的生活知识与文本之间建立联系。学生读读,想想,感知了这片森林的“海”派风光,再抓住那描写“林海”壮丽风光的优美句段,再读再悟,加深对“林海”美的感悟。
另外,合理的想像和联想,可以给最敏感,最深切的感悟的形成与发展插上腾飞的双翅。学生反复吟读,展开想象,就能把一句句生动的语言“还原”为一幅幅优美的画面。通过教师的适时引导,不仅能拓宽学生的思路,丰富学生的想像空间,给学生以情感的熏陶,感染,更能提升语言积累运用的梯度。
美文学习要与信息搜集相结合,扩大课堂信息容量,以延伸美文欣赏。还可以从两方面着手:1、课前信息储备,可以在开课头几天安排学生搜集美的图片,文章里的美词佳句和声音,目的是让学生提前感受美。教《美丽的小兴安岭》一个星期前我就公布学习内容,引导学生上网或图书馆查找关于小兴安岭的美图,美文,如环境、气候、特产、动植物、人文民俗等方面的资料。而当课堂教学还未开始,小兴安岭的美丽富饶学生已了然于心。而课程开始后,一些难点,疑点自然迎刃而解。学生还旁征博引,吟诵了许多令我惊讶的美句、美诗,整个学习过程时时处于探究之中。2、课后信息扩展。在《观潮》一课学完后,我让学生提出课内没有解决,课前没搜集到,自己还不了解的问题,如潮的形成原因,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我就趁热打铁,引导学生把这些问题带出课外,信息的容量超越了课文的几百字,综合了音乐,人生观等内容,大大加深和扩宽了对美的赏析。
感悟,积累,运用是阅读教学的三部曲。对这样的美文教学如果只停留在感悟欣赏,想像说说而已,是不够的,似乎是指悟道了美文的“形”,在“神”的把握上还欠些火候,此时还应该在进行一些写话训练,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的统一起来。其实也就是仿写:1.仿表达方式。可以仿托物言志或借物喻人的特点,就可以写《野草》、《仙人掌》之类的文章;2.仿布局谋篇。像《黄山奇石》这类文章,结构或对称或并列,构成图案美;而《鸟的天堂》、《林海》等文章有如行云流水一般,形成绘画美。可以写《竹林》;3.仿写作技巧。如《潮》,将潮的各种特点归类,赋予人的性格写作,读来耳目一新。可以写《秋天》;4.仿文辞语感。如《荷花》、《五彩池》,文辞很美,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将景物描写的有声有色。不妨让学生描绘一下《日出》或《云》。
学生在语文课中感受直观形象,诱发审美情趣,进行审美鉴赏必须基于语感的培养,这样有利于健康的审美心理,高尚的审美观的形成和确立。语言美感教育是语感教学的最高目标。在课外与课内、语文与生活、工具性和人文性之间架起一道桥梁,让学生在不断扩大的语言空间中自由驰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