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德荣
(山东省烟台第九中学 山东烟台 264000)
破窗效应对家庭教育的启示
解德荣
(山东省烟台第九中学 山东烟台 264000)
在家庭教育中,许多家长为了教育孩子,可谓是费尽心机。但是结果却往往南辕北辙。究其原因多是家长慌不择路,急不择法。家长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会在不经意间伤害到孩子。如果这种伤害持续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孩子很可能就会放弃学习成长的动力,破罐子破摔,影响孩子终身的发展。这个过程类似破窗效应给我们的启示。
破窗效应 家庭教育 启示
破窗效应,原意是一栋建筑物,如果有一扇窗子的玻璃被打破了,却没有人去做任何的处置,很快地就会再破第二块,第三块……当达到一定数量之后,整个破坏的速度会呈倍速上升。
这个理论与家庭教育有何关联呢?我们来看一个案例。
有这样一名初中男生:上课老师讲课时他总是瞪着无辜的大眼睛愣愣地瞅着你,或者左顾右盼寻找可以说话的时机与伙伴;而让同学们做练习时他又无所事事,低下头来做小动作,完全放弃了学习的责任。无论他发生了什么问题,当老师或家长询问时,总是以谎话来搪塞。为了找到孩子问题的症结所在,我请到了他的爸爸。
通过了解知道了他的父母在单位里都是非常优秀的,对于孩子的现状,父亲无可奈何地对我说:“我也不知道孩子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我们做父母的都很失望,也操碎了心。可是孩子真不争气!我们伤透了心。也不知道前世造了什么孽,让我们得到了这样一个孩子,受它的折磨。”[1]
评析:我们来看看家长说的这些话里隐含的内容。这段话明确地表达出这样的信息:我们不喜欢你,我们讨厌你,我们不需要你!父子连心,这些话不用明确说出来,只要家长心里有这种想法,有这种情绪,孩子就会有感觉。孩子有了这种被讨厌、被遗弃的感觉,他还会努力向上吗?他有向上的动力吗?没有。所以,要想让孩子有力量,家长必须从内心接纳孩子,喜爱孩子,孩子才能感受到爱的力量,才能有力量前进。
为了详细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我请他谈谈日常生活中的有关孩子成长的一些小事。于是爸爸开始了他的叙述。
“我的孩子太笨了,干什么都干不好。比方说擦桌子,我教他先将垃圾收拾到垃圾桶,然后再擦桌子,可是他从不按照我说的做,而是将垃圾统统擦到地上,然后再扫。这样不仅麻烦,而且垃圾把地都弄脏了。我告诉他多少遍正确的操作程序,可他仍然坚持自己的做法,真没办法。还有扫地,他每次扫完我都异常气愤,只扫中间一块,边边角角根本不管,而且扫完之后,清扫工具随便乱放。我教给他如何做,可是他答应着还是不照做。我曾经气愤地这样对他说‘你能不能做一件让我满意的事情?’我这样说他他仍然不改,我真是没有了信心。”
评析:我们大家都有一些基本的生活小技巧、小常识,在生活中应用非常方便、有效。当家长教给孩子自己认为方便、有效的做事方式的时候,孩子不照做,这说明了什么?是孩子真的笨到不知道爸爸这种方法好?当然不是!是有意不这样做?肯定的说:当然是有意不照做!孩子在用这种方式证明自己的存在,证明自己的价值,在争取自己的权利!也就是说,家长对孩子的控制太多,孩子在用这种方式进行反抗。那么,是该孩子改变,还是该家长改变教育的方式方法?当家长尊重孩子的选择,让他自己去尝试,然后欣赏他做的好的地方,进而与他探讨还可以怎样做,这样的氛围孩子是否可以接受我们的建议?
“有一次我帮助他设计墙上的手抄报,他看到我设计的美观、大方而且实用,很高兴地对我说‘爸爸您好棒啊!’我一看机会来了,就赶紧教育他‘其实你也可以同爸爸一样优秀,只要你多干,干多了自然经验就多,自然会和爸爸一样优秀。’你看看平时我都这样教育他、鼓励他,可他还是那样,一点进步都没有,我们怎么办?”
评析:爸爸说的这些话表面看来是鼓励孩子,但是我们是否知道孩子是如何解读的?孩子可能会这样理解:我已经干的很多了,可是依然得不到爸爸的认可和欣赏,也没有看到自己的进步。看来我是真的不行。这样的结论会给孩子更致命的打击。以至于放弃自己,自暴自弃!对于孩子来说,大道理他们已经懂的很多,我们无需紧抓机会灌输我们的大道理,孩子需要的是我们真心的接纳和坦诚的交流。不是居高临下的、无穷无尽的说教。
我们来看看破窗效应与这个案例的关系:从爸爸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到爸爸对孩子的极度不满,挑剔、指责、伤心、失望。我们可以想象,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他对孩子的不满、批评、讽刺、打击是不断叠加、累积的。从很小的时候,从第一次爸爸教育孩子的时候说起,当家长要给孩子立规矩,或者当孩子身上出现问题需要父母帮助时,我相信那时的爸爸是会耐心地教育孩子的。一次一次,当孩子不能在爸爸能够承受的情绪范围内做好的时候,爸爸的态度是不是就会改变?是不是就会急躁?是不是会发脾气?这第一次的发脾气,就是第一扇破窗!这时,爸爸是不是觉得发脾气的效果更好些?在孩子小时候,当发脾气的效果远远大于耐心教育的时候,爸爸是不是选择了发脾气?发脾气的过程中,是不是加进了自己的情绪?那么挑剔、指责、批评、抱怨是不是朝向孩子蜂拥而至?这就是第二扇、第三扇、第四扇破窗……。这期间有孩子能做好的,也有孩子不能做好的。当爸爸对孩子的批评、指责叠加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那么爸爸不会再在乎孩子的感受,不会再在乎自己的方法,不会再想其他方法,这时破窗就会呈倍速增长。那么这个孩子顺其自然地就成了一个问题孩子!而这个问题孩子的由来完全出自家庭教育!
这就是破窗效应对我们家庭教育的启示。这种教育方法对孩子的影响是什么呢——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是指当个体认识到对自己的能力无法解决困难,对目前的环境变化无法控制,或是对未来发生的事情无法预测时,如果这种情况长期延续,会让孩子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把失败的原因归因于自己内在的因素,那么个体将会丧失斗志,进而陷入绝望的心理困境。
最初,科学家用小狗来做实验。首先将小狗放在一个无法逃脱的笼子里,然后施与一个会令小狗很不舒服,却还不会致死的电击。小狗当然会在笼子里四处奔跑,但是尝试多次努力之后,还是没有办法逃离笼子,于是只好放弃挣扎,乖乖地被电击。此时电击停止,隔天再电击一次,小狗一开始仍然跳起来惊慌逃窜,但是依然逃不掉。不久,小狗再度趴下来静静地接受电击。实验者发现,小狗在接受电击后,努力表现要逃离的时间愈来愈短,到最后终于只是抬了一下头却没有做出任何想要逃离笼子的表现。这时候实验人员把笼子换成可以逃离的空间,只要轻轻一碰,门就可以打开,但是小狗仍然不为所动,乖乖地待着被电击。
这个理论用到刚才这个案例中,孩子一次一次被打击、被讥讽,起初孩子还会努力去做,但是成功的没有失败的多,久而久之,孩子没有了成功的体验,没有努力的力量,那么孩子只能放弃,形成习得性无助。延伸到孩子的学习上,当一次一次在学习上没有成功的体验的时候,当一次一次因为学习上的失败而导致家长的恶语相加时,孩子在学习上的习得性无助就出现了。所以他就放弃学习了。
用这破窗效应可以很好地解释一部分孩子放弃上进的原因。因此,在家庭教育中,我们要谨慎破窗效应的发生。
[1]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唐全腾著,--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