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静
(辽宁省葫芦岛市第二实验小学 辽宁葫芦 125000 )
关于小学生习作的赏识性评价浅探
刘 静
(辽宁省葫芦岛市第二实验小学 辽宁葫芦 125000 )
摘 要: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要努力以真诚的语言、温和的表情、期待的目光、宽容的态度来激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不断创新的欲望和需求。通过评价让学生看到自己前进的足迹,进而享受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力量;通过评价融洽师生关系,加强师生的沟通和理解,进行心与心的撞击,使学生能“尊其师而信其道”。
关键词:新课程 赏识 批改 成功
首先,传统“精批细改”的习作评价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多少年来,语文教师都在为一件事感到苦恼,那就是批改作文,而且要“精批细改”。从错别字到布局谋篇,教师拿着红笔,就像医生拿着手术刀,对学生的文章大动干戈,把自己改得头昏眼花。学生拿着面目全非的作文,他们的心情会是快乐的吗?他们能体会到写作的美好与成功吗?我想当然不能,这种习作评价方式只能把学生搞得兴趣全无。[1]
其次,转变评价观念是课改的必经之路。教育评价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调控器”,“有什么样的评价就有什么样的教育”。因此,树立发展性评价的理念,强化评价的激励、赏识、发展功能,善于发现学生的进步,看到学生的发展,着眼于学生的未来,进而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体味成功的快乐,这是我们改革的目的。
再次,只有赏识,才能满足学生习作自我实现的需要。学生的习作,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赏识和同学的赞美,无人喝彩,就无法满足其自我实现的需要。心理学家罗杰斯说:“相信人具有自发学习的天然倾向,但他只对能够大有影响于个人行为的知识才感兴趣。”根据小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对其行为大有影响的不仅在于知识本身,更重要的在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综上所述,赏识性的评价,是培养学生习作兴趣,使他们迈向成功写作的第一步。[2]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对学生作文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头的,可以用评语表示,还可以综合采用多种形式评价。”解读其间文字,不难看出这是一种软化的宽松的评估要求,之所以可以用多种方式评价,就是因为传统的“批改”本身就带有一种居高临下的审视态度,它着眼于学生的不足,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和兴趣。只有赏识性教育符合新课程平等对话,民主交往的精神。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得以实现:
1.善于赏识学生习作,满足学生的自尊心理
作文起步,小学生由说、写一两句完整的话过渡到说、写几句或一段完整的话,实现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发展的一次飞跃。教学中,学生最珍重教师对习作的评价。教师赏识性的评价有丰富学生的情感,促进思维发展的作用。因此,我在阅读学生习作时,始终坚信“习作没有失败”的赏识教育理念,善待学生的每一次写作练习。[3]
2.勤于赏识学生习作,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
学生习作,是一项难度较大的综合性作业,最利于学生表现自我,最能体现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我想,作为教师更不能扼杀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我的具体做法是:
(1)画出“闪光点”,在评语中充分肯定。在批阅时,我把学生运用的优美句子、准确词语、优秀段落,都用红笔用特定的符号划下来,让学生知道这篇文章的优点在哪儿。
(2)鼓励创新,实行加分制。为了鼓励学生大胆写作,培养兴趣,在批阅时,我将学生用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修辞,好的开头、结尾……加上不同的分值。在最后得分时我用“优+3、优+2、优+l、优+0.5”表示。这样,学生的总成绩得到了提高。
(3)课堂上朗读欣赏,得到同学的赏识。安排学生高声诵读自己的佳篇或好段,特别是在原有基础上有点滴进步的同学。在我班,每次作文和每周的周记,我都会在专门的时间朗读。
(4)定期张贴公布,结集打印编成作文集。我班利用墙报展示优秀习作。学生看到自己的文章作为范文与同学交流,感到异常兴奋和自豪;家长会上家长看到自己孩子的优秀习作,回到家与学生交流又起到了激励的作用。
小学生有自我表现、炫耀自我的心理需求。每当遇到文质兼美的文章,我就会抓住这个心理需求,采用表扬、激励、竞争等措施,提示简明扼要的写作方法,结合课文加以训练,潜移默化,促进学生逐渐形成自己的习作风格。《我家门前的海》一文中以优美的语言、新奇的意境,表达了渔家人对和自己息息相关的那片大海的无限深情和无比热爱。教学中,学生能自发地、自觉地联想到校园的池塘,形成潜意识的对比。课余,我有意识地带学生到池塘边欣赏,学生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我饶有兴致地解答,并详细介绍小池塘四季不同的美,学生收获很大。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就评价主体而言,可以从单项的教师评价转向师评、生评、自评三者相结合,逐步强化学生的互评和自评,突出学生个体在评价过程中的主体性位置。这里所说的赏识别人,就是学生问的互评。教师给出评价标准,让学生根据标准,用赏识的眼光评价同学的作文,从同学的作文中取长补短,查漏补缺,达到学习提高的目的。如一位同学在评价一封信时,通过评价格式,加深了对格式的记忆;评价书信内容时,他看到人家选的事虽小,但新颖别致,描写生动而具体。看到别人的优点,这位同学也决心在今后的作文中学习这一点。日积月累,学生不但学会了赏识别人的习作,也学会了自身提高的方法。
用赏识的眼光评价学生的作品,蹲下来看学生的作品,平等地交流,这样才会引起学生习作的兴趣,学生才会乐写、善写。有人说,赏识是无形的阳光。那就让这缕温馨的阳光照耀着同学们走好习作之路,走向成功之路。[4]
参考文献:
[1]欧阳芬、诸葛彪主编的《高效教学技能十项修炼》,(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孙杰远、叶蓓蓓编著的《有效教学的设计原理、策略与评价》(教育科学出版社)
[3]鲍传友编著的《做研究型教师》(教育科学出版社)
[4]《新课程解析与教学指导》(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