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的金字塔》教学设计及点评

2016-03-01 12:07执教沈玉芬特级教师评析薛法根特级教师
小学教学设计(语文) 2016年2期
关键词:说明性金字塔说明文

执教:沈玉芬(特级教师)/评析:薛法根(特级教师)

【教学内容】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4课。

【设计意图】

1.改变认识:说明性文章富含色彩。一张没表情的扑克脸,是学生对说明性文章的原有认识。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等,太过理性化的认识与分析,使阅读说明性文章如阅读一个冰箱说明文一般无味与无趣。因此,《埃及的金字塔》一课的教学,从金字塔名字的由来,丰富的科学推想,让学生感受到说明性文章内含的乐趣,从而也产生对埃及金字塔的无限向往。

2.自主发现:阅读思维能力的培养。说明性文章不是一个浅浅的水潭,一眼可望到潭底。它与科学的专业介绍有着本质的不同。不同在何处,需要引导学生以发现的眼光去探寻。这探寻的过程就是学生阅读思维能力培养的过程。教师以删比的方式,让学生发现“与生活比照”的表达方法;引入多种推想与猜测,让学生发现作者的表达意图等等。

总之,本课的教学着眼于学生的“起点”,便是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语文学习经验。对埃及金字塔原有的生活认识,对说明性文章阅读的原有基础,成为本课教学的资源。准确把握起点,引领学生走向“终点”。

【教学目标】

1.了解埃及金字塔的特点,产生对埃及金字塔的向往之情。

2.感受说明文的趣味,读出事物的形象,读出作者表达的情感,并尝试迁移运用。

3.体会“生活比照”和“科学推想”的表达作用。

【教学重点】

体会“生活比照”和“科学推想”的表达作用。

【教学难点】

感受说明文的趣味,读出事物的形象,读出作者表达的情感。

【教学流程】

板块一:推敲名字由来,感受说明文的趣味

师:老师了解到,同学们都很爱读书,特别爱读灵异类的、历史类的、侦探类的小说、散文等等。但却没有同学提到爱读这一类文章:说明性文章(板书)。

师:今天我们要学的不是散文,不是童话,不是小说,而是一篇说明性的文章。读课题,埃及有那么多地方吸引我们去了解,但是这篇课文只介绍了金字塔。再读课题,金字塔也有许多许多值得我们去探索的,但是作者主要介绍了三个方面。(板书:名字;外形;建造。)

师:说到名字,其实这一建筑物除了金字塔这一名称,它还有其他的名字。(指名读课文的第1、2自然段。)它还叫什么?

交流:

(1)角锥形建筑物:这是金字塔的一个名字,这个名字突出金字塔哪一方面的特点?(外形。从建筑学角度取的名字,不是动物,不是植物。)

(2)法老的坟墓:这是金字塔的第二个名字,这个名字突出金字塔哪一方面的特点?(作用。不是博物馆,不是风景名胜,而是坟墓)。

(3)埃及的金字塔:这是第三个名字,为什么取这个名,文章作了清晰的规范解释。说明性文章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解释,相对比较准确,但似乎不太有趣。但是这样的解释也有好玩的地方,关键在于你会不会发现。外形轮廓有点像汉字的“金”字,也可以说像“全”,为什么不叫全字塔呢?金字让你产生什么联想?这样一推敲,这样一联想,这个名字就有意思了。

师:是不是全世界的人都叫这角锥形建筑物、法老的坟墓为金字塔呢?

师: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名字,中国才有这个汉字。

师:想知道埃及金字塔其他的名字吗?猜一猜,为什么叫这个名字?

出示:古埃及人称金字塔为“麦尔”(mr),意思是“上升的地方”。

今天西方人称金字塔为“庇拉米德”(英语为“pyramid”)。“庇拉米德”一词源于希腊语“庇拉米斯”(pyramis),这是古希腊人食用的一种三角形糕饼,由于金字塔的形状与这种糕饼的外形极为相似,因此得名。

埃及国王是神在人间的化身,而高耸入云的金字塔助其在死后升入天堂。

师:好玩吗?一起读读这几个名字。名字不仅仅是一个名字,推敲其由来,会发现说明性文章也蕴含着趣味。(板书:推敲名字、趣味。)

【点评:这个教学板块聚焦于“金字塔的名字由来”。教学中选取文本中对金字塔的三个不同称谓,逐一推敲其意义,进而补充埃及人对金字塔的命名,丰富了对金字塔名字的认识。这是隐藏于文本中的教学内容,没有独到的阅读发现就难以提取。可以说,教师的阅读眼光决定了教学的深度,也影响着学生的阅读视角。】

板块二:比较阅读,体会“生活比照”的表达作用

师:课文第3自然段以胡夫金字塔为例具体介绍了金字塔外形的宏伟精巧。其实就写了这些内容:

出示: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隐去: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1千米的路程。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隐去:有人估计,如果将这座金字塔的石块铺成一条三分之一米宽的道路,可绕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车装运,需要60万个车皮。)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隐去: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为了建造这座金字塔,经常有10万人在烈日曝晒下干活儿。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时间。

(指名读)

师:如果就写这些内容,你爱读吗?是因为写得不够清楚吗?那是为什么?(删去这些文字后,金字塔在我们脑海中就不够生动、形象了。)

师:为什么加了这些内容,金字塔宏伟精巧的形象就能清晰展现在我们眼前了呢?(出现隐去的内容)

(1)作比较:比较使原本抽象的,变形象了。

(2)估计和假设:估计、假设,使原本概括的,变具体了。

(3)举例:举例使原本陌生的,变熟悉了。

师:作者所用的比较、估计、假设、举例,有什么共同点?(都是与生活中我们相对熟悉的事物进行比照。)

(板书:生活、比照。)

师:如果要写给科学研究的人看,只提供直接介绍的文字可以吗?

师:但是作为写给我们这些原本对金字塔不太了解的人看,就可以联系我们的生活进行比照,一比照,文章读来就变得通俗了,事物在脑海里就变得形象了。(板书:形象)

师:读这一类说明性文章,我们要学会关注作者与生活比照的部分,读出事物的形象。

师:谁能用朗读把金字塔宏伟而精巧的外形形象地向我们展示出来。

【点评:这个教学板块聚焦于“说明方法的体会”。教学中用删比法,凸显“比较、假设和举例”的表达效果,简单明了。简单往往是一种教学的智慧,是摒弃繁琐之后的返璞归真。如果再深层次地追问一下:为什么要用三种不同的说明方法?则能揭示前后两个部分的内在关联性;如果能设计一个相应的练习,鼓励学生运用这种说明方法写一写其他事物,或者鼓励学生想一想还有哪些方法更能说明其特点,则是一种智慧的挑战。】

板块三:比较阅读,体会“科学推想”的表达作用

师:名字是怎么来的,我们知道了,它是什么样的,我们也知道了。你想知道这么宏伟精巧的金字塔是怎么建造的吗?(引读这两段话。一问一答。)

师:这些建造过程是作者亲眼所见吗?是他自己猜测的吗?(据说:有依据的猜测。引用了人类对于埃及金字塔建造的科学推想。说明文在无法科学解释时,可以引用一些科学的推想。比如,人类发现了恐龙的骨架,所以有了……)

师:针对某些未解之谜,人们一直在探索研究,一直在科学地推想,因此,除了课文作者引用的,其实还有许多的推想。有些推想很有趣,想看看吗?

出示:有人把神秘的金字塔同变幻莫测的飞碟上的外星人联系起来。他们认为,在几千年前,人类不可能有建造金字塔这样的能力,只有外星人才有。再加上有关金字塔真真假假的神力传说,所以这一说法也日渐盛行起来。

还有人把金字塔与神秘学联系起来,认为金字塔是地球前一次高度文明社会灭亡后的遗产,或者是诸如已经毁灭的人类文明的遗留物。

师:自己读。作者为什么要选择课文中的推想,而不是选择老师补充的推想呢?

师(点拨):选择介绍什么,和作者表达的意图有关,作者选择这个推想,目的是什么呢?(这个推想更可信,更科学;这个推想更能体现古埃及劳动人民的智慧,更能表达作者对古埃及人民勤劳和智慧的赞颂。)

师:说明文在科学的介绍过程中,有时也是表达情感的。(板书:情感)

【点评:这个教学板块聚焦于“合理的推想与意图的表达”。教学中引入多种推想与猜测,进而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这是一种阅读思维力的培养,旨在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说明性的文章需要学生准确解读文本,正确把握事物的特征及规律,正是需要这种独立的思考精神。】

板块四:把握篇章,读写结合

师:不管哪种推想,都是没有经过最后论证的,这使得金字塔更加的神秘。说到神秘,关于古埃及,有太多值得我们去了解的东西,除了课文介绍的,你还想了解什么?

师:什么都想去看看,什么都想去探索,课文既然是为我们介绍埃及金字塔的,为什么只介绍了这三方面的内容呢?为什么不把你们感兴趣的全部写下来呢?

(对于我们初次接触埃及金字塔的人来说,可以先了解一些最基本的,是每个探索金字塔的人都需了解的。其他的内容可以介绍,但是可以放在第二篇,第三篇。)

师:先写名字,再写外形,最后写如何建造,作者为什么要按照这样的顺序写呢?

(了解一样事物,正如认识人一样,先知道他的名字,再了解他长什么样,最后了解关于他的故事。介绍一事物,一般也是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的。)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说明性文章。相对其他题材的文章来说,说明文给我们的感觉不太生动有趣,但是读了这篇文章,我们就会知道,对于名字的解释,细细推敲,也能读出趣味;因为和生活进行比照,读出形象;对于不了解,无法说清的,可以进行推想,从推想中读出情感。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会写说明文,而且也会写得很好。

师:比如,我们可以为埃及之旅写上第二篇章——

埃及的狮身人面像

位置:埃及的开罗市西侧的吉萨区,距胡夫金字塔约350米。

外形:头像为法老像,身体为狮形;长73米,高21米,脸宽5米,耳朵长2米。

现状:狮身人面像的面部已被严重损坏,考古学家有多种推想:第一种,当年土耳其人攻打埃及时,曾以斯芬克司的鼻子和胡须做靶子打炮,被打掉的鼻子和胡须现存于伦敦的大英博物馆内;第二种,1798年拿破仑侵略埃及时,看到它庄严雄伟,仿佛向自己“示威”,一气之下,命令部下用炮弹轰掉了它的鼻子。第三种,一名反对崇拜偶像的人,拿着镐头,爬上沙丘,狠狠地猛凿露出沙面的鼻子,毁坏了它的容貌……

师:请同学读读关于它的介绍,再想想怎么写,你的介绍是不是也能让人读出趣味,读出形象,读出情感,然后用笔写下来。

【点评:这个教学板块聚焦在“说明方法的迁移运用”,将狮身人面像写得更有形象感与可读性。从金字塔到狮身人面像,是一种近迁移;而如果设计“介绍一支遥控笔”,则是一种远迁移。因为所写的事物有了本质的变化,需要的是另外一种“比照”。最好的迁移应该是指向“学习本质”的迁移。】

猜你喜欢
说明性金字塔说明文
“金字塔”
来来来,一起装修数据库——说明文也能很生动
说明文阅读专练
Great Vacation Places
多重关联落实说明性文章教学
说明性讲述在大班建构游戏分享环节的运用
海上有座“金字塔”
以“三个维度”说明性文本的阅读价值
金字塔是用金子造的吗
说明文中相似、相反与因果联想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