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情境感受爱

2016-03-01 11:33深圳市福田区新洲小学
新教育 2016年16期
关键词:小姑娘李老师创设

□ 深圳市福田区新洲小学 曾 谋

创造情境感受爱

□ 深圳市福田区新洲小学 曾 谋

情境式教学法就是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典型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把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让学生去亲身体验某一件事,去感受,去感悟。情境教学并不是现代教学的产物,在中外教育史上早已源远流长。我国早在1000多年前刘勰的《文心雕龙》中就有“情以物迁,辞以情发”的提法;清代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也留下了“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的论述;现代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的《二十韵》中也有“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的名言。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从事教学,经常会为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叫做“产婆术”,让学生主动思索,探究并获得问题的解决。他说:“我不以知识授予别人,而是做使知识自己产生的产婆。”他借创设问题情境启迪学生,激励学生主动求知。法国教育家卢梭在其教育论著《爱弥尔》中就记载了情境教学的实例:爱弥尔不会辨别方向,有一次教师把他带到大森林里,由他自己辨别方向。在森林里,爱弥尔又累又饿,找不到回家的路。这时,老师教育他:“中午的树影朝北,应根据树影辨别方向,寻找回家的路。”这是利用大自然的情境,指导学生解决问题。根据其表现形式,情境式教学法可以分为生活展现情境、实物演示情境、图画再现情境、音乐渲染情境、表演体会情境、语言描绘情境几类,在教学过程中,每一类可以单独运用,但也可以几种一起综合运用。

李老师的一堂课讲的是一个满满都是爱、爱让故事圆满的故事。故事中,有小姑娘救了自己的母亲的爱,有救了小狗的爱,有小姑娘的母亲对小姑娘的爱,也有小姑娘救了过路人的爱,爱的类型虽有不同,但都是爱的体现。而这堂课中,情境式教学法用的很到位,也很有艺术感。下面我就这堂课关于情境式教学法的运用做个详细分析。

这堂课的一开始,李老师就运用了图画再现情境、音乐渲染情境、语言描绘情境来引导学生进入课文。首先在屏幕上显示出四个词语,分别是“旱灾”、“干涸”、“干枯”、“焦渴”,并结合播放一首凄声颤颤的二胡独奏曲,让学生看词语听歌曲后说出自己内心的感受,动之以情。接着,她便通过屏幕显示几张发生在大干旱时的照片:干涸的土地上,没有水,毫无生机,有的是一片荒凉,枯死的树木,干死的鱼儿,死一般的寂静……这样,一下子使学生进入了课文所要发生的故事的大背景当中去了,效率高,效果好。

“爱是具有很大的魔力的,爱可以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的祥和,更加的美好,爱就像钻石一样,晶莹剔透,纯洁,爱就像星星一样,能够璀璨地挂在天空中,普照人间。”李老师这几句语言描绘,点出了文章的主题。接下来让学生欣赏并一起唱《爱的奉献》,让学生在优美的歌声中、亲口唱着“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体会到了文章所要表达的爱的一种——博爱。让学生亲自去感受爱,给予学生心灵上的颤动,让学生接受一次爱的洗礼,这样的做法,会让学生更深刻!

如果说前面的一起欣赏和合唱《爱的奉献》是突出了文章的主题和重点,那么这堂课的结尾部分呈现出来的一张张照片,结合李老师一句句引导学生思考、启迪学生心灵感悟的话语,则是升华了主题,再一次给予学生心灵上的颤动,再一次让学生接受一次爱的洗礼。在这些图片中,大家都熟悉的同学就是主角,有帮爸妈洗脚做家务的,有扶老爷爷过马路做义工的,有帮助同学系好红领巾解决学习上的难题的……一张张照片,陆续地呈现出来,照片上的同学,是那么的熟悉,让他们感觉到,爱就在身边,我们所做的好多好多,都是爱。而最打动学生的一张照片,就是我校二(6)班的一个白血病同学由于化疗,头发没有了,坐在病床上看着镜头。我校全体师生为他捐款,帮助这个家庭渡过难关,甚至有学生也剃了光头!这就是活生生的爱。这一张张照片,让学生知道:爱,有时候是这样的,有时候却是那样的,但都是爱的一种;爱,有时很远,有时却很近,我们能够感觉的到;爱,有时候很大,有时候却很小,但都能被体现出来;爱,其实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不分你我。

这堂课,本来就设计得好,李老师准备充分,在把握学习目标和重难点、控制课堂节奏上做得都很不错,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踊跃举手回答问题,效果也很明显。我想这是跟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分不开的,因为情境教学法可以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质量。李老师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和信息,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让学生主动地探究、发散地思考,从而有利于他们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的发展,使学习达到比较高的水平。

猜你喜欢
小姑娘李老师创设
采茶小姑娘
春天的小姑娘
该得奖的李老师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宠物难伺候
舍不得您,李老师
采蘑菇的小姑娘
采蘑菇的小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