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东桥希望小学 汪维业
智慧提问,有效教学
——对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一些思考
□ 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东桥希望小学 汪维业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手段。当前我们的数学课堂中存在哪些“低效提问”的现象?我们又该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如何实施有效的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有效提问提问实施
任何小学数学课都离不开提问,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手段。很多特级教师、名教师的课堂之所以有别于我们普通教师,主要就在于他们更擅长于通过有效的、富有艺术的课堂提问,来引发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那当前我们的数学课堂中存在哪些“低效提问”的现象?我们又该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如何实施有效的课堂提问?
当前我们的数学课堂中有哪些低效甚至是无效提问的现象呢?我觉得具体来说有:(1)以简单的集体应答取代学生深入的思维活动,形成学生思维的虚假活跃;(2)重结论轻过程,提问流于形式,用优生的思维代替全班学生的思维;(3)忽视对问题的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师的提问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导致课堂上“启而难发”的局面。现举一例说明不良提问的不良影响:
在一年级时有这样一个图文结合的题目:一个书柜,左边6本书,右边被一块布遮住。 6+()=1414—()=6在教学前我问了这么几个问题:(1)看了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2)左边是什么?(3)右边是什么?(4)告诉我们什么?(5)你能提什么问题?
现在想来:本来很简单,学生能自己发现的问题,我随意地提了5个问题。在这5个问题下,学生已经不需要发现了。原来含有一定思维价值的东西在我的肢解下,学生失去了发现的能力。小学数学的呈现方式第一步是情境出现,发现问题,我在第一步就把路给堵住了。假如这样教下去,老师多问了,学生就越是不会问了。
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必须让学生转化为自己的思维的矛盾,形成新旧知识技能的矛盾冲突,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发展学生良好的学习情感态度。
1.创设情境,问在学生兴趣点上。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老师主要是起到引导的作用,因此,老师应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如果老师提出的问题不能起到这种引导激励的作用,那么学生的主体意识将很难调动,主体作用也就得不到发挥,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老师在提问时不仅要注意问题的知识性,同时还应注意提问的艺术性,尽可能多一点幽默感和趣味性。如在教学“认识容量和升”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森林里正在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争夺冠军比赛,那就是老虎和狮子正在进行的喝酒决赛。老虎一连喝了5杯,还没有醉,狮子刚喝2杯就开始摇晃了。老虎得意地说:“我是森林中的酒仙!”狮子不服气的嚷:“你的杯子小,我的杯子大。所以我是酒仙!”老虎和狮子谁也不认输,打起来了。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谁说的有理呢?”“容量和升”这一教学内容,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可能比较枯燥和抽象,所以课一开始通过一个有趣的喝酒比赛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通过提问让学生帮助老虎和狮子确定谁是森林中的酒仙,这就需要认识这节课讲到的容量和升,由此,学生就有了学习新知识的心理需求。
2.分析学生,问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中。凡成功的教学工作者,都十分注重向学生讲授新知识、新概念的方法和技巧,以强化学生的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经常运用已有知识,是使旧知识得到不断巩固、得到长久保持的有效方法,这是与遗忘作斗争的有效措施。但我们的目的不单单是为了巩固旧知识,更重要的是为了获得新知,使新旧知识建立联系,对已有的认知结构加以重组、改造,真正使所学知识得以巩固、强化。因此,我们的提问就是要善于启发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经过分析、综合、判断、推理,获得、强化新的知识、新的能力。如在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时,首先我让学生从“2、3、5、6、9”这些数字中任选三个数字组成2的倍数、5的倍数。然后仍从这些数字中任选三个数字,你能否组成是3的倍数的三位数呢?这些数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学生组成的三位数,个位上是3、6、9)在四人小组里每人通过计算检查一下,看这些数是不是3的倍数?通过计算有的不是3的倍数,有的是3的倍数。得到不能只看个位上的数找3的倍数的特征。最后导入新课。这里通过设置教学悬念,引导学生提出3的倍数的特征的假设,到推翻假设,引发认知冲突,并再次创设学生探究的问题情境,不仅有效地避免了“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思维定势的影响,而且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3.研究教材,问在学生有疑难处。教学是为了使学生开动脑筋、生动活泼地掌握知识。但是,我们的课堂教学面临的却不是一个人、几个人,而是几十个人。这几十个人,有各自的生活经历,有各人的性格爱好,有各种各样的要求。课堂教学中如何用精巧的提问拓展学生学习的思路,这是我们教学取得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因此,教师要注意在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基础上,抓住学习认识事物的规律和心理特征,以提问来促进他们的思维,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一课时,教学难点之一是让学生明白“余数小于除数”。在学生板演多个有余数除法的式子后,我没有直接向学生提出“余数和除数谁大谁小”的问题,而是艺术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在计算过程中,你有哪些地方想要提醒其他同学的?”细微的变化、开放的空间,一下子将学生的热情与创造力激发了出来。很快,有关“余数要小于除数”的重要结论在大家的交流与对话中得到了强化。
“任何艺术不掌握规律,不进行基本训练,不掌握技巧,是不行的。”提问也是有技巧的。所以有了好问题,还得要实施得好。如何实施呢?
1.增加等待。精彩,源自等待。教师表述完问题之后的停顿是必不可少的。一般的课堂提问,都应该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教师应保持沉默,不要干扰学生的思维,更不要解释和催促。另一方面,停顿的这段时间里,教师也可以得到学生对问题反应的初步信息,并基于学生的反应迅速作出分析、判断,决定下一步行动。如在教学“运算律”时,在观察一系列的等式之后,让学生用一个简洁的方式把这些等式表示出来。这个环节中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我们可以等到许多意想不到的结果,学生的答案丰富多彩:用文字、图形、音符、字母,等等。
2.适当追问。“追问”是对某一内容或问题,为了使学生弄懂弄通,往往在一问之后又再次提问,穷追不舍,直至学生真正理解为止。如“倍数和因数”一课,我曾经听过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是这样设计问题的,当学生已经找出几个2的倍数(2、4、6、8)后,教师适时追问:“你是怎样找到的?”“你还能找出哪些2的倍数?”“像这样,你能把2的倍数找完吗?”“那么,2最小的倍数是几,最大的倍数呢?”也正是在这一次次的适度追问中,学生的理解才得以逐层深入。
课堂提问作为一种常用的教学手段,如何运用好做到有效提问,也是一门艺术。老师不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而是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带着学生一起走向知识。让我们一起问出“学问”,问出“精彩”,让“小提问”创造“大智慧”!
[1]李红.数学教学课堂提问的现状及对策[J].教学与管理,2001(2).
[2]吴存明.课堂提问: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J].教育研究与评论,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