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政委(吉林省汪清县罗子沟中心小学校 吉林汪清 133216)
正确引领小学生领会古诗的意境之美
李政委
(吉林省汪清县罗子沟中心小学校吉林汪清133216)
摘要:在传统文化的学习中,古诗文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小学的课本中古诗亦有一定的比例。理解古诗对于小学生来说,限于年龄,有一定的难度。但正确理解和学习古诗,不但在文化传承上意义重大,而且学习运用文字获得对古诗作的感受有独到的作用。
关键词:引领小学生 古诗 意境之美
对于古诗的教学,一是让学生学习古人用字措词之巧,二是使学生体察古诗意境籍蕴深沉之美。然而对于古诗中诗人情感腾转起伏的变化和对古诗意境的感情体察却非易事。但理解古诗除却对古诗字面的解读,体察领悟古诗的意境是最重要的。那么为什么说领会古诗的意境在古诗的教学中特别重要呢?
这是因为古诗所描绘的意境能丰富孩子的想像力。古诗是中国文字以简驭简,以质取美的典范。想像力靠什么来丰富,她靠文字或图画或感觉的激发。古诗的措词的精妙恰恰达到了以少胜多,以简驭繁的功用。其想象的空间正好是古诗文字言此意彼,欲写而未致的精妙所填充。因此孩子的想象力在教师对文字的正确的诱导中一步一步得到提升。举一例,如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这是一幅绝美的苍山夜雪图。一个暮点明时间,一个远字写出视觉中的山深路遥,怎么个遥呢?天色凄寒,一条苍黄的小路伸出茫茫的远山,空间的辽远给我们引入了无穷的想像之中。而风雪柴门,贫寒人家的境况从文字中隐隐透出苍凉萧瑟的淡远与孤寂寒阴的意味从心中涌起。在风雪之中的归人究竟是谁呢?种种的猜测与想像伴随着诗中文字的的描画,让我们陷入了对诗画的品评与诗境的玩味之中。想象力自然而然的随着教师的语言的引导,孩子们的想象力会得到到丰富和提升。
古诗的意境能展现中国独到艺术之美是美术中国画在文字中特有的表现形式。水墨中国画是中国独原的书画艺术。以神取胜,以意况美。而古诗正是中国画的文字表现形式。真正地领略了古诗的意境,那么也就对中国画的艺术特质也了理解与感悟,进而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悟,提升了对艺术欣赏的能力。
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引领小学生领会古诗的意境之美呢?那就要求教师教会孩子们通过广泛的阅读来扩大视野,通过吟诵来不断强化对古诗字面的理解。不熟不求以明意,不会不求以通略。读出古诗的韵味才能正确理解诗意。因此教师示范性的阅读很重要,一咏三叹地诵读,韵律、节奏、声调与情感的协调下,对古诗的美妙情味会有春风化雨润无声,甘霖普降润禾田的美妙。
引领小学生领会古诗的意境之美就要求教师深入地发挥语言文字的功用。正确而细致、精妙传神地学习运用文字的能力。文字的静态和动态,工巧与概略的描摹都要细致的推究讲用。比如一首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故乡。教师在讲解这一首诗在讲解时,要讲清明月与思乡的关系。为什么古人愿意用明月的意象来表述思乡之情。此外。诗中的疑字是什么意思?从这个字中透出作者怎样的心思?动词的巧妙运用是本诗最大的特点。疑是心里活动,而举和低是肢体活动。举字的使用有何感情特色?此处为什么不用抬字?举头与抬头有何不同?心理情态与肢体的动作这两类的动词的使用能向我们传递出一个什么样的信号呢?能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心迹呢?比如柳宗元的《江雪》一诗中: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教师要讲清作者为什么要用绝、灭钓等字眼,表达作者一种什么样的情感?这样的语言推究就有了深层次研讨的意味,让学生充分的讨论,加深彼此的认识和感悟。从而领略文字形象的表述魅力在诗作中的独有的概括能力。
引领小学生领会古诗的意境之美就要适时的运用电脑课件来加深对古诗意境的感受。电脑的课件展示是对语言文字的有力补充。图画与语言、直观和抽象形成互补。这样一来多层次地对学生实现诗情诱导。当然得点到即止。不能陷于图画欣赏而忽略文本的直接作用。恰到好处的使用电脑课件使学生对古诗的意境理解才能深入而具体,也就能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和表述的情感从而深化对古诗的理解。